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918章 闺智之一《集哲》02 赵威后

第918章 闺智之一《集哲》02 赵威后(1 / 1)

赵威后:战国“清醒执政天花板”!凭“先民后君”

齐王派使者去慰问赵威后,使者还没拆开国书,赵威后就先开口问:“今年的收成还好吧?百姓们都平安顺遂吗?齐王也一切安好吗?”

使者听了很不高兴,怼道:“我是奉齐王之命来慰问您的,您现在不先问齐王,反而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赵威后反驳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好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怎么会有君王?哪有抛开根本,反而去问细枝末节的道理呢?”

接着,赵威后又追问使者:“齐国有位隐士钟离子,他还好吗?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他给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饭吃;有衣服的人他给衣穿,没衣服的人他也给衣穿,这是在帮齐王养育百姓啊,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给他安排官职呢?叶阳子还好吗?他这个人,怜悯鳏夫寡妇,抚恤孤儿老人,救济穷困潦倒的人,弥补百姓的不足,这是在帮齐王安抚百姓啊,怎么也没让他做官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掉首饰,一辈子不嫁人,专心赡养父母,这是在给百姓做孝顺的榜样啊,为什么至今没让她上朝受封呢?这两位贤士没得到任用,一位孝女没得到表彰,齐王凭什么治理齐国、庇护万民呢?还有於陵的子仲还活着吗?这个人,上不向君王称臣,下不治理自己的家业,中间也不跟诸侯结交,这是在带坏百姓,让大家都变得无用啊,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杀掉他呢?”

一、核心逻辑:治国理政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取舍标准是“是否利民”

赵威后的提问和反驳,核心逻辑围绕“治国根本”

- 明确用人导向:任用官员、表彰贤才,应以“助王养民、息民”“引导百姓向善”忽视这类贤才就是放弃治国根本;

- 划定摒弃底线:对“上不臣君、下不治家、中不交诸侯”的无用之人,若不清除,会带坏风气,损害治国根基。

二、核心启示:不管是治国还是管理,“抓根本、明取舍”

这种“以民为本、抓核心、明奖惩”的思路,对现代管理、团队运营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简单说就是:“根本不牢,地动山摇。找准核心优先级,明辨利弊定取舍,才能在管理或发展中走得稳、走得远。”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问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衄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不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踏渊录 道警奇案录 完美仙路 吞噬星空:从多子多福开始变强 美综:来自2077的中间人 虫族女穿雄:虫生巅峰之路 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 历史奇人传 高达:人革联飞将,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