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写着李经理下落的黄色便利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我的掌心,也灼烧着我沉寂多日的心。老陈以这种近乎传奇的方式传递来的信息,撕破了“安全屋”那层虚伪的宁静,将冰冷而残酷的现实,再次赤裸裸地推到我面前。
复仇的火焰在胸腔里跳动,但多年“食卦”推演养成的习惯,让我强行压下了立刻行动的冲动。愤怒和仇恨是燃料,但盲目的行动只会引火烧身。李经理是必须清除的隐患,但如何清除,何时清除,需要最冷静的算计,和最精准的“食卦”指引。
我不能依靠杨雪,更不能指望任何人。这一次,我必须是唯一的棋手。
而要下好这盘棋,我首先需要确认两件事:第一,老陈这条信息的绝对真实性;第二,针对李经理的这次行动,其“势”究竟如何,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硬闯?
答案,依然要问之于“食卦”。
我再次拿起了手机。这一次,我没有选择那些常见的连锁餐厅或私房菜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更复杂,也更能反映真实“地气”的地方——码头区。
在外卖app的地图上,码头区呈现出一种与市中心截然不同的餐饮生态。这里少有精致的菜系,更多的是各种以大排档、小炒店、海鲜摊为主的小馆子,名字大多直白粗犷,透着江湖气息。我需要的,不是某个特定餐馆的菜品,而是能代表码头区整体“气场”的一餐。
我选择了一家名为“旺角大排档”的店铺,点了他们的“招牌海鲜乱炖”套餐。选择这道菜原因有三:其一,“乱炖”本身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包容性,能最大程度吸纳当地食材和气场;其二,海鲜属“坎”水,与码头区临水的地理位置相合,其鲜活与否直接反映此地的“生机”与“风险”;其三,“招牌”意味着这是该店最常出品、最能体现其综合水准的菜品。
下单,等待。
时间在焦灼中缓慢爬行。窗外的天色从午后明亮的灰白,渐渐染上黄昏的暖金,又迅速沉入靛蓝的暮色。远处工业区的轮廓模糊成一片深沉的剪影,唯有几盏孤灯如同守夜的眼睛。
近两小时后,门铃终于响起。来的外卖员风尘仆仆,皮肤黝黑,带着一股海风特有的咸腥气,递过来的塑料袋上也沾着些许油渍。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配送距离远,且环境并非井然有序。
我关上门,迫不及待地将餐盒在桌上摊开。
最大的不锈钢盆里,便是那“招牌海鲜乱炖”。汤汁呈浑浊的棕红色,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橙红色的虾油和辣椒油,热气蒸腾,带着一股霸道而混杂的香气——蒜蓉的焦香、辣椒的燥烈、海鲜的腥咸,以及某种香料(似乎是紫苏)的奇异味道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
我拿起筷子,没有立刻品尝,而是先进行视觉与结构的“观象”。
综合推演,卦象显示:李经理及其团伙确如瓮中之鳖,外强中干,陷于险地,且正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此时若我强行出手(对应焦苦辛金),虽占理,但易陷入泥潭,与可能存在的官方行动冲突,得不偿失。最佳策略,并非亲自动手,而是……借力打力,顺势而为!利用那强大的“离火”(官方压力),让其自取灭亡!而那微弱的“紫苏”生机,或许就应在如何巧妙地“引火”之上!
推演至此,我心中豁然开朗,一个清晰而狠辣的计划瞬间成型!
我不需要亲自去粮仓与他肉搏。那太低级,也太危险。
我要做的,是成为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引路人”,将追捕的猎犬,精准地引向那只受伤的狐狸!
我再次拿起手机,但这一次,不是点外卖,而是利用杨雪提供的、具备一定匿名功能的新身份信息,注册了一个全新的、一次性的网络电话账号。
然后,我凭借记忆,拨通了一个号码——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的公开举报热线。
电话接通,传来接线员公式化的声音。
我压低声音,用一种带着紧张和愤怒、仿佛知情者般的语气,飞快地说道:
“我要举报!码头区,第三旧粮仓,c区废弃筒仓!里面藏着一伙人,是之前‘地王案’主犯周某某的核心手下,姓李!他们手里有周某某转移资产的秘密账本!还有他们自己这些年干脏事的证据!他们好像听到风声,准备今晚半夜从水路跑路!”
我语速极快,信息点清晰(地点精确到区甚至仓,人物身份明确,涉及重大旧案,且有“账本”这种致命诱惑),语气逼真,说完立刻挂断,并迅速销毁了这个临时账号和通话记录。
我知道,经侦那边对于周老板案的余党绝不会放松,尤其是涉及“秘密账本”这种关键证据。我这个举报电话,就像一根点燃的火柴,丢进了堆满离火(官方力量)的干柴堆里!
做完这一切,我坐回沙发,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但精神却处于一种极度的亢奋和冷静交织的状态。
棋,我已经落下。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那由我引来的“离火”,如何将那“兑金”之壳,焚烧殆尽!
我走到窗前,眺望着码头区的方向。夜色深沉,那片区域灯火零星,如同蛰伏的巨兽。
今晚,那里将上演一出好戏。
而我,不再是棋子,不再是旁观者。
执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