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妻:唐代“避险智慧天花板”!两度支招,让丈夫躲过两场杀身祸
武则天时期,太仆卿来俊臣权势滔天,朝中官员都敢怒不敢言。上林令侯敏却偏偏刻意巴结他,妻子董氏劝谏道:“来俊臣是国贼,他的权势长不了。一旦他倒台,奸党最先遭殃,你可以表面尊敬他,实则离他远些。”
侯敏听后,渐渐疏远了来俊臣。来俊臣大怒,把他贬到涪州武隆当县令。侯敏想弃官回家,董氏说:“只管上任,别请求留下。”侯敏只好动身前往。
到了涪州,侯敏递名帖拜见州将时,故意把名帖写错了格式。州将看到名帖末尾的错字,勃然大怒:“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怎么当县令!”不肯让他上任。侯敏郁闷不已,董氏又说:“只管留下,别请求离开。”
侯敏只好留在当地,五十天后,忠州的盗贼攻破武隆,杀死了原来的县令,还把他的家人全都掳走了。侯敏因为没被允许上任,得以保全性命。后来来俊臣被处死,他的党羽都被流放到岭南,侯敏又一次躲过了灾祸。
【管理智慧】
董氏能两度救丈夫于危难,核心逻辑是“看透局势本质,用‘敬而远之’避开政治漩涡,用‘错题拒任’制造缓冲,以逆向操作化解危机”:
- 预判权势崩塌:看清来俊臣“国贼”本质,认定其势不可久,提前劝丈夫疏远,规避党羽牵连风险;
- 逆向操作破局:贬官后“劝去不劝留”,避免弃官遭来俊臣报复;拜见州将时“故意错题”,用看似失误的行为拒绝上任,躲开武隆屠城之祸;
- 把握进退时机:精准判断“动”与“静”的时机,该动身时果断出发,该停留时耐心等待,不盲目决策。
二、核心启示:避险需远见,行事要灵活;逆向思维+顺势而为,方能化险为夷
这种“预判风险、灵活应变、逆向破局”的思路,对现代职场避险、危机应对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简单说就是:“远见看透风险,灵活化解危机,逆向思维破困局。不盲目跟风,不冲动行事,才能在复杂局势中保全自身。”
【原文】侯敏妻
则天朝,太仆卿来俊臣之强盛,朝官侧目。上林令侯敏偏事之,其妻董氏谏曰:“俊臣国贼也,势不可久,一朝事坏,奸党先遭,君可敬而远之。”敏稍稍而退,俊臣怒,出为涪州武隆令。敏欲弃官归,董氏曰:“但去莫求住。”遂行。至州,投刺参州将,错题一张纸,边批:故意。州将看尾后有字,大怒曰:“修名不了,何以为县令!”不放上。敏忧闷无已,董氏曰:“但住莫求去。”停五十日,忠州贼破武隆,杀旧县令,略家口并尽,敏以不许上获全。后俊臣诛,逐其党流岭南,敏又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