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提着行李箱走进北京住处时,窗外正飘着细碎的雪花,寒风裹挟着雪粒,簌簌地打在玻璃窗上,留下斑驳湿润的痕迹,旋即又被新的雪花覆盖。
室内瀰漫着一股久未住人的清冷空气,混合着淡淡的尘埃气息。
她放下沉重的行李箱,拉下羽绒服的拉链,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墙边,弯腰拧开了暖气片的阀门开关。
起初是寂静的,随后,一阵轻微的“嗡鸣”声从管道深处传来,紧接着,橘红色的暖光从铸铁散热片的缝隙中慢慢渗透出来,一股带着铁锈味的暖意开始驱散室内的寒气,与窗外凛冽的冬日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半个多钟头,她蹲在冰凉的地板上,耐心地整理着行李。
黑色的骑行服被她仔细叠好,放进衣柜的最下层,与那些柔软的女装隔开;
从港岛带回来的、包装精美的曲奇饼干,她拆开检查了一下,确认没有碎裂,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放进客厅的透明零食罐里,五颜六色的铁盒瞬间为略显单调的柜子增添了一抹亮色。。
cd盒因为一路颠簸,边角似乎沾染了一丝旅尘,她用指尖轻轻擦拭干净,然后将其端正地放在了书桌最显眼的位置,紧挨着那盏陪伴她无数个学习夜晚的台灯。
专辑封面上,年轻的邓紫棋穿着一袭简洁的白色连衣裙,坐在漆黑的钢琴前,微微侧头,眼神清澈得像一汪未被污染的山泉,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里既有少女的纯真,又隐约透着一股对音乐未来的笃定和憧憬。
苏晚的指尖缓缓拂过光滑的封面,冰凉的触感彷彿瞬间将她拉回到了年初二那个温暖的午后——铜锣湾喧嚣的街道,挂满红灯笼的商场,以及那家飘出熟悉旋律的音像店。
“梦内倾心一吻就算心动,现实可惜不配与你相拥”
那句带着淡淡忧伤与遗憾的粤语歌词,当时就像一根轻柔的羽毛,不期然地挠过她的心尖,激起一阵细微而持久的战栗。
它不仅勾起了她创作《天亮了》时,那种试图用音乐驱散黑暗、迎接光明的强烈使命感;
也让她回味起为《偏爱》灌注的,那种近乎偏执、不顾一切的情感张力。
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同的旋律和词句,能在不同的心境下,激荡出迥异却同样深刻的共鸣。
她突然歪了歪头,目光没有从专辑封面上移开,一个在此之前从未如此清晰浮现的念头,如同潜藏已久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便不再是模糊的臆想,而是迅速变得具体、灼热,彷彿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重量。山叶屋 冕肺岳毒
它像春日里汲取了充足阳光雨露的藤蔓,在她心底肆意疯长,缠绕住她的每一缕思绪,催促着她去行动,去创造。
一种混合着兴奋、期待以及些许忐忑的情绪在她胸中鼓胀开来。
她几乎是立刻起身,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本崭新的、封面是星空图案的硬壳笔记本,拧开一支黑色水性笔的笔帽,在扉页上,郑重其事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四个字——“专辑计划”。
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伴随着窗外愈发密集的雪落声,构成了这间小小公寓里唯一的乐章。
她开始罗列脑海中早已熟稔于心的歌曲名:
《遇见》
《欧若拉》
《爱丫爱丫》
《123木头人》
《月牙湾》
不多不少,正好五首。
她审视着这五个名字。
《遇见》温柔而抒情,带着都市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宿命感,适合作为主打歌,奠定专辑的基调;
《欧若拉》、《爱丫爱丫》、《123木头人》则轻快活泼,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俏皮,能有效带动听众的情绪,避免专辑过于沉重;
而《月牙湾》,以其独特的西域风情和磅礴大气的格局,无疑能为整张专辑增添丰富的层次感和艺术深度。
