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种因得果(1 / 1)

安天骥事情不多,院里通知安天骥代教学科研办主任,参加市里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座谈会。

难怪陆策说要搞科技中介服务……

……

晚上回家时,他和父母谈起自己的感受。

各省都一样,大家都知道问题严重,可一动自己的奶酪,谁都不积极了……

……

安文岳说:“要简单早就改了,水太深了……”

安天骥说:“您就不能有所作为?”

“你怎么跟你父亲说话呢?”安文岳不高兴了。

李新梅看安天骥有些窘迫,打了个岔:“天骥说的是事实嘛……”

安文岳缓了下口气,“我也想改呀,但这是我能够推动的吗?”

李新梅突然笑着对安天骥说:“你真想弄出点动静,跟你爷爷说下看……”

……

听了安天骥说的情况,老人拍案而起……

“当年我们白手起家,才攒起了这么点家当……

像这样子搞法,莫说发展不了,攒的点家当也给这帮败家子败完了……”

安天骥说:“您现在又不在位了,您搅得动这团死水?”

80多岁的陈言脸上又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我家‘天马儿’是有备而来的?想激将我?”

他一直称孙子为“天马”……

转眼又一脸严肃地说:“这事我还非管不可……

北都的黎老正愁着弄提案,我看真可以好好搞个提案……”

……

安天骥想了半天,说,“您们要想听真话,建议听听小人物的话……”

……

……

刚从魔都回到江城,陆策却收到一份会议传真。

……

陆策十分纳闷:“我已回大湖省江城市念书了,再说我一个学生,怎么会要我回魔都参加座谈会?”

……

记得用“工程措施”!可别再出洋相了。

3天时间里,陆策尽量收集了一些数据、政策条文、案例……

他找到了一篇《创新创业创造生态链》博士论文,他曾读过好几遍,因为父亲曾跟他多次讨论过魔都的情况……

又按现状、问题、对策三块详细拟出发言提纲,并请黎诗慧、安天骥帮忙看一看……

安天骥没说啥,黎诗慧却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

“你的观点有没有数据支撑?”

“这些问题你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具体怎样解决?”

……

左边一位叫梁盛年,身形高大,目光温和、满脸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还有好几个老者雁翅排开坐在两边,其中一个与安天骥长得有些相像、叫陈言的老人坐在右边边上……

主席台对面汇报席上,第一排正中正是魔都主要领导,两边是市里分管副职、各部门的头头脑脑。

再后面是相关部门、学校、院所工作人员,专利局姚一民副局长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

……

陆策一进会场,连忙在靠墙找了一把椅子坐下……

会议开始时,黎秋石两眼一扫,台下一片嗡嗡声瞬间鸦雀无声……

分管副职拿出稿子,从成效、进展、下步打算一一说起,还没说几句,黎秋石就打断了……

“你不要拿稿子念了,只要把市里的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的情况说清楚就行了……”

分管副职把稿子放一边,翻开笔记本,用自己掌握的情况又汇报起成效、进展的具体典型……

黎秋石又说:“我们又不是来考核的,谁要你表功了……只说问题。”

分管副职有些嗫嗫嚅嚅,开始冒汗……

……

黎秋石干脆点将了,“老梁(梁与娘同音)……盛年,呃,你这姓氏念着别扭……

你们产业部门缺不缺这些科技成果?”

梁盛年笑着说:“我们产业部门盼高新技术如久旱望甘霖……”地道的大湖省东部口音。

又问坐在边上的陈言,“老陈,是你们大学、科研院所没有成果吗?”

“那效果如何?”

分管副职说:“我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提高了个点,在兄弟省市排名居前……”

黎秋石说,“这么说你们搞得很好啰?”

