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哽咽的歌声(1 / 1)

顾淮之离开后,琴房里又恢复了安静。

苏晚坐在钢琴前,指尖悬在琴键上方,刚才被打断的情绪还未完全平复。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落下手指,《天亮了》的旋律再次在琴房里响起,只是这一次,她刻意放慢了节奏,仔细打磨着每一处细节。

之前的旋律虽已成型,但在情感的递进上还不够细腻。

她想起前世制作歌曲时的经验,决定在主歌部分加入更柔和的分解和弦,用钢琴的低音区铺垫出沉郁的底色,像是暴雨来临前的压抑;

到副歌部分,再加入弦乐的旋律线条——她没有真的找来弦乐手,而是在脑海里模拟出小提琴的音色,对着钢琴调整音高,让旋律既能承载住爆发的情绪,又不至于太过悲戚。

原主的钢琴功底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手指在琴键上灵活跳跃,时而轻缓,时而沉重,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心底挤出来的。

练到副歌“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时,喉咙还是会发紧,她便停下来,趴在琴上缓一会儿,等那股翻湧的情绪压下去,再重新开始。

这样反覆打磨了三天,歌曲的旋律才算真正定下来。

她把乐谱工工整整地抄在专用的谱纸上,每一个音符、每一处强弱记号都标注得清晰准确,像是在完成一件极其郑重的事。

接下来就是录制。

学校的录音棚在艺术楼三楼,需要提前预约。

苏晚在预约系统上选了周五下午,那天大部分学生都去参加社团活动,录音棚会比较安静。

周五下午,她背着装着乐谱和水杯的书包,提前十分钟到了录音棚。

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教师,姓王,以前听过苏晚的声乐课,看到她来,笑着招呼:“苏晚啊,今天来录歌?准备参加比赛的吧?”

“嗯,王老师好,麻烦您了。”苏晚礼貌地问好,心里有些紧张——这是她第一次以“苏晚”的身份进录音棚,前世她都是以制作人的身份坐在控制台后,如今换成演唱者的位置,竟有些陌生。6腰墈书王 哽欣最全

王老师打开录音棚的门,指了指里面的设备:“设备都检查过了,没问题。里面有耳机和话筒,你自己调整一下高度,有需要随时叫我。”

“好,谢谢王老师。”苏晚走进录音棚,厚重的隔音门在她身后关上,将外面的声音彻底隔绝。

录音棚里很暗,只有控制台和话筒旁亮着两盏暖黄色的小灯,空气中瀰漫着设备的金属味和淡淡的灰尘味。

她走到话筒前,调整好话筒架的高度,戴上耳机。

耳机里传来王老师的声音:“喂,能听到吗?试一下音。”

“能听到,王老师。”苏晚对着话筒说,声音透过设备传出去,带着一点轻微的电流声。

“好,那我们先试唱一遍,找找感觉。”

苏晚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

钢琴的前奏从耳机里传来,熟悉的旋律让她瞬间沉下心来。

她张开嘴,跟着旋律轻轻唱了起来:“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

刚开始的几句还算平稳,她的声音带着少女的青涩,却又藏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厚重,像是在低声诉说。

可唱到“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时,喉咙突然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声音瞬间哽咽,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砸在话筒上,发出轻微的“嗒”声。

“停一下。”苏晚对着话筒说,声音带着明显的哭腔。

耳机里传来王老师关切的声音:“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没事,王老师,我缓一缓就好。”苏晚摘下耳机,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眼泪。

录音棚里的安静放大了她的情绪,那些被她刻意压在心底的记忆又翻了上来——车祸现场的巨响、父母最后的体温、葬礼上黑白的照片每一个划面都像刀子一样扎在心上。

她走到角落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抱着膝盖,把头埋在臂弯里。

她知道自己不能这样,这首歌是要投稿的,她必须录完,可一开口,那些情绪就不受控制地湧出来。

过了大概十分钟,她才慢慢抬起头,用袖子擦干淨脸上的泪痕,重新走到话筒前,戴上耳机:“王老师,我们再来一遍吧。”

“不急,你要是状态不好,我们可以先休息一会儿。”王老师的声音很温和。

“不用了,我可以的。”苏晚深吸一口气,重新闭上了眼睛。

前奏再次响起,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可当唱到“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时,眼泪还是又掉了下来,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根本无法继续。

“又停了”苏晚对着话筒苦笑了一下,心里又急又涩。

她明明是想借这首歌纪念苏晚的父母,想唱出那份藏在绝望里的希望,可现在,她却连完整唱完一遍都做不到。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这样的场景反覆上演。

