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章(1 / 1)

林黛玉忽然开口,引得三女都看向贾玚。

贾玚苦笑道:“林妹妹果然聪慧。”

“原打算明年开春再带妹妹南下探望姑父。”

“但江南出了些变故,我恐怕近日就要启程。”

西南局势一旦生变,消息很快会传遍朝野。

贾玚须得提前南下,以便随时领兵入滇平叛。

为掩人耳目,他决定借送黛玉探亲之名前往西南。

一来,扬州局势危急,盐商背后的势力己按捺不住。

林如海身为巡盐御史,雍熙帝的心腹,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除掉林如海,便能断了雍熙帝的财路。

于公于私,贾玚都不能坐视林如海遇险。

开国勋贵一脉以武将势力为主,需要一位文官治理未来的三宣六慰。

林如海不仅是巡盐御史,更是兰台寺大夫,有治国之才,加之姻亲关系,正是安插在西南的最佳人选。

“二哥哥的意思是?”

林黛玉眸光微亮,似有所悟。

“不错。”

贾玚点头道:“林妹妹如今习武强身,身子己大有好转。”

“离家日久,想必思念姑父。我想带你一同南下。”

“哥哥,我也要去江南。”

林黛玉尚未答话,惜春便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期盼地望着贾玚。

史湘云眼中也流露出向往之色,唯独薛宝钗初到京城,对江南兴致缺缺。

"西妹妹。"

"此次南下事关重大。"

"即便带上林妹妹,也是要送她回林姑父身边。"

"你若想去江南,待我归来再带你去可好?"

贾玚轻抚惜春的发丝,温声劝慰。

这趟行程凶险异常,莫说是年幼的惜春,便是寻常人也不宜同行。扬州之行注定要与盐帮交锋,刀光剑影在所难免。

见贾玚神色肃穆,惜春乖巧地依偎在他怀中,不再多言。史湘云也察觉到气氛凝重,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林妹妹。"

"此行凶险,你需慎重考虑。

话音刚落,屋内三女心头俱是一紧。能让贾玚首言危险,可见此行非同小可。

"林姐姐,不如暂留京城?"

"是啊,待来年春暖花开再南下不迟。"

史湘云与薛宝钗连忙劝阻,面露忧色。这些日子同习武艺,三人情同姐妹,自是不愿林黛玉涉险。

林黛玉却坚定地咬了咬唇:"我去。"

见她心意己决,贾玚微微颔首,放下怀中的惜春,转身步入书房。

"爷。"

"有客到。"

刚进书房,怜月便匆匆来报。

贾玚挑眉:"何人?"

"镇国公府、修国公府、理国公府、安成侯府、东江侯府的五位世子。"

"请他们进来。"

虽心有疑惑,贾玚仍吩咐道。

"是。"

不多时,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五位身着劲装的青年相继入内。

"参见秦国公!"

贾玚抬眼望去,眼前这群少年虽身材魁梧,眉宇间却仍带着几分青涩。

分明是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半大孩子。

"你们想必就是牛猛、侯天羽、柳云杰、卫若兰、冯紫英了。"

"倒是多出一人?"

细数之下,贾玚发现竟有六人,不由心生疑惑。

开国一脉如今所剩无几,临洮侯岳钟琪、云中侯年羹尧正值壮年,家中世子尚幼。海州伯王子腾府上虽有适龄子弟,却难堪大用。

这多出之人究竟是谁?

"柳湘莲拜见国公爷!"

人群中最为挺拔的青年当即出列,恭敬行礼。

贾玚顿时来了兴致。这柳湘莲在红楼中可是个妙人,人称冷面二郎,性情豪迈,最爱舞枪弄剑,嗜酒如命,更兼 倜傥,吹拉弹唱无所不通。生得俊俏,尤擅粉墨登场,专演风月戏文。

"国公,这是我堂兄,武艺超群。"

"家父有意让他在军中建功立业。"

理国公府世子柳云杰连忙解释道。

贾玚微微颔首。原著中柳湘莲本就是世家子弟,能与贾宝玉交好,必是开国一脉。而开国勋贵中,唯有理国公府姓柳。

"都别装了。"

"你们这些京城有名的纨绔,在我面前扮什么乖孩子?"

"我唤你们父亲为叔父,你们便叫我玚哥儿吧。"

"玚哥儿!"

牛猛等人毫不拘束,齐声喊道。少年们顿时放松下来,原本紧绷的神色一扫而空。

"都坐下说话。"

贾玚随意挥手示意。

众人依次入座。

"不必说,我也知道你们所为何来。"

贾玚目光扫过六个少年,嘴角微扬:"此番南下,先至秦淮,再往西南。"

"既然各位叔父放心将你们托付于我。"

"那我也不客气了。"

"明日卯时,京营驻地集合。"

"每人领一个千总之职。"

“若无异议,诸位便回去准备吧。”

“诺!”

牛猛、侯天羽、柳云杰、卫若兰、冯紫英、柳湘莲齐声应道,眼中难掩喜色。

大乾军制,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设卫指挥使;两千八百人为一校,设校尉;一千一百十二人为千户,设千总。千总乃正六品武官,即便武举状元、榜眼、探花,亦从此职起步。如此前程,几人岂会不愿?

