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唐代“诱敌护粮大师”!弱兵诱敌”厥劫粮困局
调露元年,大总管裴行俭率军讨伐突厥。此前,唐军的运粮队伍多次被突厥人抢劫,粮草补给成了大难题。
裴行俭想出一条妙计:假装准备三百辆粮车,每辆车里都埋伏五名壮士,配备锋利的陌刀和强劲的弩箭;再让一批瘦弱的士兵负责拉车前进,同时派精锐部队悄悄埋伏在粮车后方。突厥人果然上钩,看到粮车就立刻前来抢夺,瘦弱的士兵假装不敌,慌忙逃往险要地带。
突厥人把粮车赶到有水草的地方,解下马鞍让马吃草休息,正要从粮车里取粮食时,埋伏在车内的壮士突然冲了出来,后方的伏兵也及时赶到,前后夹击。突厥人被杀得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靠近唐军的粮车了。
裴行俭能彻底解决劫粮问题,核心逻辑是“用‘弱兵+粮车’的假象麻痹对手,将战场主动权掌握在手中,以最小代价重创敌军”
- 精准拿捏敌性:摸透突厥人“贪婪、嗜抢粮车”的特点,以粮车为核心诱饵,直击其利益诉求;
- 伪装示弱诱敌:用羸兵拉车、遇袭即逃的表演,制造“粮车易抢”的假象,降低突厥人的防备心,引诱其进入预设战场;
- 伏兵协同破敌:车内埋伏壮士、后方暗藏精兵,形成“车内突袭+外围夹击”的双重攻势,让突厥人无处可逃,彻底瓦解其抢劫能力。
这种“以饵诱敌、设伏歼敌”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防护、资源保障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简单说就是:“面对核心资源遭劫、对手持续骚扰的情况,单纯硬防只会耗费精力。关键是用诱饵勾起对手贪欲,用伪装降低其防备,再通过精准伏击给予致命打击,既保住核心资源,又彻底杜绝后续骚扰,用‘巧劲’代替‘蛮力’,高效解决问题。”
调露元年,大总管裴行俭讨突厥。先是馈粮数为虏钞。行俭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掠车,羸兵走险。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