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
阳台上的风,似乎都停滞了。
陈捷握着手机,指节微微发白。
副科级干部!
即便是拥有未来五十二年记忆的他,在听到这个任命时,心脏还是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了一下。
前世,他从一个普通的选调生,熬到副科,足足花了五年!
五年!
那五年里,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写了无数份报告,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可即便如此,还是因为资历浅、没人脉,在一次次的提拔中被刷下来。
而现在,他还没走出校门,就直接一步到位!
这就是系统带来的“信息升维”和“路径优化”的威力吗?
不。
陈捷很快冷静下来。
系统只是工具。真正起作用的,是他果断的抉择,和那份直达天听的、无可辩驳的铁证!
他为国家挽回了上千万的损失,为上千名山区孩子保住了希望。
这个副科,他拿得心安理得!
“陈捷”
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从他身后传来。
她刚才在客厅里,将电话里的内容听得一清二楚。
“副科级干部?”她喃喃地重复着这几个字,感觉像是在做梦,“你你真的”
陈捷转过身,看着她那张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的小脸,心中一软。
他伸手,将她额前被风吹乱的一缕碎发拨到耳后,平静地点了点头。
“嗯。”
一个字,重若千钧。
苏晚晴彻底呆住了。
她的大脑已经无法处理这过于庞大的信息量。
前一秒,她还在为恩师的被捕而心碎,为理想的破灭而迷茫。ez暁税惘 最辛彰结庚欣哙
下一秒,她的男朋友,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就摇身一变,成了国家干部,还是有级别的副科级!
这这比小说还离奇!
如果说,李文博被中央纪委带走,是在人民大学这潭深水里投下了一颗炸弹。
那么,陈捷被破格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的消息,就是在这颗炸弹的基础上,引爆了一枚核弹!
当天下午,一纸盖着教育部鲜红大印的任命文件,以最正式的渠道,送达了人民大学的党委办公室。
【关于任命陈捷同志为副科级干部的决定】
白纸黑字,无比清晰。
消息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瞬间席捲了整个校园。
学校的论坛,直接瘫痪了。
“【置顶加精】【核爆消息】法学院应届毕业生陈捷,被教育部破格提拔为副科级干部!!!”
这个标题,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所有看到它的人的心上。
帖子下面的回复,在短短十分钟内,就突破了上千条。
“卧槽???真的假的?楼主你号不想要了?敢造这种谣?”
“是真的!我哥们就在校办实习,亲眼看到了红头文件!据说校长亲自接的!”
“副科级我爸在单位干了二十年才是正科,陈捷他他才22岁吧?这合理吗?”
“楼上的,你懂个屁!知道李文博为什么倒台吗?就是陈捷举报的!据说他直接把证据捅到了中央!这是天大的功劳!”
“我的妈呀!怪不得!这简直是坐着火箭往上飞啊!”
“前几天我还跟他一起上过课,今天人家就成领导了?这世界太魔幻了”
羨慕,嫉妒,震惊,不可思议
种种情绪,在校园里发酵。
那些曾经和陈捷在同一个自习室里奋斗,为了一个选调生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的同学们,此刻只剩下一种感觉。
麻了。
彻底麻了。
他们还在为毕业后去哪个单位,能不能解决户口而发愁。
人家已经成了他们需要仰望的“陈干部”。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能大到这种地步?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京城,一间古朴的办公室里。
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仔细审阅着一份刚刚送来的报告。
报告的标题是:《关于夏国人民大学李文博等人侵吞挪用科研经费案件的调查报告》。
老人正是中央部委民生司的老干部,李建国。
他看得非常慢,非常仔细。
当看到附件里那份匿名的举报材料时,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起来。
举报信写得极其简练,没有任何情绪化的字眼。
但附带的证据,却像一把把手术刀,精准、致命!
空壳公司的工商信息、法人与李文博的亲属关系、项目预算与市场价的离谱差距、学术成果的剽窃对比
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漂亮。”
李建国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眉心,由衷地讚歎了一句。
他搞了一辈子民生工作,跟各种蛀虫打了半辈子交道。
他太清楚这份证据的分量了。
这不是简单的热血冲动,而是经过了周密思考和冷静分析后的雷霆一击。
这个举报人,不仅有为民请命的胆魄,更有专业缜密的手段!
是个好苗子!
李建国沉吟片刻,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
“喂,人事司吗?我是李建国。”
“帮我调一份今年中央选调生的档案,夏国人民大学,叫陈捷。”
电话那头立刻应承下来。
不到十分钟,一份电子档案就传到了李建国的电脑上。
【陈捷,男,22岁,党员,夏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选调生志愿方向:优先考虑基层贫困地区,深入一线,服务群众。】
看到最后一行字,李建国的眼睛亮了。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主动去最苦最累的地方?
大部分都削尖了脑袋想留在部委,留在京城。
这个陈捷,不仅有手段,有胆魄,还有一颗真正想为民办事的心!
李建国的心里,生出了浓厚的爱才之意。
他当即拿起笔,在报告的空白处,写下了一行批注:
“此案能迅速破获,举报人陈捷同志功不可没。其心系民生,智勇兼备,是难得的实干型人才,建议重点关注,大胆使用!”
写完,他将报告郑重地合上。
他知道,自己的这几句话,将为那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铺开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傍晚时分,陈捷的手机再次响起。
还是那个来自京城的陌生号码。
陈捷走到宿舍的窗边,按下了接听键。
“喂,您好。”
“陈捷同志,你好,我是教育部人事司的王振华。”电话那头的声音,比上午时多了一丝客气和郑重,“首先,再次恭喜你。你的任命文件,学校应该已经收到了。”
“收到了,感谢组织信任。”陈捷的回答不卑不亢。
“好。”王振华似乎对他的沉稳很满意,继续说道,“今天给你打这个电话,主要是想听听你对未来工作方向的个人设想。”
“按照惯例,中央选调生破格提拔后,可以选择留在部委机关,也可以选择外放。部里民生司、高教司都有适合你的岗位。当然,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组织上会酌情考虑。”
来了。
决定命运的岔路口,再一次摆在了面前。
留在部委机关?
这是前世的陈捷,做梦都想走的路。
起点高,平台大,前途无量。
但陈捷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贫困县那干裂的土地,浮现出村民们渴望水源的眼神,浮现出苏晚晴为了危房校舍而奔走的瘦弱身影。
他重活一世,不是为了在办公室里写报告,在会议室里听发言的。
他要做的,是实实在在的,能让老百姓看到、摸到、感受到的事!
陈捷深吸一口气,对着电话,用一种无比清晰而坚定的声音说道:
“王司长,感谢组织的关心。”
“我的想法没有变。”
“我希望到基层去,到最困难、最需要改变的地方去。”
“我申请,到国家级贫困县,挂职锻炼!”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王振华似乎被这个出人意料的回答给惊到了。
放着京城的康庄大道不走,偏要往最穷最苦的山沟里钻?
这个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
许久,电话里才传来王振华带着一丝惊疑不定的声音。
“你确定?你要放弃留在部委的机会,主动申请去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