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国际机场t3航站楼,巨大的玻璃幕墙将喧嚣与阳光一同纳入。距离航班起飞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只背着一个轻便的行囊,里面是几件旧衣、那本越发厚重的《食卦暗账》,以及那袋作为“信物”的高筋面粉。
穿过熙攘的人群,“我”没有去贵宾休息室,而是选择在普通候机区的一个角落坐下。这里更像一个微缩的人间。形形色色的旅客,他们的匆忙、期待、疲惫、喜悦,都写在了脸上,也体现在他们手中或身边随行的食物上。
【观察一:商务精英的“能量补剂”
一个穿着阿玛尼西装、不停看表的年轻男人,在旁边的咖啡店买了一杯超大杯美式(离火之极,纯阳提神),又匆匆在便利店拿了一个包装精致的能量棒(乾金之块垒,快速供能)。他几乎是小跑着回到座位,一边喝咖啡,一边对着笔记本电脑飞快地敲击。
【观察二:旅行团大爷的“养生套餐”
一群戴着统一红帽子的退休大爷大妈,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食物:保温杯里的枸杞茶(坎水温补,离火微温)、洗干净的苹果(震木生机,兑泽清甜)、还有自家烙的葱油饼(坤土之实,离火之香)。
【观察三:年轻母亲的“温情便当”
一位带着年幼孩子的母亲,从妈咪包里拿出一个自制的便当盒。里面是切成小熊形状的饭团(坤土之趣),焯水的西兰花(巽木之青),和几颗小巧的圣女果(离火之色)。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母亲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微笑。
“我”的“离京之卦”:“我”在登机前,于机场书店旁的小食亭,买了一个最普通的金枪鱼三明治和一瓶矿泉水。
巨大的空客a330挣脱地心引力,冲入云霄。窗外,京城缩成一片模糊的光斑,最终被无垠的云海取代。身处万米高空,时间与空间都变得抽象,这是一个悬浮的、适合反思与放空的“卦象空间”。
飞机平飞后,空乘开始分发餐食。经济舱的标配:一份鸡肉米饭或牛肉面条。“我”选了后者。
当那份覆着保鲜膜的航空餐盒放到面前的小桌板上时,“我”不禁莞尔。这或许是“”所能遇到的、最极致“工业化卦象”的体现了。
“我”并没有多少食欲,但还是慢慢吃着。这乏味的餐食,反而像一面对比鲜明的镜子,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选择回归的意义——我要回到那个食材有魂、烹饪有心、一餐一饭皆可成卦的,活色生香的人间。
飞机穿透云层,开始下降。熟悉的城市轮廓在舷窗外逐渐清晰,河流、道路、街区,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一股混合着激动与近乡情怯的情绪,在胸腔里涌动。
落地,开机。没有未接来电,没有急切的信息。京城的一切,仿佛已留在那片云海之上。
“我”随着人流走出机场,深吸一口故乡湿润微凉的空气。没有犹豫,径直走向出租车候客区。
拉开车门,坐进后排。司机师傅是个微胖的中年人,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老师儿,去哪儿?”
“我”报出了那个在心底默念了无数遍的地址,声音平静,却带着自己才能察觉的微颤:
“师傅,麻烦您,大学城,江民路美食街口。”
“好嘞!”司机利落地应了一声,打表,起步。车子平稳地汇入机场高速的车流。
窗外,风景飞速后退。城市的景象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具体。离那片牵挂了无数个日夜的烟火之地,越来越近。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不再起卦,不再推演。
感受着心跳与目的地之间,那越来越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