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南宋“海舰战神”,铁钩锁船沉敌舟
韩世忠和金兀术在黄天荡对峙,他把海舰停靠在金山脚下,提前用铁索串联起大铁钩,交给勇猛健壮的士兵。
第二天一早,金军战船呐喊着向前冲锋。韩世忠下令把海舰分成两路,绕到金军战船背后。每当士兵放下一根带铁钩的铁索,就钩住一艘金军战船,奋力拖拽使其沉没。金兀术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
冯梦龙点评:
乡民:明代“民间抗倭狠人”,河泥泼船败倭寇
嘉靖年间,倭寇在吴郡一带十分猖獗,当地也曾有过类似黄天荡的胜仗。当时倭寇抢夺百姓的船只,扬帆穿过水域,官军没人敢抵抗。乡民们义愤填膺,召集了几十只运河泥的船追击倭寇,用河泥泼向倭寇的船头。
倭寇脚下打滑站不稳,而乡民们都穿着草鞋不易滑倒,还能用长脚钻远距离攻击。最终,很多倭寇落水淹死,大败而归。
【管理智慧】
- 锁定水上弱点:韩世忠针对敌军战船“易被钩拽”的特点,用铁钩铁索破局;乡民瞄准倭寇“赤脚在船、怕滑”的短板,用河泥制敌;
- 借力放大威力:借助海舰的体量优势拖拽敌船,利用河泥的湿滑特性限制敌军行动,不依赖蛮力硬拼;
- 灵活战术配合:韩世忠分舰绕后包抄,乡民主动追击近战,战术贴合水上作战场景,让敌军难以反击。
这种“贴合场景找弱点、借力打力破强敌”的思路,对现代场景化竞争、应急应对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简单说就是:“特定场景下的强敌,弱点往往和场景绑定。找准场景里的关键短板,借助环境或工具精准打击,比正面硬拼更能以弱胜强。”
【原文】韩世忠
世忠与兀术相持于黄天荡,以海舰进泊金山下,预用铁绠贯大钩,授骁健者。明旦,敌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拽一舟沉之。兀术穷蹙。
嘉靖间,倭寇猖獗吴郡,亦有黄天荡之捷。时贼掠民舟,扬帆过荡,官军无敢抗者,乡民愤甚,敛河泥船数十只追之,以泥泼其船头。倭足滑不能立,而舟人皆蹑草履,用长脚钻能及远。倭覆溺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