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机会来了(1 / 1)

日子就在四合院时不时爆发的鸡飞狗跳,以及闫解成写稿生涯中,不紧不慢地来到了六月。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褪去了春寒,但闫解成感觉自己的物质生活依旧停留在温饱线边缘挣扎。

肚子里没啥油水,每天清汤寡水,窝头咸菜,处于一种饿不死,但也绝对吃不饱,更谈不上任何营养的状态。

这让他对这具正在发育的身体,充满了愧疚感。

十八岁还是可以窜一窜的。

不过,精神上他是无比富足的。

那个只有他自己能感知的十万立方米储物空间里,如今可是实实在在地躺着将近五百块钱的巨款。

平均下来,他靠那支烂钢笔,月入超过一百块,这收入水平,堪比甚至超过院里工资最高的七级钳工易中海了,毕竟他的工资以后到了八级工才99元。

不仅如此,随着投稿越来越频繁,和《四九城日报》,《全国日报》的编辑也混了个脸熟。

大概是某次寄稿时,他灵机一动,在附信里委婉地提了一句,光有钱没有票,实在不便,询问能否将部分稿酬兑换成一些票据。

他本来没抱太大希望,只是试探一下。

没想到,两家报社的编辑几乎没怎么尤豫就同意了。

或许对于这些身处中央级,市级媒体的文化单位来说,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票证配额,或者获取票证的渠道远比普通老百姓通畅,下面的人缺票缺得眼睛发绿,他们还真不怎么缺。

尤其是对于红帆这种母猪型的高产优质的作者,这点小小的要求,能满足的都会尽量满足。

于是,从四月份开始,闫解成收到的稿酬就变成了“钱票结合”的模式。

有时候是七成钱三成票,有时候是对半开。票据的种类也五花八门,主要是些生活常用的。

四九城的粮票,食用油票,布票,工业券,甚至还有几张罕见的糕点票和糖果票。

看着储物空间里那沓逐渐厚实起来的钞票和旁边一小叠各式票据,闫解成心里那个痒啊。

就象一个饿了三天的人,守着一桌满汉全席,却隔着厚厚的玻璃罩子,只能看,不能吃。

现在是有票了,钱取不出来,自己身上那几块钱又不敢动。

最大的障碍,依旧是那个小小的户口本。

闫埠贵把这玩意看得比命根子还重,藏得那叫一个严实。

闫解成几乎可以肯定,这老抠门绝对是弄了个什么隐蔽的暗格,或者缝在了某件他绝对想不到的旧衣服里。

他尝试过几次暗中搜寻,都无功而返,还差点引起怀疑。

没有户口本,他去邮局取这么大额的汇款,根本说不清来历,风险太大。

他只能按捺住性子,继续当他的四合院隐形人,每天上学,写稿,冷眼看着院里那帮人继续上演着算计与被算计的戏码,内心则是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能名正言顺接触到户口本的机会。

他等啊等,盼啊盼,时间终于走到了六月十号。

这天下午放学前老师交代,明天高考报名,需要户口本。

听到这个消息,闫解成喜大普奔啊,终于有机会接触户口本了。

回到家,闫解成刚进院,就听见闫埠贵的声音,似乎在跟杨瑞华交代着什么。他心中一动,放缓了脚步。

就听闫埠贵说。

“明天开始,老大他们学校里要组织高考报名了。这可是大事,关系到毕业分配和前途。”

高考报名,老闫有点路子,这都知道了。

他站在门外,竖着耳朵继续听。

“报名需要户口本,核实身份信息。咱家解成不是也要报名吗?这东西可不能弄丢了,我得亲自带着他去学校办理。”

闫埠贵的声音继续传来。

机会。终于来了。

闫解成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装作刚回来的样子,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爸,妈,我回来了。”

闫埠贵推了推眼镜,看向他。

“老大,回来的正好。明天学校高考报名,需要用户口本。我把报名费给你准备好了,明天早上跟我一起去学校。”

“哎,知道了。”

闫解成表现得十分顺从。

“报名费是多少?”

“一块钱。”

闫埠贵报出一个数字,随即又象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这钱算我借给你的,等你以后。”

“恩,我知道,算我借的,以后还您利息。”

闫解成抢着把话说完,脸上露出一丝我懂的笑容。他心里明镜似的,这老抠门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放贷收息的机会。

闫埠贵对他的上道很是满意,点了点头。

“恩,明白就好。早点休息,明天别迟到了。”

说完,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身上那件半旧中山装的内兜,动作很轻微,但一直留心观察的闫解成还是捕捉到了这个细节。

户口本,就在他贴身的内兜里。

或者,他知道藏在哪里,明天一早才会去取。

闫解成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平静地应了一声,转身回了自己小屋。

将近五百块钱。还有那些宝贵的票据。

明天,只要明天拿到户口本,借着报名的由头在外面多耽搁一会儿,他就有机会把它们全部取出来。

他仔细盘算着明天的计划。首先要确保户口本能到自己手里,或者至少能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报名的时候,总需要填写信息,核对户口本内容,这就是机会。

然后,找个借口脱离闫埠贵的视线,直奔邮局。

他回忆了一下学校附近和回家路上可能经过的邮局,选定了两个距离适中,人流可能不算太大的作为目标。

取款的时候要镇定,分批取,不要一下子把所有汇款单都拿出来,免得引起窗口人员的注意。

其实不用都取出来,只要有个一两百就够花了。

整整一晚上,闫解成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他反复推演着明天的每一个步骤,思考着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应对方法。

这笔巨款,是他穿越以来最大的依仗和希望,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第二天一大早,闫解成就起来了,比平时积极得多。

杨瑞华看着还有些奇怪,但也没多想,只当他是对高考报名上心。

吃完简单的早饭,闫埠贵果然小心翼翼地从里屋拿出了一个用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本子,正是那个让闫解成朝思暮想的户口本。

闫埠贵将其郑重地放进中山装的内兜,还用手按了按,确认无误。

“走吧。”

闫埠贵发话。

父子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四合院。

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闫解成看着走在前面的,干瘦精明的闫埠贵的背影,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蛰伏了这么久,隐忍了这么久,他这个老六,终于要开始提取他的第一桶金了。

成败就在今天,能不能吃肉也在今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设计怪谈副本:我却设计中式酒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穿成农家长姐后,种田致富养娃娃 我的女尸老婆猛猛哒,贴身护我! 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 坠机在仙域:无敌从被追杀开始 我统一了战国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 风雪长安道 仙途萌宠缘:双仙欢闹逆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