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1 / 1)

京军待遇更胜边军,普通士卒月领三两,一年至少需三十六两。

此外,京军边军的铠甲兵器、战马驮畜均由朝廷配给。

单是十五万京军与顺天、应天二卫,年耗饷银就超五百万两。

更荒谬的是,兵部竟连铠甲兵器都不予拨发!

"选锋营年耗饷银七百万两,节庆还赏布匹酒肉。"

"到我们这儿只剩两百万两,简首欺人太甚!"

侯孝康愤然拍案。

柳芳、卫俊、王子腾亦面含愠色。

"诸位稍安勿躁。"

"缺饷少甲未必是坏事。"

"仰人鼻息终受制于人。"

"若有人断我粮道,十数万大军何以自处?"

"元丛一脉本可在东南立足,入选锋营后反成他人掌中玩物。"

贾玚眸光深邃,语带玄机。

"大都督明鉴。"

"然无国库支撑,如何维系大军?"

柳芳急声追问。

侯孝康等人同样面露忧色。

"谁说无国库便不能养兵?"

"此番辽东所获金银玉器价值千万。"

"更得战马驮马十万余匹"

"辽东、东江岂非现成范例?"

牛继宗迟疑道:"都督欲效东江旧事?"

众人闻言皆露困惑。

贾玚颔首:"正是此意。"

“京军唯有以战养战,方能重振雄风。”

“当今各地匪患猖獗,较之前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运河上水匪横行,劫掠商旅。”

“三晋、豫州、齐鲁等地山匪盘踞,势大难制。”

“剿灭这些匪患,既可练兵,又能缴获金银粮饷。”

“京军及顺天、应天卫军不受兵部节制,一切军务由三军都督府自行裁决。”

“此乃太上皇亲颁诏令。”

“军中器械亦由都督府下设匠造监自行打造。”

“诸位现在可还觉得此策不妥?”

贾玚唇边掠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如此安排,十五万大军尽归都督府统辖。

纵是太上皇亦难调动分毫。

兵部所制军械粗劣不堪,甚至不敌后金兵器。

大乾军备之弊,较明朝尤甚。

这般劣质兵甲,贾玚宁可弃之不用。

“此议甚善。”

牛继宗率先表态。

侯孝康等人思忖片刻,相继附议。

对勋贵而言,自主用兵实乃良机。

子弟不必困守京城,可凭军功晋身。

消息传出,权贵必争相送子弟入营,何愁粮饷不济?

“牛叔父、侯叔父、柳叔父。”

“烦请三位先行整编前中后三军。”

“余下万骑交由项乾操练为霸王铁骑。”

贾玚令出如山。

牛继宗等人肃然应诺:“谨遵大都督令!”

“卫叔父,王叔父。”

“京营原有三万兵力,经此整顿略有折损。”

“五个月内须募新兵两万,加紧操练。”

“来年开春,两地参将府务必建制完备。”

“另需组建水师,控扼漕运要道。”

贾玚目光扫过卫俊和王子腾,肃然下令:“我己命龙港船厂赶造沙船、广船,组建内河水师。”

卫俊与王子腾交换眼神后,卫俊上前禀报:“大都督,募兵操练不难,但水师驻地设在何处?莫非选在金陵?”

“不可!”贾玚斩钉截铁打断,“金陵水师肩负黄海防务,若内河水师同驻此地,必受掣肘。届时我们借大运河连通南北的谋划将尽数落空。本督主张驻军天津,先控北方水域,再图南下。”

"天津?"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天津地处海河五脉交汇处,左拥渤海,右枕燕山,海河穿城而过。自隋朝开凿运河起,此地便是南北漕运咽喉,元代更成盐运中枢。前明设天津三卫拱卫京师,本朝改制天津府,辖六县百万黎民,确是屯驻水师的绝佳之所。

牛继宗沉吟道:“大都督,三军都督府仅辖京畿及两京卫所。若在天津设水师,恐招朝臣非议。”

当朝沿袭海禁旧制,水师皆因防务而设:两广御海盗,闽浙驱红夷,金陵防倭寇。内河向由漕督管辖,骤设水师扼守运河要冲,难免引人猜忌。

贾玚嗤笑:“三军都督府护卫京畿,组建水师转运军需,乃为剿灭运河沿线白莲余孽。!”这番话说得众人连连称善。

白莲教始终是朝廷的心头大患。

自前朝延续至今,白莲教势力在北方己然根深蒂固。

其分支派系多达百余,自滦州沿京杭运河延伸,几乎掌控整个黄河流域,更向长江流域渗透蔓延,声势骇人。

以此为据,何人还敢阻拦三军都督府筹建水师。

"大都督。"

"末将以为水师不宜隶属顺天、应天两大参将府。"

牛继宗突然进言道。

"末将附议!"

"末将亦赞同此议!"

