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北崖时,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面崖壁上爬满了金黄的迎春藤,花瓣如繁星般缀满枝头,微风拂过,便扬起阵阵清香,连崖下的溪流都染上了淡淡的花香。“好美啊!”阿糯忍不住伸手触碰花瓣,迎春藤的藤蔓轻轻缠绕住她的指尖,像是在回应。秦创立刻铺开宣纸,笔尖飞速运转,将崖壁、花海、众人的笑脸,还有穿梭其间的绒绒、点点和小松鼠,一一纳入画中。
小灵童则拉着小松鼠,坐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听它讲山林里的趣事:“去年冬天特别冷,我们躲在树洞里,靠储存的坚果过冬,还遇到了一只迷路的小狐狸,我们分享了坚果给它,现在它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呢!”三只小麂子也围了过来,斑斑还用脑袋蹭了蹭小松鼠,像是在邀请它常来浮仙岛做客。
归途中,小松鼠忽然指着一处山谷,叽叽喳喳地叫着。众人顺着它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谷里开满了粉色的山桃花,中间还藏着一汪清泉,泉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这里就叫‘桃溪谷’吧!”昆仑婆婆笑着说道,“以后我们可以来这里采摘山桃,酿造新的果酒。”陈墨点点头,取出随身携带的木牌,用灵力刻上“桃溪谷”三字,挂在谷口的桃树枝上。
回到浮仙岛时,已是黄昏。众人将采摘的迎春藤插在庭院的陶罐里,整个庭院都弥漫着花香。小松鼠被安置在秦创画案旁的竹筐里,里面铺着柔软的干草,绒绒和点点落在筐边,衔来几颗松果,算是给新伙伴的见面礼。墨豆和粉果围着竹筐转来转去,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毛茸茸的新朋友,雪团则卧在一旁,眼神温柔。
秦创的《迎春探幽图》很快便完成了,画面里,北崖的迎春藤开得热烈,桃溪谷的桃花如云似霞,众人或坐或立,脸上满是笑意,绒绒和点点在花海中翻飞,小松鼠蹲在岩石上,嘴里还衔着一颗松果,鹿呦与小麂子们在溪边饮水,守岛兽则趴在谷口,像是在守护这一方美景。陈墨望着画作,又看了看庭院中相处融洽的众人与小兽,心中暖意融融。
日子一天天过去,浮仙岛的伙伴越来越多。小松鼠成了常客,常常带着山林里的消息前来,有时还会领着其他小动物来访,有会唱歌的百灵鸟,有擅长挖掘的小獾,还有温顺的小兔子。梁上的木牌也添了不少新名字,“松松”“灵灵”“欢欢”,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温暖的相遇。
绒绒和点点的信使工作愈发熟练,它们不仅能传递消息,还能精准地找到每一个收件人。有时村民们遇到难题,比如找不到丢失的牛羊,或是想知道播种的时机,都会托它们带信来浮仙岛求助。陈墨和昆仑婆婆总会尽力相助,小灵童则会将村民们的感谢与回馈,一一记录在木牌背面,让每一份善意都有迹可循。
这年深秋,绒绒和点点带回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山下村落要举办丰收节,村民们特意邀请浮仙岛的众人前往参加。昆仑婆婆准备了桂花酥和新酿的果酒,秦创带上了自己的画作,小灵童则精心制作了许多小木牌,上面刻着“丰收吉庆”“岁岁平安”的字样,准备送给村民们。
丰收节当天,村落里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村民们见到浮仙岛的众人,纷纷热情相迎,孩子们围着绒绒和点点,好奇地抚摸它们五彩的翅膀,小灵童则将小木牌分发给大家,收到礼物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陈墨望着这热闹温馨的场景,忽然明白,浮仙岛的暖,早已越过光桥,蔓延到了山下的每一个角落。
归途中,绒绒和点点落在陈墨肩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诉说今日的趣事。月光洒在光桥上,铃铛声轻柔作响,与它们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悦耳。陈墨抬头望去,天边繁星点点,正如浮仙岛的每一次相遇,每一段陪伴,虽微小却明亮,汇聚成了岁月中最温暖的光芒。
他知道,只要这份温柔与善意不曾消散,浮仙岛的暖便会一直延续下去,无论是山林深处的新伙伴,还是山下村落的旧相识,都会在这份温暖中,寻到属于自己的安稳与幸福,让岁岁年年,都满是暖意与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