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之中,三清一体,老子自问可以做的了三清的主;
接引只是记名弟子,心向西方,终究是个外人;
北冥与女娲关系亲近,实际上成为了玄门中的另一大势力。
所谓无为之道,不是什么都不干;
准确来说,应该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是遵循规律、顺任自然的为,而不是乱为、妄为。
老子并没有打算要强硬的掌控的师弟、师妹;
但必须要确保,在关键时刻,大师兄的身份,能做得了主。
方才,仙庭与妖族激战,西王母只用昆仑镜,却未曾祭出净水钵盂。
再加上,妖族与玄门交锋之际,北冥竟会主动拦下帝俊。
这一切,令老子心中暗有所悟。
他已猜到,西王母恐怕不仅求助于三清,也曾去拜访了北冥。
而西王母全身上下,能让北冥出手的,除了昆仑镜,也唯有那件净水钵盂。
所以,老子便猜测,双方达成了交易;
眼下他提及净水钵盂,就是要试一试,北冥对他这个大师兄的认可程度。
当然,老子心里也清楚,鸿钧大概率是不会讨回龙头拐杖和净水钵盂,他也不想占师弟的便宜。
只要北冥愿意将净水钵盂交出,老子也打算补一个极品先天灵宝给他。
在分宝崖上,老子所得的灵宝,整体品阶,同样不低。
关键就是,北冥必须先上缴净水钵盂,老子才会提出补给他灵宝,否则岂不成了交易?
取之、予之,既树立权威,又显现大师兄的公允。
老子的想法自是不错,但前提是北冥要配合才行。
打一棒,给颗甜枣;
通常都是先打棒子,一棒子惹毛了,一颗枣可哄不好。
虽然老子没有明说,净水钵盂在北冥手中,但这件事也不难猜,点了一下,在场几人,都能立即明白。
北冥神色却依旧平和,眼中带着几分锋芒,也不藏着掖着;
若是面对前辈境,可以苟一苟;但道友境,谁怕谁啊?
“老子师兄,这净水钵盂,现在就在我手里。
当初西王母道友拜访长白山,请我看在她是鸿钧老师任命的仙首情分上,于仙庭覆灭之际,出手相助。
净水钵盂,便是在那时,交由我保管。
若是鸿钧老师日后要讨回,作徒弟的,自当原物奉还。
元始率先反应过来,心中立刻明白了大哥的用意;
这一手,分明是在“点”北冥。
通天和女娲,却还未察觉其中弦外之音;
他们两个对于矛盾的斗争,不是特别敏感。
在他们两个看来,就是西王母用净水钵盂为代价,请北冥帮忙保命;
现在仙庭之事结束,老子从妖族那里,要了龙头拐杖,现在也想把净水钵盂拿到手。
鸿钧不会要回灵宝,基本上大伙心里都有数,实际上这两件灵宝是谁拿到算谁的。
通天眉头轻蹙,只觉得此事大哥处理得有些冒昧;
碍于“三清一体”的原则,他也不好当众说自己大哥。
而且,大哥这一举动有些反常,通天只能按捺心思,等过会儿再问。
女娲就没有通天那般顾及了,虽然都是同门,但她和北冥的关系,可比三清要好多了,当即仗义执言:
“北冥也是老师的弟子。净水钵盂在他手中,说到底,还是在玄门。
若老师日后真要讨回,知会一声便是,何必非得交到大师兄你手里呢?”
北冥闻言,看向女娲,眼神传递一抹谢意。
果然,之前的交情和好感,不是白刷的。
同辈之中,尤其是前中期,三清一体的情况,就算北冥发育迅速,想要随便暴捶三清,难度可不小。
还是有必要团结一些盟友,否则封神之战,被围殴的通天,就是最好的例子。
就算元始找来了准提和接引,那不还有一个闲着的女娲吗?
只要游说女娲,让她拖住一个圣人,其余三个就破不了诛仙剑阵,这就是他截教的一线生机。
圣人层面不败,进行牵制,剩下就是各自门下的弟子,继续拼杀。
到时候,无非是各大圣人,将更强的灵宝,交给徒弟,把代理人战争升级。
对面弟子,装备上太极图、盘古幡、天地玄黄玲珑塔和诸天庆云,靠着灵宝优势,打赢截教还是没问题的;
但只要通天在圣人之战中没败,等封神榜上名额填满,量劫就会结束,便没有继续打的必要的。
下一个量劫,将会是东方和西方、玄门和佛门的对决。
元始欠了西方因果被禁赛,只要通天能带着截教,遏制西方,就能成为玄门的功臣。
一线生机确实存在,就是不太好把握。
后世之事,需要思量,但当前,依旧是三清一体,三兄弟目前关系还不错。
北冥转首看向老子,不疾不徐的说道:
“老子师兄,我又不会押着老师的灵宝不还,你何必如此纠结在谁手中?”
对于老子的目的,北冥大致能猜到。
净水钵盂不是目的,真正关键的,是玄门内部的权威归属。
北冥不会像西方两位那样,任由三清调侃、轻蔑;
也绝不愿让所谓“大师兄”,在关键之事上对自己指手画脚;
这一场关于话语权与主权的角力,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老子抚须而笑,眸光深邃,透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老师既已合道,贫道作为大师兄,当理所当然管理玄门事务。”
北冥毫不退让,语气凌厉:“玄门内部,可有什么事务需要师兄操劳?
仙妖之争,仙首之位,严格来说,也算不上玄门的事。”
老子双目微阖,眼神表面平静无波,实则暗潮汹涌:
“长幼有序,看来师弟是不打算听从师兄的建议了。”
“师兄,”北冥眸光清冷,声音清晰沉稳:
“吾等修道之人,讲求达者为师,并非拘泥于寻常世俗的长幼之理。”
四周的天地灵气,此刻也因两人的争锋而微微震荡。
“既然如此,”老子缓缓抚须,衣袖随风鼓荡:
“便由贫道,来试一试师弟的本事,看看你口中的‘达者’,是否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