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35内鱼的波澜不惊
05年春节才刚刚开始没几天,
此时华宜内部气氛,却显得格外沉闷。
似乎整个会议室里,并没有半分节庆馀温。
王中君把一份打印好的艺人名单拍在桌上,上面有从陈道名、胡君到刘家玲、梁嘉辉等明星艺人这些人,无一不是王京花一手带来的内核艺人。
只是如今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被打上了红色的标记。
“她这是要把华宜的根刨了!”
王中君此刻再也没有往日的风范,倒象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对面的王中垒也是沉着脸一言不发。
对于王京花离开这个事情,并不是突然之间发生的,而是早在去年就已经有了苗头。
哪怕是到了前两天王京花递辞呈时,兄弟俩还以为这只是她谈判的筹码。
直到今早发现公司账户里的艺人履约保证金少了近两千万,才惊觉对方是彻底做好了打算,并且心意已决。
虽有所准备,但此刻王家两兄弟,还是觉得有些猝不及防。
与此同时王家俩兄弟,还是不由回想起前两天,最后一次跟王京花的“交涉”。
那时的王中君把一份《艺人合约补充协议》拍在桌上,“京花,你和华宜从一个gg公司做到影视巨头,现在说走就走,真的舍得么。”
王京花坐在对面:“王总,合约月底到期,我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
王中垒突然站起来插嘴:“你抽屉里那份橙天的意向书,当我们看不见?三十多个艺人跟着你走,华宜的经纪部直接空了!你让我们怎么跟投资方交代?”
其实三人心中谁都清楚,这场矛盾早不是“合约到期”那么简单。
王京花的“保姆式”经纪模式,早已和华宜的资本扩张格格不入。
她坚持的是艺人优先,会为胡君推掉高片酬但剧本烂的片子。
而华宜如今更需要的是大牌加大片,旗下艺人必须配合公司的安排。
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发生在一年前。王京花为刘嘉玲争取到了《2046》的机会。
却被华宜高层拦下,理由是“要配合公司投资的《天下无贼》做宣传”。
那时王京花在电话里跟王中君吵了四十分钟,最后摔了句“你们只认钱,我认人”。
挂了电话就买了去香江的机票,硬是带着刘嘉玲敲开了王家卫的门而对于王京花的离去,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圈内迅速传开。
当天下午,李水水着手机来回步,屏幕上是王京花发来的消息:“想走想留,我都支持你她想起自己刚签约时,王京花半夜带着发烧的她去医院可华宜刚送来的工作室协议上,“五年独家经纪”的条款又让她尤豫离开华宜,意味着可能会失去那些大制作的资源。
范小胖则直接把协议推给助理:“告诉王总,我留下,但工作室必须独立核算,商业代言我要自己说了算。”
她比谁都清楚,在这场博弈里,似乎留下来的艺人,才能分到更多蛋糕。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此时华宜内部开始分队伍了,一波选择跟随王京花,另一波则是继续留在华宜。
而今年过年,叶柯选择留在首都,也把父母接来这边一起过年。
在家里的叶柯接起电话,就听到那边温情快速说道:“叶柯,刚听人说,王京花把华宜艺人合约副本全带走了,连夏雨拍《阳光璨烂的日子》时的补充协议都没落下。
华宜现在就象被抽了筋,似乎连下周要拍的gg片都找不到主角。
“整个圈子都闹大了,喷喷———”
不知为何听到最后,叶柯老觉得电话那头的温情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哦,知道了,先这样吧,十五还没结束,年还没过完,咱们先过年再说。”
其实对于王京花离开华宜,叶柯并不觉得惊讶,无论是之前“角色试镜”的事,
还是说他仿佛带着“重来一次”的记忆,早有预料这事会发生,所以当听到电话那头温情的话,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温情:“”
其实王京花与华宜的矛盾,早在03年就埋下了伏笔。
那时她带着李水水拿下某国际品牌代言,按照合同约定,经纪人可抽成15,但华宜却以“公司资源投入”
王京花在办公室拍了桌子:我带她跑了七个城市试镜,陪品牌总监喝到胃出血,现在跟我算资源帐?
更让她不满的是华宜的资本扩张,以及2004年公司筹备上市时,王中君频繁出现在财经杂志封面,谈的却是影视ip证券化,而非艺人培养。
某次高管会上,王中垒更是提出要将艺人肖象权打包质押融资。
王京花当场翻了脸:他们是演员,不是股票!
