莒城妇:春秋“复仇狠角色”!隐忍半生纺绳破城,凭执念报夫仇
莒国有位妇人,她的丈夫被莒国国君杀害,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等到年老后,她投奔到纪鄣城(莒国城池),平日里靠纺纱织布为生,暗中却把纺好的绳子悄悄收藏起来,测量好城墙高度后,就把绳子藏在身边。
后来敌军攻打纪鄣城,这位老妇人立刻把藏好的绳子扔到城外。有人捡到绳子后,献给了敌军将领子占。子占随即下令,让士兵在夜里用绳子攀城而上,先上去了六十人。就在这时,绳子突然断裂,城外的士兵趁机大声呐喊助威,城上的莒国守军也惊慌失措地叫喊起来。莒国国君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打开西门逃走了,纪鄣城就此被攻破。
冯梦龙点评:这位老妇人守寡半生,心中积压的杀夫之恨从未消散,最终竟然靠一己之力助力敌军攻破莒国城池,可见做人实在不能轻易杀人啊!一国之君尚且不能得罪一个寡妇,一个寡妇尚且能向国君复仇,更何况是其他有能力、有血性的人呢!
【管理智慧】
莒城妇能成功复仇,核心逻辑是“将杀夫之恨藏于心中,隐忍半生积累复仇资本(纺绳),抓住敌军攻城的关键时机,用‘献绳助攀城’的精准方式,借力攻破莒城,完成复仇”:
- 隐忍蓄力:丈夫被杀后不冲动行事,而是选择隐忍半生,在莒国城池内暗中准备,用纺纱的日常行为掩盖复仇计划;
- 精准借力:深知个人力量微薄,不直接对抗莒国国君,而是抓住敌军攻城的机会,献上能帮敌军攀城的绳子,借力破城;
- 执念驱动:半生未消的杀夫之恨是核心动力,让她在年老时依然能坚定执行复仇计划,最终达成“让莒君逃亡、城池被破”的复仇目标。
二、核心启示:勿轻辱他人,仇恨藏锋芒;隐忍能蓄力,时机定成败
这种“隐忍蓄力、借力复仇”的思路,对现代人际相处、困境应对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简单说就是:“勿因强势轻他人,仇恨能藏半生锋。隐忍蓄力待时机,借力一击定乾坤。”
【原文】莒城妇
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及老,托于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及师至,则投诸外,或献诸子占。子占使师夜缒而登,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莒公惧,启西门而走。
莒妇之为嫠且老矣,血恨积中,卒以灭国,人亦何可轻杀也!君犹不能得之一嫠妇,一嫠妇犹能报之其君,况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