这五首歌,风格互补,情感脉络清晰,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世界。
她咬着笔杆,沉吟了片刻,目光再次落回笔记本空白的上方。需要一个名字,一个能统领这五首歌,又能准确传达她心意的专辑名。
脑海中灵光一闪,她提笔在“专辑计划”下方,用力地写下了最终的决定——《第一次遇见》。
这既是与主打歌《遇见》的巧妙呼应,也彷彿是在对潜在的听众们轻声诉说:“这是我,苏晚,第一次以完整专辑的形式,和你们正式遇见。”
这个名字里,包含着初生的诚意,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蒙蒙亮,雪已经停了,但屋檐树梢都积了一层松软的白。
苏晚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学校图书馆或琴房,而是裹紧了围巾,踩着略显泥泞的积雪,走向了央音附近那家她常去的乐器行。微趣小税徃 追醉鑫漳劫
专辑的构想已然清晰,接下来便是将构想落地的实际问题——她需要补充一些更专业的录音设备。
乐器行里暖意融融,空气中漂浮着松香、木料和油漆混合的独特气味。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头发微秃的中年男人,戴着厚厚的眼镜,正坐在柜台后擦拭一把小提琴。
他抬头看见苏晚,立刻露出了熟稔的笑容:“苏晚同学,这么早?这次需要点什么?” 他认得这个央音的才女,不仅因为她经常光顾,更因为春晚那一曲《天亮了》,让他对这个女孩的印象极为深刻。
“老板早。”苏晚笑了笑,直接说明来意,“我想看看电容麦克风和监听耳机。”
“哟,这是要录新歌了?”老板放下小提琴,热情地引她到陈列架前,“准备发单曲还是?”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相告:“嗯在准备一张专辑。”
老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讚赏:“好事啊!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来,看看这款,性价比高,收音清晰,很多独立音乐人都用这个型号”
他熟练地介绍着,并根据苏晚的预算和需求推荐了几款。
苏晚仔细比较着参数,试听了监听耳机的效果,最终选定了一款口碑不错的电容麦克风和一副降噪效果出色的监听耳机。
结账时,老板主动给她打了学生折扣,还从柜台下拿出一本皮质封面的精装乐谱本递给她:“这个送你,写专辑总谱,用这个本子够档次!”
“谢谢老板!”苏晚感激地接过,摸着乐谱本细腻的皮质封面,感觉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回到住处,暖气已经将房间烘得十分温暖。
苏晚迫不及待地坐到书桌前,摊开那本崭新的乐谱本,拿起笔,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步骤——编写乐队总谱。
虽然她凭藉上一世的记忆和这一世在央音的学习,记谱速度很快,但要将脑海中立体的、多声部的编曲思路,清晰、规范地转化为乐手们能看懂的总谱,依然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
她决定从相对简单的《遇见》开始。
这首歌的情感内核是内敛的悲伤与安静的等待,编曲不宜复杂,钢琴作为主伴奏乐器,贯穿始终,需要的是精准的情绪表达。
她先流畅地写完了钢琴部分的旋律与和弦进行,每一个音符的位置、时值、力度标记都力求清晰。
然后,她开始琢磨弦乐部分的编写。
她计划加入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小提琴负责高音区的旋律线条,需要如缕缕阳光般轻柔而明亮;
大提琴则在低音区铺陈,营造沉稳而温暖的基底;
中提琴则填充中间的和声,让弦乐组的音响更加丰满立体。
她对着谱纸,轻声哼唱着旋律,手指在桌面上无声地弹奏,反覆推敲着弦乐进入的时机、音色的搭配。
确认无误后,她将写好的钢琴谱和小提琴分谱拍照,发给了管弦系一位技术精湛、关系也很好的学姐李娜,并附言:“学姐,打扰了。我在准备一首新歌《遇见》,能不能麻烦你帮我录制一下小提琴部分?这是乐谱,下周我想开始录伴奏,周末方便的话我们可以先合一遍吗?”