其实从这也能看出一些问题了,不然后来的华宜也不会搞什么去影视化。
想从单一电影公司通过游戏、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等业务拓展,降低对电影票房的依赖。
可惜后来这些业务接连受挫,才不得已重新聚焦影视主业,并强调“内容为王”科技”的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可惜那时候影视行业已经百花齐放了,这迟来的转变,如同“迟来的深情”,最后连热乎的屎,都赶不上了
庄立奇的黑色宾利停在北电后门时。
叶柯这边刚结束一场关于新电影以及个人的访谈。
“叶柯,好久不见,方便借一步说话么。”庄立奇每一次看到叶柯,总是感觉他又有了新的变化。
只能说他是亲眼看着一个跑龙套的无名小卒,一步步走向国际双料影帝,更别说主演的电影,
还打破了国内文艺片票房的天花板,
茶馆包厢里,庄立奇推过来的橙天合作方案上,夹着一张王京花的便签:“想来—-王京花,
你在首都这边,应该不会陌生吧。怎么样,看看吧。”
叶柯看着方案里的条款,忽然笑了。果然现在随着王京花的离开,已经逐渐变成了华宜与橙天的争夺战了。
不仅仅是艺人,还有一些资源。
而这些资源,当然是电影和电视剧了,毕竟这些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的演员,都是需要资源。
叶柯的新电影,已经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了,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显然他就是一个新的资源口,也是一个可以深度合作的对象。
毕竟叶柯没有签约任何公司,背后除了和中影有合作外,也就只有他那规模不大、像“小猫三两只”的藤蔓传媒了。
“来之前,京花说了,华宜给你的条件,橙天都能给。”
庄立奇给紫砂壶添了热水,“甚至能给你更多,我们也不是外人了,我就直接说了吧,只要你有新电影,我们橙天也能投资,条件就按照上面说的来。
而且演员方面,你也跟胡君他们合作过,相信你也知道他们的演技和能力。”
叶柯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我这新片都才刚刚拍完,庄总倒是很看好我,这就开始抛橄榄枝了。”
确实叶柯都还不确定自己下一部电影该拍什么,想不到华宜跟橙天倒是上赶着送钱,而且一个比一个开出的条件要好。
“庄总。”
叶柯放下茶杯,“我想知道,京花姐为什么选橙天?”
庄立奇倒是没有避讳,笑着说道:“她跟华宜闹,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说了算”。当年她带的第一批艺人,现在都成了腕儿,可在华宜的帐本里,这些人只是‘资产”。橙天给她的,
是“决策权”。”
正说着,叶柯的手机响了,是王中垒,只能说这哥俩的动作可真快。
上午是王中君,下午是王中垒。
但叶柯想了想,还是没有避讳眼前的庄立奇,接起电话笑着随意聊了几句。
等挂了电话,庄立奇看着他:“是王中垒吧,果然他可比王中君善于打交道。
行了,你有空再看看,不用急着回复我。”
庄立奇知道王家兄弟肯定想要拉拢叶柯,但他还是很有分寸,不会去明知故问什么。
更不会拿以前的知遇之恩来说事。
叶柯点了点头,没有选择立刻答应。
毕竟其实这事很好解决,反正叶柯现在暂时还没有想要拍新电影的打算。
只能说就算有,那他也会挑选与角色契合度高的演员05年的正月还没过完,华宜和王京花的这场闹剧就闹得满城风雨。
王京花带着人走的第二天,华宜大楼楼下就围满了记者,长枪短炮对着门口,就等王家兄弟出来说句话。
王中君被堵在车库里,硬着头皮说了句“公司运转正常”,刚转身就被追问“陈道名的戏怎么办”。
气得他真想把手里的保温杯,都摔了。
办公室里更乱。负责艺人统筹的工作人员都哭丧着脸,手里的日程表划得乱七八糟。
原本定好胡君拍的洗发水gg,客户早上发来了解约函。
刘家玲那部还没拍完的电视剧,投资方直接派人来守着道具,说“不换主演就撤资”。
王中垒让助理统计损失,算到半夜发现,光违约金就够拍半部《天下无贼》了。
对此,华宜的应对倒是快。
当天下午就放出消息,说要签周熏和黄小明,还给开出了“工作室分成提高五个点”的条件。
据说是王中垒亲自去周熏家堵人,提着一篮水果,说“华宜以后就是你的后盾,想拍什么戏随便挑”。
周熏并没立刻答应,只说“得想想”,转身就把这事当笑话讲给了陈昆听。
另一边的橙天也没闲着。
王京花刚入职,就带着胡君、夏雨去了趟橙天总部,在门口被记者拍了个正着。
照片第二天就上了头条,标题写着“橙天群星闪耀,华宜黯然失色”。
此时的圈子里的人,倒是都象在看笑话一样。
有导演私下说,现在华宜和橙天就象俩小孩抢糖,一个急着炫富,说“我有好多钱”;一个忙着拉人,喊“来我这儿没人管你”。
最尴尬的是那些没走的艺人,李水水天天被记者问“是不是跟王京花闹翻了”,只好躲在家里不出门。
范小胖倒是机灵,借着这股热度接了个化妆品代言,还特意跟媒体说“相信华宜的未来”,两边都不得罪。
叶柯这边倒是清净。
王中垒又打了次电话,说想请他当华宜的“艺术顾问”,还说“以后公司投的戏,你想看哪个剧本就给哪个,想拍电影,华宜也愿意优先投资”。
叶柯笑着婉拒了,说“自己还是适合拍戏”。
其实他心里清楚,这场风波说到底就是钱和权的事儿。
华宜想把艺人当摇钱树,王京花想让艺人能自己做主,吵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至于他自己,既不想被华宜的钱捆住,也不想掺和橙天的热闹,反正手里有戏拍,有奖拿,哪边都不用靠。
这天傍晚,叶柯去超市给父母买水果,碰见个卖报纸的大爷。
大爷举着娱乐版问他:“小伙子,你说华宜和橙天谁能赢啊?”
