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又来到了1969年深冬,神鼎空间内的石山群顶峰覆着一层薄雾,凛冽罡风卷着石屑掠过墨络建设——1970年1月25日,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龙国防震减灾体系的框架,而这一切,都源于神碑的预警。
通海地震“零伤亡”的消息传到国外,更是引发轰动。
苏联克里姆林宫的档案里,新增了一份关于“龙国神碑”的分析报告,其中写道:“1960-1970年,中国历次重大灾害均因神碑预警大幅降低损失,这种‘预知能力’远超军事威慑,需重新评估龙国的潜在力量。”
几个月后,通海震区开始重建。
村民们在新房梁上刻下“铭记石语”西个字,李老汉把神碑拓片装裱起来,挂在堂屋正中。
每当有人问起地震那天的情景,他总会指着拓片,眼里闪着光:“是太上老君的神碑救了我们,这恩情,要记一辈子。”
而在神鼎空间里,赵国强望着外面重建的家园,轻轻舒了口气——他知道,这面石碑不仅守住了百万生命,更推动着中国防震减灾事业迈出了关键一步,而这,正是他守护苍生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