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三国“断后路狠人”!凭“柴断险道”截敌马,轻松解夷陵之围
周瑜派甘宁率先占据夷陵,曹仁立刻分出兵力围攻甘宁,甘宁陷入困境,紧急请求救援。
吕蒙向周瑜献计:分出三百士兵,在敌军撤退的险要通道上堆满柴火阻断道路,等敌军败逃时,就能缴获他们的战马。周瑜采纳了这个建议。大军赶到夷陵后,当天就和曹军交战,斩杀了超过一半的曹军。
敌军趁夜色仓皇逃跑,没想到路上遇到堆满柴火的阻断通道,骑兵只能放弃战马徒步逃窜。吕蒙率领士兵趁机追击,最终缴获了三百匹战马,成功解除了夷陵之围。
【管理智慧】
吕蒙能高效解困且获利,核心逻辑是“不只是单纯救援,而是提前布局断敌退路,实现‘解围+缴获’双重目标”:
- 精准预判敌军动向:料到曹军战败后会从险要通道逃跑,提前规划断后策略;
- 低成本阻断退路:用“堆柴火”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卡住骑兵关键短板(依赖战马);
- 救援与获利兼顾:既解了甘宁的围困,又通过截获战马壮大自身实力,一举两得。
这种“提前预判退路、卡住对手短板、兼顾任务与收益”的思路,对现代救援协作、竞争博弈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简单说就是:“救援不是单纯‘救火’,阻拦不是单纯‘硬挡’。提前预判退路、卡住对手短板,既能高效完成核心任务,还能顺势收获额外收益,一举两得。”
【原文】吕蒙
周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围宁,宁困急请救。蒙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之,获马三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