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677章 捷智之三《敏悟》04 高定

第677章 捷智之三《敏悟》04 高定(1 / 1)

三位古代神童:7岁怼穿经典,几句话玩转机智,藏着最绝的破局思维

古代从不缺“小脑袋装大智慧”的神童——7岁高定一句话戳穿《尚书》的逻辑漏洞,贾嘉隐朝堂上用文字游戏怼翻大臣,王雱几岁就靠“循环话术”化解难题,个个凭超凡思维力,让成年人哑口无言。

高定:7岁“硬核思辨家”,一句话问住老爸,终结千年争议

高定7岁时读《尚书》,读到《汤誓》篇(讲商汤讨伐夏桀),突然问老爸高郢:“臣子怎么能去攻打君主呢?”老爸随口答道:“这是顺应天意、符合民心啊!”

高定立刻反驳:“那书里说‘服从命令的在祖庙受赏,不服从的在神社被杀’,这明明是威胁恐吓,哪是什么顺应民心?”老爸被问得哑口无言,半天说不出话。

冯梦龙点评:伯夷、叔齐为“臣伐君是否合理”争论了上千年,没想到被7岁的高定一句话点透核心。比起后面贾嘉隐、王雱的文字技巧,高定的质疑直击本质,可不是靠耍嘴皮子,格局完全不同!

贾嘉隐:朝堂“文字鬼才”,怼大臣不按常理出牌

贾嘉隐7岁时因是神童被皇帝召见。当时长孙无忌和徐积两位大臣在朝堂上聊天,徐积故意逗他:“我靠着的是什么树?”贾嘉隐说:“松树。”徐积笑了:“这明明是槐树,你咋说是松?”

贾嘉隐立刻怼回去:“把您(徐积)的‘积’字配上个‘木’字旁,不就是‘松’吗?”长孙无忌见状也照着问他,贾嘉隐答:“槐树。”长孙无忌调侃:“你咋不继续狡辩了?”他回:“您的‘忌’字,左边是‘己’(通‘鬼’),右边加‘木’就是‘槐’,还用得着狡辩?”

王雱:“循环话术大师”,用一句话化解难题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几岁时,有客人送了一只獐和一只鹿,装在同一个笼子里,客人故意问王雱:“哪只是鹿,哪只是獐?”王雱其实根本分不清,他盯着笼子看了会儿,淡定说:“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客人顿时觉得他太机智了,连连称奇。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神童破局,关键在“跳出惯性+精准切入”

三位神童能轻松化解难题、怼服成年人,核心逻辑藏着两层智慧:

1高定:跳出“权威滤镜”,直击本质矛盾:面对《尚书》的经典解读和老爸的“标准答案”,他不盲目认同,而是从原文细节切入,戳破“应天顺人”与“威胁奖惩”的逻辑冲突,用本质反驳表象;

2贾嘉隐、王雱:灵活转化思维,避开正面难题:贾嘉隐不纠结“树的真名”,而是把大臣名字和“木”字旁结合,用文字游戏化解调侃;王雱分不清獐鹿,就用“相邻关系”的循环表述,既不暴露短板,又显得机智,本质是“不被问题困住,换个角度破局”。

这就像面对看似无解的问题,要么像高定那样,抛开固有答案,抓核心矛盾;要么像贾嘉隐、王雱那样,不钻牛角尖,用灵活思维绕开难点,本质都是“打破惯性思维,找对切入角度”。

三位神童的思维方式,对现在学习、沟通、解决问题超有借鉴意义:

- 解决问题:不钻牛角尖,换角度找路径:面对看似无解的难题,别死磕一个方向。比如做项目卡壳,不用执着“必须按原方案”,可像神童们那样换思路——要么找方案的核心漏洞调整,要么绕开难点找替代路径,反而能快速破局。

简单说就是:“遇到难题或质疑,别被固有思维困住。要么像高定那样,直击本质找矛盾;要么像贾嘉隐、王雱那样,灵活转化绕难点。不管是思辨还是机智,找对切入角度,就能轻松破局。”

【原文】高定

高定年七岁,读《尚书》。至《汤誓》,问父郢曰:“奈何以臣伐君?”父曰:“应天顺人。”定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岂是顺人?”父不能答。

夷、齐争之千年,高童决之一语。彼獐鹿、松槐之对,徒齿牙得利,不足道矣。

贾嘉隐七岁,以神童召见。时长孙无忌、徐积于朝堂立语。徐戏之曰:“吾所倚何树?”曰:“松树。”徐曰:“此槐也,何言松?”贾云:“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长孙亦如徐问之,答曰:“槐树。”长孙曰:“不能复矫对耶?”曰:“木旁加鬼,何烦矫对?”王雱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器以献荆公者,问雱:“何者是鹿?何者是獐?”雱实未辨,乃熟视曰:“獐边者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洪荒:多宝道人,最强大师兄 我的学霸男友竟然是大醋王 四合院:无限垂钓,开局四九城首富 诡异:我能看到所有禁忌 吞噬星空:原罪之主 清史错位录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退婚后转嫁高冷糙汉,渣男悔疯了 火影从战国开始的宇智波光 诸天:从不死亚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