李娜很快回复:“哇!晚晚你要发新歌啦?没问题!谱子我看过了,写得很好听!周末琴房见,我们一起合一下。”
首战告捷,苏晚信心稍增,随即投入到更富挑战性的《欧若拉》编曲中。
这首歌的难点在于营造“北极光”那种神秘、空灵又充满爆发力的氛围。
她清晰地记得上一世版本中那些丰富的编配:明亮跳跃的弦乐、轻快而有弹性的打击乐、以及模拟极光闪烁变幻的电子音效。
她先在乐谱上写下了钢琴主导的主旋律,然后在乐器配置一栏,郑重地标注上:“需要弦乐组(小提琴x2、中提琴x1、大提琴x1)、架子鼓、电子合成器(营造空灵音效)”。
然而,写到具体的架子鼓节奏型时,她卡住了。
她对打击乐器的熟悉程度远不如旋律乐器,只能根据记忆和感觉,在谱纸上大致标出基础的节奏型,比如军鼓、踩镲、底鼓的配合,但更细致的加花、力度变化,就显得力不从心。
她只好再次求助,将谱子拍照发给了打击乐系一位以节奏感强劲、富有创造力闻名的大三学长张力,并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构想;
“张学长,你好!我在为《欧若拉》编曲,这是架子鼓部分我初步设想的节奏型,但感觉不太到位。想要一种轻快又有力量的感觉,最好能在副歌部分营造出极光突然迸发、绚丽夺目的瞬间冲击力。能不能麻烦你帮我调整一下,或者给些建议?”
张力回复得很快,语气爽朗:“《欧若拉》?名字很有意思!谱子我看了,基础节奏没问题,但确实可以加些花样让层次更丰富。明天下午我有空,排练室见?我带鼓棒过去,咱们现场试,边打边改!”
最让苏晚感到棘手的是《月牙湾》。
这首歌的灵魂在于那股浓郁的西域风情,她希望能融入民族乐器的色彩。
琵琶,或者扬琴,是她脑海中首先浮现的音色,可惜的是,她对这两种乐器都仅限于欣赏,无法亲自演奏。
她努力回忆着在央音认识的同学,忽然想起大一上学期一起上民乐鉴赏课时,坐在她旁边那个名叫王悦的女生,课上展示时弹奏琵琶技法纯熟,情感表达也十分到位。
她立刻翻出通讯录,找到了王悦的微信,斟酌着语句发去了消息:“王悦同学,你好,我是苏晚,打扰了。我正在录制一首名为《月牙湾》的原创歌曲,歌曲带有西域风格,需要琵琶的轮指等技巧来营造那种大漠风沙、敦煌壁划般的意境。不知道你最近是否有空,能否请你帮忙录制琵琶部分?当然,我可以支付相应的报酬。”
消息发出去后,苏晚有些忐忑。没过多久,手机亮了,王悦回了消息,语气很热情:“苏晚你好!我记得你,春晚唱《天亮了》对吧?太厉害了!帮忙没问题呀,报酬就不用啦,正好我也想尝试一下流行音乐和民乐的融合,感觉会很有趣!你先发一段旋律或者乐谱给我看看可以吗?周末我们可以去民乐排练室先试奏找找感觉!”
解决了最棘手的民族乐器问题,苏晚松了一口气,将注意力转向需要合唱的《爱丫爱丫》。
这首歌计划与林晓合作,活泼轻快的曲风需要两人默契的配合。
她需要先编写好详细的和声谱,将主歌、副歌部分两人各自负责的声部、进入点、和声走向都清晰地标注出来。
她设计的是,主歌部分由自己唱主旋律,林晓演唱二声部和声,增加层次感;
副歌部分则两人齐唱主旋律,但林晓需要在某些乐句末尾加入一些跳跃性的高音装饰音,凸显少女的俏皮。
她仔细地将这些构思转化为规范的乐谱,然后列印出来。
晚上,她给林晓发去了微信:“晓晓,明天下午有空来我这一趟吗?我写了首新歌《爱丫爱丫》,想和你一起唱,先把和声部分练一下。谱子发你啦!”
林晓几乎是秒回,语气一如既往地活泼:“有空有空!晚晚的新歌邀请,必须有空!明天下午准时到!我给你带奶茶过去,三分糖少冰,你的最爱!【爱心】【爱心】”
看着林晓的回复,苏晚忍不住笑了,连日来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了些许。
她放下手机,望向窗外。雪后的夜空格外清澈,几颗寒星在遥远的天幕上闪烁。
书桌上,摊开的乐谱本写满了音符与标记,那张《睡公主》专辑在台灯光晕下静静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