叶柯挑了串香蕉,笑着说:“谁能拍出好东西,谁就赢了。”
大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去问下一个路人了。
只能说华宜与橙天的这场闹剧,最后只会像被扎破的气球,修地泄了气夜里的魔都。
从雪姨王玲家的浴室走出来,
刚洗完澡出来,叶柯就听见客厅那边的王玲似乎在喊什么。
“叶柯,《仙剑》开始播了!魔都台和重庆台都在放!”
叶柯擦着头发走过去,往沙发上挨着王玲一起坐。
电视里,胡歌演的李逍遥正背着剑瞎转悠,刘茜茜的赵灵儿眼晴灵动。
很快,叶柯演的酒剑仙出来了,戴着顶破草帽,腰上挂个酒葫芦,走路摇摇晃晃的,一开口带着股酒气。
“咦,都等了快两年才播出来。”叶柯扯了扯嘴角。
从柏林拿下影帝后,再到戛纳这边的影帝,结果这部仙剑才开始首播。
王玲拿着笔记本凑过来:“叶柯,你看,网上都在说你呢!好多人说没想到你会演电视剧,还演得这么带劲。”
显然是叶柯许久没有在电视上出现过了,这会再次出现,观众们好象都忘了,他是从龙套里跑出来的。
叶柯警了眼笔记本上的屏幕,又回头看了看电视。
这戏还是2003年拍的,那会儿他刚拿了柏林影帝,蔡艺侬找到他,豪气大方先送了一辆车,然后才说有个角色特别适合他。
“就几集的事儿。”
当时蔡艺侬在电话里说,“角色叫酒剑仙,又能喝酒又能耍剑,可潇洒了。”
他本来不想接电视剧,觉得麻烦。
但之前已经答应了,而且蔡艺侬把剧本念了一段,他听着觉得有点意思,就答应了。
拍的时候挺轻松,就那么几天,每天跟胡歌他们在片场瞎聊,偶尔指点一下那小子怎么演得更自然。
哪想到,这戏一压就压到了05年。
这期间,他连戛纳影帝都拿了,成了国内第一个两年内把柏林和戛纳影帝都在手里的演员。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叶柯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
当初就是图个新鲜客串一下,结果等这戏播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国际上都叫得上号的影帝。
现在观众看到酒剑仙,估计都会想:“哎?这不是那个拿了两个大奖的叶柯吗?他怎么还演过这个?”
正想着,手机响了,是蔡艺侬打来的。
“叶柯,看了吗?收视率爆了!好多人专门等你出场呢!”电话那头,蔡艺侬的声音透着兴奋。
叶柯笑了笑:“看了,没想到我这客串的,还能赶上这波热度。”
“什么客串啊,你这酒剑仙演得太出彩了!”蔡艺侬说,“好多观众都说,就盼着你多出场呢。”
挂了电话,叶柯又看向电视。屏幕里,他演的酒剑仙正举着酒葫芦喝酒,对着月亮不知道在嘟些什么。
反倒是让旁边的王玲还在对着计算机上刷着评论,时不时念一句“酒剑仙好帅”“影帝演电视剧也这么厉害”。
叶柯叹了口气,心里有点哭笑不得。早知道这戏播得这么晚,当初拍的时候是不是该更认真点。
“行吧,播了就好。”
似乎旁边的人比电视更好看,叶柯往沙发上靠了靠,干脆楼着王玲继续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