她试了无数遍,每次都是唱到副歌部分就哽咽失声,要么是声音抖得无法收音,要么是眼泪模糊了视线,连歌词都看不清。

王老师也没有催她,只是在每次她停下时,安静地等她调整。

录音棚里的灯一直亮着,暖黄色的光落在她身上,却驱散不了她心里的寒意。

直到夕阳透过录音棚的小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光影,苏晚才终于鼓起勇气,再次戴上耳机。

这一次,她没有闭上眼睛,而是看着窗外的夕阳,脑海里浮现出苏晚父母的笑脸——他们在照片里笑得那么温柔,像是在对她说“晚晚,要好好活下去”。

“开始吧,王老师。”她对着话筒说,声音虽然还有点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前奏响起,她看着夕阳,慢慢开口。

这一次,她没有刻意压抑情绪,而是任由那些思念和悲伤随着歌声流淌出来。

声音依旧带着哽咽,却比之前多了一份力量,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的人,虽然艰难,却从未停下脚步。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唱到这句时,眼泪还是掉了下来,可她没有停,而是咬着牙,继续唱下去,“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苏晚已经泣不成声。

她摘下耳机,蹲在地上,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录音棚里静得能听到她的哭声,还有设备轻微的运转声。

过了好一会儿,隔音门被轻轻推开,王老师拿着一包纸巾走进来,递给她:“孩子,委屈你了。”

苏晚接过纸巾,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哽咽着说:“谢谢您,王老师,刚才让您见笑了。”

“傻孩子,唱歌就是要这样,把心里的话都唱出来才好。”王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心疼,“刚才那遍录得很好,情感很真实,虽然有哭腔,却比任何技巧都打动人。要不要听听看?”

苏晚点点头,跟着王老师走到控制台前。王老师按下播放键,她的歌声从音响里传出来——青涩的嗓音里带着未加掩饰的悲伤,每一个哽咽都清晰可见,却又在悲伤的尽头透出一丝微光。

听着自己的歌声,苏晚的眼眶又红了。

这不是她唱得最好的一次,却是最真实的一次,像是把苏晚藏在心底的所有情绪都摊开在了阳光下。

“王老师,就用这一版吧。”苏晚轻声说。

“好。”王老师点点头,把音频文件导出,存进了她的u盘里,“回去可以再听听,要是想调整,随时来找我。”

“嗯,谢谢您。”苏晚接过u盘,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离开录音棚时,天已经黑了。

校园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回家的路。

苏晚背着书包,慢慢走着,心里既疲惫又轻松——压抑了这么久的情绪,终于通过这首歌释放了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她没有再修改歌曲,只是偶尔会戴着耳机听听那版录音。

每次听到里面的哭腔,心里还是会泛起一阵酸涩,却不再像之前那样难以自控。

投稿的截止日期是周日晚上。

苏晚坐在电脑前,打开学校的投稿系统,开始填写信息。

姓名、院系、年级,这些信息她都熟稔于心,很快就填好了。

到了“作品说明”这一栏时,她顿了顿,手指放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落下。

她可以写这首歌是为了纪念父母,写那些藏在歌词背后的故事,可她不想。

她不想让别人看到她的脆弱,不想成为别人同情的对象。

苏晚的骄傲不允许,她的自尊也不允许。

想了很久,她只在“作品说明”里写下了简单的一句话:“以‘失去与希望’为主题创作,愿每一个身处黑暗的人,都能等到天亮。”

写完后,她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才点击了“提交”按钮。

屏幕上弹出“投稿成功”的提示时,苏晚轻轻舒了口气,像是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使命。

她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月光洒在校园里,安静而温柔。

她知道,这首歌就像一封寄给过去的信,承载着苏晚的思念和遗憾,也寄讬着她对未来的期许。

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她都已经完成了对苏晚的承诺——带着她的故事,带着她的希望,继续走下去。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一下,是小姨苏玥发来的消息:“晚晚,下周末小姨调休,带你去看划展好不好?你以前不是一直想去看吗?”

苏晚看着消息,嘴角露出了一抹浅浅的微笑。她回复:“好啊,小姨,谢谢你。”

放下手机,她的心里暖暖的。

她不是一个人,她还有小姨,有林晓,有那些关心她的人。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妈妈告诉她希望还会有,现在,她真的看到希望了。

夜色渐深,苏晚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这一次,她没有再被悲伤的记忆困扰,而是在心里默默期待着——期待着天亮,期待着未来的每一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92之我权势滔天 末世多子多福,我争当繁育标兵 华娱:被诅咒后,我靠纯爱封神 年代2003,我的黄金时代 重生1988:从每日情报开始 只想洗白,奈何小弟越洗越多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重返1999激昂年代 怎么你们都有异能,就我是狼人? 重生就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