“自己跟自己比有进步……”

“自己哄自己有意思吗?你直接说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多少不就行了……”

……

一开始是大学、院所负责人,再后来是企业负责人,再后来是官员们,大家都怕被问到了,引火烧身……

……

黎秋石索性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张纸,对着会议名册点名单。

……

……

……

现在大家都老老实实回答问题……

“是的,技术性能不太好,更重要的是缺乏应用场景,没有哪家养老院买……”

……

“我们没有生产过lng船,客户不敢订。”

“为什么没有生产lng船?”

“因为没有殷瓦钢。”

……

“刚才不是说有进步、居前列吗?怎么又说起‘车轱辘话’了?”

……

这下发言的更少了……

……

“都没有说的了?”黎秋石边看名单边说,

“你们这些大人物都没有说的了,我就找些……小人物说下看……”

黎秋石又在名单上找了半天,对参加会议的人喊,“有个经纬科技中介公司的陆策来了没?”

……

陆策对自己的公司名字都还有些陌生,正在确认似的……

“陆策来了没?”

只见主席台上的陈言也伸着头在找……

陆策连忙说,“来了。”

全会场的目光齐刷刷了聚焦到了会场后头角落,聚焦到了一个年轻人身上……

这实在出乎陆策的意料之外,他努力平静自己,准备回答黎秋石的问题。

“你说说看,科技成果为什么转化难?”黎秋石问。

“供需两端和渠道都有问题。”

“症结在于四个圈子——”

项目立项、结项时相互评审的“熟人圈”

项目课题经费私相授受的“利益圈”

课题及人才评价时互抬轿子的“螺旋圈”(越会弄项目资金的人,手里资源就越多、资源越多就更容易找到熟人,拉关系、搞交换……)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不相干的“闭环圈”……

“你说的观点有没有数据支撑?”黎秋石问。

陆策纳闷,怎么跟黎诗慧问的问题一样?

沉吟了会才说:“我没有全面调查’圈子‘的具体数据,但有一个整体数据,就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

陆策说,“主要观点来自一篇博士论文,另外一些是自己的感受。”

惠济大学校长问:“你这论文是哪儿的?”

陆策说,“是中原科技大学的博士论文。”

震旦大学校长问:“那能代表魔都吗?”

陆策说,“论文的调查数据部分来自魔都。”

惠济大学校长还要问,黎秋石却先问起他,“你的大学里科技成果转化率多少?”

校长语塞,但黎老坚持要他讲。

……

半响,黎老点名,“陈言,你说是多少?”

“校长还有要问的吗?”

……

黎秋石问陆策,“你光说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到底怎么解决呢?”

……

陆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实行政产学研一体化……

企业张榜(提出课题)科研人员揭榜(竞争承担课题)……

科技成果成效如何,要由市场评价、企业评价……

科研人员个人专利权,可入股、可转移……

建立专家库,立项和结项,由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参加评审,

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

重奖技术攻关科技人员,

重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人员,

……

会场上一下子鸦雀无声,但又逐渐热烈讨论起来……

他怎么敢这样提?

完全离经叛道嘛!

石破天惊!

(现在常见的在那个年代就是石破天惊!)

……

最后黎老发言,把参加座谈会的人批评了个遍……

他说校长们:你们只顾不遗余力地帮忙跑项目,为搞这些“本子”四处化缘……

却不关心”本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搞就盯着企业的卡点、堵点、痛点搞科研……

……

又对企业负责人说,没有科技的进步,原地推磨转圈,你能搞出殷瓦钢?你能搞出lng船?

……

……

陆策想,我这是四面树敌了,从校长老师、科研人员、管理干部,一直到企业负责人,得罪遍了……

……

这让我在魔都怎么混下去?我的经纬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怎么在魔都生存?

……

他实在想不出谁给他挖了这么大个坑……

……

……

同样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还有后来的结果……

……

……

……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1980文艺时代 干弟的阴谋曝光,前妻慌了 我在七零当军嫂之穿越而来 是的,我只是锻炼下身体就成神了 重启全盛时代 尘为仙 全知系神豪 开局觉醒皇血,我在红月下无敌 1980从迎娶义姐开始烧酒打猎 重生之我的片酬超过成龙李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