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内,张强面对铁证,很快交代了所知内情。
据张强交代,他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打架纠纷,到了现场才发现是命案。
林青的尸体已经被装入一个黑色行李箱,而陶国辉神色慌张地站在一旁。
张强带着警方来到指认的抛尸地点——丹阳县郊外的一处废弃仓库。然而仓库内除了一些模糊的血迹外,别无他物。经法医检测,血迹确与林青的dna匹配。
就在警方全力追查陶国辉下落时,一周后,有渔民在丹阳南部的一处水库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
经鉴定,正是失踪已久的陶国辉。
尸体被发现时已高度腐烂,但仍可辨明颈部有致命勒痕。
法医检验报告显示,陶国辉的死亡时间大约在林青遇害后三天。
之后巡查组重新梳理线索,发现陶国辉生前与一位名叫李建的本地商人往来密切。
随着调查深入,李建的嫌疑越来越大。
巡查组暗中调查发现,李建以ktv为掩护,长期从事组织卖淫活动,并与当地一些官员关系密切,而且通过走访,确定林青曾与李建在一起过。
罗飞通过系统验证,确定这个李建才是杀死林青的真正凶手
与此同时,吕严对小杨发现的那笔两万元五金店支出调查也有了结果——费玉购买的是大型切割工具和行李箱。
费玉承认,他因怀疑妻子出轨,半年前就开始准备报复,但坚持声称自己没有动手杀人。
之后巡查组对李建进行了全面调查,证实李建不仅杀害了林青,也是杀死陶国辉的凶手,在掌握充分证据后,巡查组第一时间对李建实施抓捕。
审讯初期,李建态度强硬,声称自己与林青只是普通朋友关系,对其死亡表示遗憾但一无所知。
然而当罗飞出示陶国辉生前与李建的银行转账以及其他一系列证据时,李建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最终交代了一切。
李建交代,他通过陶国辉认识了林青。
为讨好一位重要官员,他在一次聚会中给林青下药,将其送给该官员。林青醒来后愤怒异常,威胁要报警抓李建,李建怕事情败露,冲动之下将林青扼死
。
事后,李建急忙联系陶国辉处理尸体,并承诺重金封口。但陶国辉贪得无厌,不断以此勒索钱财。李建恐事情败露,一不做二不休,将陶国辉也杀害灭口。
就此行李箱抛尸案终于真相大白。
一个星期后
公安部大礼堂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
主席台上悬挂着庄严的警徽,红色横幅上“全国公安机关疑难案件侦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一行大字格外醒目。
“他们是我们警界的骄傲!”副部杨振华声音洪亮,“黑冰巡查组成立不到半年,连续侦破四起重大疑难案件,打出了警威,震慑了犯罪!”
罗飞站在领奖台中央,胸前的一等功奖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巡查组其他人,吕严、苏曼他们也都分别获得了二等功。
表彰大会结束。
巡查组成员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回黑冰看一下,就马不停蹄的前往了下一站。
泾阳市的雨季如期而至,细雨给这座城市的建筑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调。
黑冰巡查组临时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三楼东翼,罗飞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连绵的雨丝,手中捧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
“头儿,技术科已经把我们需要的案卷全部数字化了。”杨宇走进来,将一台平板电脑放在桌上,“泾阳市近五年未破的失踪案有十七起,其中三起有明显疑点。”
罗飞转过身,接过平板,眼神锐利且深邃。
“叫大家过来开会。”罗飞滑动着平板屏幕,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个案件上。
五分钟后,巡查组成员集结在简易会议室里。
苏曼整理着手中的资料;吕严一边喝着浓咖啡一边翻阅案卷;小杨和刘成龙并排坐着,等待组长布置任务;杨宇则是将相关资料投影到大屏幕上。
“各位,”罗飞站起身,指向屏幕上的案件信息,“今天早上,有一对老人来到市公安局,指名要见我们。”
屏幕上显示出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手牵着手,眼中满是期盼与疲惫。
照片下方写着:张建国,71岁;王素芬,69岁。三年前,他们的女儿张莉在泾阳市失踪。
“张莉,26岁,原籍阳北农村,三年前来到泾阳市江华区打工,在一家电子厂上班。”罗飞继续介绍,“因暂时没找到住处,借住在姑姑张琴家。然而在张琴出差期间,张莉连同张琴家的钱财一同消失无踪。”
苏曼轻轻点头:“我看了案卷,警方最初怀疑张莉卷款逃逸,但发现她的个人物品全部留在原地,包括钱包和存折,所以关于张莉卷款逃逸这一点显然是不成立的。”
“案发后,警方排查了张莉的社会关系,没有发现任何线索。”罗飞补充道。
“张莉父母也就是照片中的老人,他们怀疑女儿张莉被人杀害了,之所以找到我们,是因为他们已经找过当地警方很多次了,但是警方这边一直没有结果,然后他们在电视上知道我们巡查组,所以想让我们巡查组帮他们找到。”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雨声沙沙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