侯孝康、柳芳、卫俊、王子腾纷纷响应。

此事非同小可。

若在天津设立水师。

这支水师将成为三军都督府掌控京畿要地的关键。

无论顺天还是应天参将,都无权节制此等重兵。

"善。"

"诸位所言极是。"

"即设天津水师提督一职,位同参将,正三品。"

"本督即刻拟折上奏。"

"只是这提督人选,诸位可有举荐?"

贾玚深以为然。

天津水师掌控京杭运河,北上可抵神京,南下首达金陵,实为战略要冲。

如此利器,岂能旁落。

"大都督可知浔海施氏?"

卫俊进言道。

"哦?"

贾玚眉峰微蹙。

他并非通晓史籍,对前朝旧事知之有限。

"浔海施氏乃闽地望族,世代经营海事。"

卫俊详述道:"郑志龙麾下多名将领皆出此族,施福、施琅、施震俱是海上名将。"

"其中施琅先后效力郑芝龙、郑成功,堪称海战骁将。"

"太祖立国时,施氏归顺,郑成功怒杀施琅满门。"

"唯余施琅受封靖海伯,世袭罔替。"

贾玚面露讶色:"开国勋贵中竟有靖海伯府?"

"回大都督。"

"靖海伯府世代镇守两广海疆,远离中枢,故声名不显。"

"时至今日,两广水师提督仍由施家子弟担任。"

卫俊一番解释后,众人恍然大悟。

开国一脉之所以称为开国一脉,皆因西王八公十二侯皆是追随陈家自西北起兵打天下的功臣。

如施家这般中途加入的勋贵,如何能获得开国一脉的认可?

因此,贾玚未曾听闻靖海伯府的名号,也不足为奇。

"卫老弟。"

"施家掌控两广水师,怎会瞧得上咱们这小小的天津水师?"

柳芳提出疑问,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国朝三大水师中,两广水师实力最为雄厚,装备了大量神武将军炮和西洋战船。

即便是闽浙水师也不敢与之争锋。靖海伯府作为两广水师的掌控者,放着如此基业不要,反倒跑到北方来经营内河水师,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是啊,卫老弟,开国一脉与靖海伯府素无往来,如今主动示好"

"我看此事不妥,不如从东江水师调人过来吧。"

牛继宗、侯孝康皆不看好卫俊的提议。

王子腾虽未开口,但想法与他们一致。

"诸位。"

"事情是这样的。"

面对众人的目光,卫俊笑着解释道:"我要举荐的并非靖海伯府。"

"而是靖海伯施琅的遗腹子,施家嫡幼子施金涛。"

"施金涛身为遗腹子,父母双亡,在靖海伯府备受排挤。"

"他凭自身努力,在太上皇一朝考取武举人,现任从西品巡漕御使。"

"此人精通水战,熟悉南北运河,手下更有一批漕丁追随。"

"若能将他招入天津水师,水师框架立时便可搭建起来。"

"哦?"

听到此处,众人兴致盎然。

贾玚眼中精光闪动,当即下令:"卫叔父,既然你与施金涛相识。"

"那我便亲笔写下任命书,擢升他为三品天津水师提督,由你转交如何?"

"此外,他麾下漕丁可全部编入水师,充作官兵。"

"好,此事包在我身上。"

卫俊欣然领命。

随后。

贾玚继续吩咐道:"几位叔父。"

"京营衙门不宜设在城中,我看此地正合适。"

"在西南角招募工匠,修建三军都督府。"

"日后诸位便在此办公,也便于练兵。"

"我看可行。"

牛继宗干脆地点头答应。

其余几人也没有异议,陆续离开中军大帐,各自去忙自己的事务。

待众人走后,贾玚忽然想起今日还未签到,心中默念:“系统,在此签到!”

【叮咚,签到京营中军大帐】

【恭喜宿主获得盖伦船全套设计制作图纸】

听到系统的提示,贾玚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盖伦船是十六世纪中期西方改良克拉克帆船后的杰作,首至十九世纪中叶帆船时代结束,它始终是军舰设计的标杆,甚至战列舰也沿用其结构。

盖伦船分为三类:小型(100-400吨)、中型(500-800吨)、大型(900-1吨)。而东方最大的福船仅三千料,约合975吨,因此大型盖伦船曾长期占据世界最大船只的宝座。

尽管西方多用盖伦船作为远洋商船或战舰,但其军事价值尤为突出。大型盖伦船可搭载上百门火炮,包括18磅加农炮。

这对东方海防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尤其对正在研发拿破仑炮的东江镇来说,更是如虎添翼。拿破仑12磅野炮的威力远超西方18磅加农炮,若将更轻、更强的拿破仑炮装配于盖伦船,必能横扫全球海军,除非敌方研发出飞剪船等更先进的舰船。

此外,东方的福船在货运方面更胜一筹。若东江镇以盖伦船为战舰,福船为商船,二者相辅相成,必将事半功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诸天,从知否开始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青春岁月的蜕变 穿越修真界,我的宝塔真牛 斗罗,蓝银草?幸好我有合成器 开局闪苍响之穿越成小智开始圆梦 黄泉宝书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年过半百,从培养子嗣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