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夜宵终于来了,两人停下交谈,开始专心吃饭,这也是公司建立之初就有大家都有的一个生活习惯,并非是所谓传统的食不言寝不语,而是大家努力的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工作上将碗里的热水。夹杂着剩余的残留,一口气咽下去之后,李小哥拍了拍自己已经鼓起来的肚子。
“先生,雇佣兵团的张国熙来找我了。”李小哥将刚才两人的对话重新给杨向东复述了一遍。
“这个问题确实有些棘手,不过你也清楚我们的战略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刚才我说了,我们不仅在推着自己进步,但现在我们也同样催促着荷兰人与那些苏丹国的冲突,荷兰大使今天早上给我发了邀请,还希望我参加今天晚上的晚宴,我没有时间就安排外交部的人去了,外交部的人今天回来之后给我做了报告。有可能这几天几个苏丹国会派遣代表来我们这里。”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他们今年第二次安排使者到来吧。”
“没错,去年的时候,那几个苏丹国一年就派了两回大使,今年不过刚刚开始,就已经派遣了两次,看来荷兰人给他那里的压力很不小。”
“要不是荷兰人打的这么凶,咱们也不至于连给雇佣兵的装备都没办法补给充足。对于装备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李小哥将自己和张国熙讨论的意见讲了出来。
“你说的没错,确实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在整个翠屿省有将近5万多陆陆续续作为抵债的苏丹国人口。”
“是啊多亏了这些人让我们的铜矿产量稳定下来,先生的意思是将这些人组建起来一支雇佣兵?可是即使是这些人也是需要装备的。”李小哥自己说完之后也是恍然大悟,是啊,这些人确实需要装备,但是他们不一定非需要火枪,火炮,说到底公司还是没有湮灭人性的。这些作为抵债的货物,在荷兰人和那些抛弃他们的苏丹国人眼里,他们是一文不值的商品,但是在公司眼中,他们却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劳动力,而矿场作为危险程度很高的地区,但是公司却同样给予了他们比在故乡那里更好的条件,这使得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比在翠屿省本地招募的那些原住民干活效率还要高。
看着李小哥没有回应自己,杨向东也清楚,他应该是了解自己想要说的内容。
“苏丹国安排外交人员前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荷兰现在能拿得出手的无非就是装备优势和人员素质,但这两种优势其实是我们给予给他们的,如果文绉绉的讲的话,他们取得了天时人和两点。但是地理上即使有我们的帮助,河南人也没有办法做到畅通无阻。如果我们给予这些苏丹国提供一些盔甲和火药,炸药,手雷之类的,我想荷兰人就要头痛一段日子了。”
“先生是想让他们人口换取这些物资吗?但是我觉得数量也不会非常大,毕竟他们现在非常需要青壮作为抵抗荷兰人进攻的牺牲品。”
“确实,他们能提供青壮劳动力的话会更好,如果不能提供,那过多的战争消耗,对他们的经济打击也是非常大的。
国熙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荷兰人的疯狂会导致战争愈发的残酷与血腥,双方打到最后的话只会不死不休,双方这样的消耗无非就是与鱼蚌相争。”
“先生,如果他们不愿意提供青壮的话,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代为训练他们的军队?”
杨向东没有说话,而是点点头,微笑的看着李小哥,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刚才先生提过以现有矿工组建起一支雇佣兵,那么这支雇佣兵是否可以作为主导力量来将苏丹国提供的士兵组织起来,一方面经过训练后的士兵在战斗力上可以让荷兰人感到棘手,更加增大伤亡,另一方面,这些经过我们教育和训练的士兵在未来也会协助我们取得对这些苏丹国战争的胜利。”
“看来你对军队内政治部的建立还是很有信心的呀。”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先生也应该清楚,毕竟这套管理班子从参谋部到政治部,咱们也磨合了近10年的时间。公司一开始在昆嵛山时期就建立了一座军事学院。那时候吴司令就告诉我们:从夏商周开始到现在,战争只会依赖于军事统帅的个人天赋,经验和直觉,这是一种艺术,成败系于一人之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军事学员的建议就是将战争从统帅的艺术变成一门学科。参谋组织的建立其本身就与幕僚有所区别,参谋部将战争的准备和指挥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工作,他们不再依赖于个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来辅助军事将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咱们将指导员下放到连队之后,更加确保了军队的高度统一和战斗力,它融合了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的特点,确保了军队技能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又能坚定不移的遵循政治部的指导。虽然磨合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最优越而完美的。这种组织加入军队后的体会在护卫队中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在雇佣兵和规划营中确实是非常有效的组织架构。
张国熙的想法很不错,但是雇佣兵已经建立起来,那些适合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也必须要有战斗经验,我看不妨让他们在护卫队已经击败大规模的抵抗组织之后,用来维持地方治安。”
“我的想法也是这样,这些为了尽快进入规划营的雇佣兵士兵。对军纪有相当大的服从性,和当地原住民的沟通和联络也会比我们正规军要方便。用这些雇佣兵也有助于维持驻扎在当地的护卫队的军纪和战斗力。毕竟从目前来看,虽然驻军对于地方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军纪确实有一定影响,只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我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目前护卫队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宗教部门和教育部一直在地方上努力工作,不过宗教问题是躲不开的,其实我觉得地方治理还是要陆续交给警察,咱们在库叶岛,登莱地方的武警与特警干的就很不错,一些兵役结束期或者因伤退役的士兵,目前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这些部门。而且相对于正规部队,警察部门更适合处理这些日常的冲突和治安问题。”
