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不抽烟,那还算是文人吗?就象鲁迅先生的孩子不抽烟,那肯定不是文人。
《全国日报》那间不算宽敞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烟丝味和凝重的思考气息。
几位被主编紧急召集来的资深编辑,围坐在长条桌旁,面前或摊开着《红色岩石》的原稿,或放着刚刚紧急誊抄出来,还带着油墨香的副本。
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有翻动稿纸的沙沙声,偶尔的清嗓声,以及陷入沉思时各种杂七杂八的声音。
主编坐在首位,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
这些都是报社文艺部和评论部的骨干,眼光毒辣,思想过硬,他们的意见至关重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最后一位负责评论部的老周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发胀的眉心,缓缓将最后一页稿纸放下时,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老周是社里有名的“冷灶”,看稿子以苛刻着称,轻易不表露赞赏。
此刻,他脸上却带着一种罕见的情绪中尚未完全抽离的动容。
“都看完了?”
主编沉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众人纷纷点头,神色各异,但大多都带着不同程度的兴奋和肯定。
“老周,你先说说看。”
主编直接点名最严格的老周。
老周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沙哑,显然刚才读得极为投入。
“主编,各位同志,这部《红色岩石》,我很难挑出什么原则性的毛病。结构宏大,脉络清淅,人物塑造,尤其是几位主要英雄角色的成长轨迹,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绝非脸谱化的空喊口号。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革命历程的反思,对信仰力量的诠释,既保持了昂扬的基调,又不失深沉的思考。可以说,政治上是绝对可靠的,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加重了语气。
“我认为,这是一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长篇革命历史小说。对于我们报纸,乃至我们整个文化界,都意义重大。”
老周的定调子,让会议室的气氛明显一松。
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编辑接口道。
“我同意老周的看法。这部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色,既保留了民间语言的鲜活,又经过文学提炼,朴实有力,画面感极强。那个‘红色岩石’的意象,贯穿始终,像征意味浓厚,用得恰到好处。”
“情节抓人。”
另一位中年编辑补充道。
“我昨天拿到副本,看到后半夜,老伴催了几次都放不下。既有大场面的磅礴气势,也有小细节的温情脉脉,张弛有度。
尤其是中间部分,主角靠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那块岩石像征意义的理解,最终克服万难脱险那段,写得真是荡气回肠。”
最初发现稿子的李编辑,此刻脸上泛着光,与有荣焉地听着同僚们的赞誉,忍不住插话。
“最关键的是作者‘红帆’同志。他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新人,在我们报纸上发表过多篇思想进步,文笔精湛的短文和散文,政治上是经过考验的,绝对可靠。这部《红色岩石》,可以说是他厚积薄发之作。”
讨论持续了将近一个上午,意见却出奇地统一。
偶尔有编辑提出一些细节上的商榷,比如某个人物台词是否可以更精炼,某个过渡情节是否略显仓促,但都属于锦上添花的微调,无伤大雅。
对于小说整体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巨大的潜在社会价值,所有人都给予了高度肯定。
结论显而易见,《红色岩石》的发表和出版,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必须全力推动。
议题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稿酬。
主编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既然稿子质量大家有目共睹,作者‘红帆’同志又是我们的老作者,根正苗红,政治可靠。那么,关于稿酬标准,大家都议一议。”
负责财务和出版事务的一位副主编推了推眼镜,翻开手里的一个笔记本。
“按照文化部现行的统一稿酬标准,文学作品,根据质量和作者资历,一般在每千字四元到十五元之间浮动。咱们报社本身也有出版书籍的资质,通常都是一次性买断版权,不存在后期的版税分成。”
他这话说完,会议室里短暂地安静了一下。
标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给《红色岩石》这样的作品,以及“红帆”这样的作者定什么价位,这里面的分寸需要拿捏。
一位编辑试探着说。
“红帆同志虽然是老作者,但毕竟是第一次创作长篇,是不是先按中等偏上的标准,比如每千字十元或者十二元来定?也算是对青年作者的鼓励和培养。”
李编辑立刻有些急了,他刚想反驳,主编却抬手止住了他,目光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负责理论版块,以严谨着称的老吴。
“老吴,你的意见呢?”
老吴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开口。
“稿酬,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导向,一种态度。《红色岩石》的价值,我刚才听了大家的评价,也仔细看了稿子,我认为,已经超出了普通‘优秀’的范畴。
它很可能成为一部标志性的作品。对于这样的作品,和这样的作者,如果我们还按照对待普通新人或者普通作品的标准去衡量,是不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会不会寒了作者的心,也让外界觉得我们《全国日报》没有魄力?”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声音不高,却很有力。
“我认为,对于《红色岩石》,应该给予最高规格的肯定。这不仅是对作者‘红帆’个人的奖励,也是向我们整个文化界宣告,我们鼓励和支持什么样的创作,我们看重什么样的人才。”
老吴的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在座的都不是迂腐之人,自然明白一部爆款作品能带来的,远非那点稿酬可以衡量。
那将是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报纸声望的提升,乃至在上级领导心中加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