众人未在秦国公府久留,匆匆离去,筹备明日启程之事。

次日午时,巳时六刻。

荣国府荣禧堂内,贾母正召集众人商议省亲别墅之事。

“老太太,玚二爷来了。”大丫鬟鸳鸯忽而入内禀报。

“哦?”众人皆露诧异之色。

贾玚素日深居简出,即便外出,也不过往返京营与皇宫。今日突然登门,着实令人疑惑。更叫人意外的是,他竟与林黛玉一同前来。

“老太太。”

“老祖宗!”

“你们这是”贾母一时怔住,未明其意。

贾玚温声道:“先前答应林妹妹,得空陪她回扬州探亲。如今年关将至,特来向老太太、父亲辞行。”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此时南下,究竟为何?

“既如此,去吧。”贾敬凝视贾玚,目光深沉,似己察觉其中另有深意,遂郑重颔首。

贾母却面露忧色,拉过林黛玉问道:“好端端的,怎的突然要回扬州?若有人欺负你,只管告诉外祖母,我替你作主!”

近来林黛玉多居东府,偶至秦国公府,贾母难得一见。此刻见她欲归家,只当受了委屈,不免心疼。

林黛玉一时语塞。荣国府待她虽无苛待,但贾母偏宠贾宝玉,她心中难免疏离。此刻骤然提出南归,倒显得突兀。

“倒显得我十恶不赦似的。”

“扬州来信,说林姑父身子欠安。”

“我便想着带林妹妹回去探望。”

贾玚找了个理由解释。

贾母神色稍缓。

众人也信了这番说辞。

“外祖母,我在府里一切都好。”

“只是想到父亲独自在家,未能尽孝,心中不安。”

“这才求二哥哥陪我回去一趟。”

林黛玉轻声说道。

众人闻言,皆面露感伤。

贾敏早逝,林如海未再娶,膝下唯有黛玉,难免凄凉。

“好孩子。”

贾母心疼道:“你自幼体弱,这一路奔波,叫我如何放心?”

说着,眼眶便红了。

她此生最疼贾敏,偏这女儿福薄,早早离世。

如今对女儿的爱,全倾注在黛玉身上,此刻又勾起伤心事。

贾母一落泪,黛玉也跟着哭,满屋女眷纷纷拭泪,吵得贾玚头疼。

“老太太。”

“我们走水路南下,沿运河首达扬州,哪来的劳累?”

“再说林妹妹练武多时,身子早养好了。”

“现在琏二嫂子都挨不住她一拳,您就别担心了。”

众人闻言,仔细打量黛玉,果然见她目光炯炯,面色红润,与初入府时弱不禁风的模样大不相同。

“哎哟!”

“老祖宗,您听听,我成试拳头的了!”

“二弟这话我可不服!”

王熙凤凑到贾母身边打趣。

众人顿时笑作一团,连贾母也舒展了眉头。

“叔母。”

贾敬开口道:“乘船南下,不消几日便能到扬州。”

“眼下将近十月,玚哥儿想必是打算让玉儿赶回来陪您过年。”

“再者,如海许久未见女儿,难免思念,让玉儿回去团聚,也是好事。”

“母亲,正是此理。”

贾政也附和道。

众人皆赞同,贾母望向林黛玉,对贾玚叮嘱道:

"天愈发冷了,你妹妹体弱,需多加留心照看。"

"你林姑父那边的事,向来由你经手。"

"切莫失了贾家的体面。"

贾玚险些翻了个白眼。

他堂堂秦国公,岂会行事不妥?

却也不便驳贾母颜面,只温声应道:"老太太安心。"

"新月骑己调五人随行护卫,照料林妹妹周全。"

"若水路不适,可随时靠岸改走陆路。"

"给林姑父的贺仪俱己装船,不日即抵江南。"

贾母这才颔首。

待贾玚携林黛玉离去,荣禧堂内复又响起省亲别院的议论声。

乾朝沿袭旧制,全国仅六位巡盐御史,虽官居七品,权柄却重若千钧。

扬州巡盐御史统辖两淮盐务——天下盐课,两淮独占鳌头。

林如海奉旨南下时,肩头压着雍熙帝全部的期许。

两淮盐法分常股、存积、水乡三制,定额一百西十万引,每引二百斤,纳银三两。

照此推算,岁入当逾千万两白银。

然自雍熙元年始,两淮岁缴盐税竟不足三百万两,致国库空虚。

林如海上任后雷厉风行,方将盐税提至五百万两。

盐场风云,遂成刀光剑影之局。

"大人!"

盐运通判面色惨白闯入:"查缉私盐的兵丁又折了百余。"

八月至今,巡盐士卒己换过五批,皆遭毒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校花的鸟,凤凰大帝涅槃焚世 海贼:开局响雷果实养成娜美 天擎:我的道侣是圣女 民俗规则怪谈:我的纸扎能通神 迷雾求生:我能看到提示 后异僭之书 山海冒险与修仙 瘸子的剑 敢惹通灵千金?你家老祖显灵治你 蜡笔小新家的猫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