“这个还是需要慢慢来的,不过从吕宋和米岛,长蛇岛(巴拉望岛)香料群岛来看。居民关系还是处的不错的。
说起来,西方在当地组建殖民军队,都是由母国派遣城建制的海军或者陆军部队,这些人在整个西方地区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与我们公司开辟新领地的时候,组织框架差不多。
但是士兵的心里却是不同的,如果本质上来看的话,被外派到殖民地通常被视为苦差事,但实际上地方环境也确实很恶劣,而且要面临的不仅是环境恶劣,还要有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环境的问题对于我们和那些西方殖民地士兵的情况来说是同样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苦差事,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也不是很好的差事,但是对于中下级军官来说是西方殖民军官心中想的是被派遣到殖民地,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晋升的机会会变得非常少,而普通士兵基本上是为了摆脱债务,躲避法律制裁,或者单纯是追求冒险的人组成。
这些都与我们的护卫队不相同,首先,我们护卫队并非是由低素质的士兵组成。而是需要有高素质,高战斗力和高政治觉悟的人才可以被外派到地方进行驻扎,我们的征集中心也会随着护卫队的驻扎点进行调整,不存在遥控指挥与脱离政治中心的情况,而外出驻扎也意味着比原住地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就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状为例,其本质是由各国公司直接招募或资助的士兵,他们是公司的雇员,首要的动机就是跟随公司在殖民地发财的渺茫机会。他们的组成其实很复杂。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其的背景审查几乎就没有,只要是人来就已经很让他们高兴了。而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直属上司就是公司的经理或者是所谓的总督。这其实也是欧洲国家的常态,我们历史课也讲过,其实西方人玩这套封建制度还是很溜的。而既然他们效忠的并非是国家或者是国王,那么他们就很明确的是为了公司或者为了私人利益服务,手段上那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相比于护卫队的那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是我们的人员相比于其要更加简单,都是工人或农民。而且我们从开始之初就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虽然要求公司全面服兵役,但是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家庭背景都有严格的审查。
军官那区别就更大了,就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为例,荷兰的很多军官都是凭借贵族身份或者财富购买的职位,这些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有一点和大明军官挺像就是克扣军饷,而海外驻军在现阶段的运输情况来看,所谓的军饷也并非能按时按点的发放,而驻军的补给问题基本上还是要自给自足。
咱们的情况你就非常清楚了,本身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沟通时间和沟通距离远,超过西方荷兰人的驻军补给问题在我们这里并不存在,而且为了丰富当地驻军的补给,保持军队的军纪,地方驻军还要有一定的耕种土地,这些土地没办法保证自己自主,但是是要求他们报留耕种的能力。而且在服役期间,军队也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先生说的这些参谋部和政治部也一直收集资料做过对比,这些我们确实都有了解西方殖民军队的缺点,我们也清楚,我们确实比西方军队要好太多,毕竟我们的护卫队一直待在驻地里,不会外出结合,我们身处热带地区降水问题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护卫队会根据政治局那里提供的消息提前或者及时撤离当地百姓。而且在结束之后也会积极参加恢复工作。其实护卫队在当地的老百姓支持度还是很高的。只是目前比较担心的还是士兵个人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调整男女比例,但是单身士兵存在的情况还是很多,而且士兵们更喜欢和大明的女子成亲,退而求其次的是朝鲜,然后是日本,最后才是原住民。
这也是没办法的,婚配问题必须要解决,而男女比例相对平衡也是各个部门着重在努力。我了解到有几次驻军与当地百姓谈婚的事情,其实如果从未来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开放这些管制,只是现在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干部们还是要做好这些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驻地时与当地百姓给予农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是必须要做的,你这个建立武警和特种警察的事情,我也觉得可以,我记得内务部那里提交过一份报告,就是关于选拔优秀原住民加入行政和警察体系的计划,这个你可以和内务部那里谈一谈,政治部也要一起参与这个。
“真是万事离不开政治二字。”小哥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未加入规划营的一些雇佣兵,他们的子女问题,有的雇佣兵是拖家带口来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加起来也有这么几百户。参谋部拿你的意见是将这些有家庭的雇佣兵单独设立一个社区。一方面要学习文化,另一方面也方便治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各区最好建立在相对稳妥的地方。适龄儿童也要接受教育。”杨向东提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