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山县的改革发展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二月五日晚上十一点,寒意料峭,秘书小张一个电话让叶尘从被窝爬了起来,县液压件公司发生重大技术事故,一批即将交付的产品被检测出大面积不合格。
合作方发来措辞严厉的函件,不仅要求巨额赔偿,更暗示将终止全部后续订单。
消息传来,整个公司管理层如坠冰窟。
这家刚刚在改革中看到生机的企业,一夜之间被推到了悬崖边缘。
“叶书记,怎么办?”
“小张,你马上给各常委打电话,让他们到会议室开会。”
二月六日凌晨一点,县委大楼里,县政府会议室的灯光依旧还亮着。
各县委常委此时全都坐在会议桌前。
企业负责人垂着头,声音沙哑地汇报着情况,言语中充满了自责与绝望。
“叶书记,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
“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叶尘打断了沉重的气氛,他的声音虽然带着连夜工作的疲惫,却异常清淅坚定,“责任问题以后再说,现在全县上下只有一个任务——解决问题,保住企业,保住工人的饭碗!”
“叶书记,我们怎么办,您指示!”
“是啊叶书记,您开口,我们一定照办。”
叶尘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焦虑的面孔,条分缕析地部署:
“第一,我亲自带队,去一趟省城,向合作方登门道歉,争取他们的谅解和宽限。
所有的责任,我们县委来扛。
第二,你们技术团队立刻动起来,找出问题根结,组织攻关。需要什么专家支持,县里来协调,不惜一切代价把技术难关攻下来,这方面由常务负责。
“好的叶书记。”
第三,马上从县财政紧急协调一笔资金,先保障企业运转和员工慰问,绝对不能让工人们流汗又流泪!”
窗外,天色未明,寒风呼啸。
会议一结束,叶尘便带着几名干部,裹紧大衣,踏上了赶往省城的车子,现在是凌晨两点多点,到了京州差不多黎明,为了彰显诚意,叶尘也来不及回去睡觉了,看看能不能在车上眯一会吧。
但是在颠簸的车上,他还在反复推敲着道歉的措辞和完善技术改进的方案。
当天上午,在合作方总经理办公室,没有过多的寒喧,叶尘站起身,向着对方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次事故,责任完全在我们。我代表金山县委县政府,向您和贵公司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他没有找任何客观理由,坦诚地承认了管理和技术监督上的失误,并详细呈上了连夜准备的、极具操作性的技术改进与质量管控方案。
“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金山液压件厂不仅是我们的企业,更是几百个家庭的希望。”
“叶县长,我见过很多来解决问题的领导,但象您这样亲自连夜赶来、态度如此诚恳的,是第一个,您这么有诚意,我们完全可以给金山一个机会!”
最终,双方达成了延期交货并共同进行技术整改的协议,给了金山液压件厂一个起死回生的宝贵机会。
从危机爆发到险情初步化解,不到二十四小时。
这惊心动魄的一天一夜,不仅挽救了一家企业的生命,更让金山的干部们真切地看到
他们的领头人,在风雨来袭时,永远会站在最前面,为他们扛起最重的那片天。
2月28日,技术攻关取得成功,生产恢复正常,事故根源在于设备老化导致加工尺寸微量偏差,而厂里竟无一人具备精准诊断这类精密故障的能力。
危机平息了,但叶尘的心情却愈发沉重。
三天后,在县委常委会上,他没有沉浸在化解危机的喜悦中,而是将那个导致设备停摆的报废零件静静摆在会议桌中央。
“同志们,这个小小的零件,给我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
我们拼尽全力招商引资、开拓市场,但如果质量这个根基不牢,所有努力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
他拿起那个零件,目光扫过每一位常委:
“我们太急于求成,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
没有可靠的质量,金山制造永远只能是廉价货;没有专业的人才,我们的企业就象在黑暗中摸索。”
“所以,我正式提议设立‘金山县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基金”
他详细阐述具体措施:
“第一,县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作为种子基金,同时吸纳社会资金,专项用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
第二,实施‘金山工匠’计划,每年选派20名青年技术骨干到省城高校和先进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带薪培训。费用由基金承担百分之七十。
第三,创建‘质量黑名单’制度,对发生严重质量事故的企业,一律取消当年所有评优和补贴资格。”
会场一片寂静,一位常委尤豫道:“叶书记,这笔投入不小,现在县里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王常委的顾虑我明白。”
叶尘打断道,声音提高了些许,
“但请想一想,这次事故我们差点失去的是一个企业,是几百个家庭的生计,是金山工业刚刚重建起来的信誉!
今天不在质量和人才上投资,明天我们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去补救!”
这笔基金,不是支出,而是对未来最重要的投资。
我们要让金山的每一个零件都值得信赖,让金山的每一个工人都能成长为专家。
这,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开始。
最后提案获得一致通过。
那个曾经带来危机的零件,被永久陈列在县委会议室的展柜里,成为金山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最沉默,却最有力的见证。
解决企业危机后,叶尘开始全面推进各项发展计划。
3月15日,春意渐浓,金山县农业发展投资公司的揭牌仪式在县委大院门前简单而庄重地举行。
这块崭新的牌匾背后,凝聚着叶尘与领导班子对金山农业未来的深切期望。
在成立大会上,叶尘表示:
“同志们,大家心里都清楚,过去我们扶持农业,就象‘撒胡椒面’——每个项目都给一点,每块地都洒一些。
结果呢?资金分散了,力量薄弱了,哪个产业都没能真正做大做强。”
他环视会场,目光扫过每一张饱经风霜的农民面孔
“人民的汗水,不该白白流淌;我们有限的资金,必须用在最能开花结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