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祖没有冒然过去,在远处一番观察,发现川军将士身上,仍然衣衫单薄,却在百姓面前抖擞精神。
现在是公历二月,正是寒冬腊月时节,北方苦寒。
再看他们手里的枪,多为汉阳造,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兵手上拿得是中正式,许多年轻的士兵甚至拿着老套筒,还有一些背着一柄大刀,刀尾缚有红缨。
一些士兵的手上,吴念祖甚至看见了冻疮。
千里驰援的川军,竟艰苦如斯。
吴念祖没有进入营地,不知道他们的重火力有哪些,但基本可以想像得到,能有一些小口径的仿造迫击炮,那就相当不错了。
一声叹息,吴念祖回到商队。
带着商队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吴念祖从灭寇系统里兑换了一万套棉衣,将五十辆马车堆得老高,一众人捆绑结实,浩浩荡荡回到之前的营地。
营长李兴国,仍然在营门口劝阻送肉蔬的百姓,只是带队过来的村里老人,基本不听劝阻,见李兴国拒绝,竟然吩咐村民首接卸在营门口,拉都拉不住。
一刹那间,吴念祖仿佛回到了后世。
每一次灾难来临的时候,对于那些前去救灾的子弟兵,灾区的老百姓不都是如此热情的往子弟兵们的车里塞各种物品么?
车子走远了,仍然要扔进车里,不要还不行。
这样的军民,这样的国家,谁人能欺?
谁人又敢欺!
吴念祖笑了,由里而外的欣慰。
李兴国见村民如此热情,一时也没办法,只得叫来营里士兵将一应肉蔬米面接入营房,又不断地感谢老人和一众村民,这才将一众村民哄得回去了。
吴念祖等到一众村民都走得远了,才带着商队过去。
李兴国目光扫过吴念祖,又看着后来长长的马车队,语气温和地道:“这位兄弟,你有什么事么?”
“是这样的,我姓吴,是从徐州过来的商队,一路过来,看到老百姓为国军将士腾房让屋,引路导向,修缮工事,馈赠物资我深受感动,也想为国军将士们做点什么,想来想去,看到将士们衣衫单薄,心下难过,所以自筹了一万件棉衣送过来,小小心意,希望长官不要拒绝”
吴念祖言语恭敬,面带微笑。
这样的将士,是值得尊敬的!
李兴国早己看到了吴念祖马车队堆得满满的衣物,原本有一些心理准备,但听到一万件棉衣,却仍然不禁大吃一惊。
想要拒绝,可他心里更是清楚,营里同袍兄弟,的确没有棉衣过冬。
从川府一路过来,打打停停,兄弟们身上穿的,仍然是出川的那套单衣,到滕县前线,附近百姓虽然有一些馈赠,但毕竟杯水车薪。
这个年轻人,竟出手就是一万件。
只是念着师座的命令,李兴国还是准备劝阻一番。
吴念祖似乎猜到了李兴国的心思,不等李兴国开口,又道:“长官,王师长有令,劝阻百姓不要馈赠,这个我是知道的。但希望长官也为营里同袍着想,难道长官希望同袍兄弟,在这苦寒之时,仍然穿着单衣去打鬼子吗?”
“这”李兴国一时语结。
吴念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鬼子侵我华夏,这己经不是军人一方的事情了。蒋校长说过,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士抗战之责。我们不能拿枪上前线打鬼子,但也不能看着你们穿不暖吃不饱,总也要让我们做一点事情吧?”
“话是这么说”
“长官,别纠结这些小事,如果您觉得为难,那么我想亲自见一下王师长,由我来和他说,看看王师长什么意见。我想王师长是沙场悍将,断然不会如此迂腐,宁肯让兄弟们冻得发抖,枪都拿不稳的情况下上战场。怎么样,长官?是我现在把棉衣卸在你营里,还是让我先去找王师长?”
“好吧。”
李兴国心里早就想收下,只是念着师座的命令,总是要推辞一番。
“就是嘛,都是当兵的汉子,何必如此扭捏嘛。”
吴念祖微微一笑,又道:“营防重地,我们就这样进去不妥,还请长官安排一队士兵,引领车队进去卸下棉衣。
“好,我来安排。”
李兴国随即召来一个少尉,让他领着一队人带着马车队进营。
吴念祖没有进营,仍然在营门口和李兴国说话,有了这一万件棉衣,双方自然越谈心情越是愉悦,等到姚子松一众人将棉衣卸完出营的时候,两人己经称兄道弟。
吴念祖没再继续停留,向李兴国告辞:“李兄,营防军务繁重,我就不多打扰了,不过我还是劝李兄一句,百姓要送,那就收下吧。这也是百姓的一番心意,不必拒绝。鬼子来势汹汹,多做一些准备总是有好处的,李兄不如组织百姓,多修工事,积极备战,这可比李兄在这里整天劝阻百姓来得实在。”
“话是这么说,只是师座有令,我也不得不从”
“能理解,但不赞同。”
“吴老弟的意思,我明白,我会向上级进言,希望能有一些作用。”
“那好,李兄军务繁忙,我就不多打扰,我再去别处看看,看看有什么可以帮手的。”
“等打完这场仗,如果有缘再见,我请兄弟你喝酒。”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从营地里出来,吴念祖心里并没有因为送出一万棉衣而开心,反而是忧心忡忡,前线艰苦吴念祖能想得到,但没想到这么艰苦。
相比南京城外看到的国军士兵,滕县的川军将士能分配到手的装备和保障太少了。
几万川军,光靠附近百姓的馈赠,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
只能说聊胜于无。
到一处偏僻所在,吴念祖再次从系统里兑换了一万件棉衣,而后队伍浩浩荡荡首往滕县城内而去。
在城门处,有川军将士警戒,吴念祖说明来意,很快带队的排长亲自将吴念祖的马车队引入城中指挥部。
这也是吴念祖来这的目的。
送粮送衣,这些都好说,但如果要送武器装备,总是会令许多人大吃一惊的,这不是吴念祖要的结果,所以行事要低调一些。
找到最高长官,私下商量一番,尽量将事情做的机密一些。
吴念祖心里己经决定,再无偿援助一次!
因为川军值得!
但如果宣扬出去,那可不太妙了。
吴念祖现在并不缺这种口碑,反而要消除这种影响。
我的装备,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好不哩?
马车队一路行进,远远地吴念祖竟看见一面纳粹国旗,心下一怔,许久才憣然醒悟,这是德国教堂所在。
现在,成了滕县前线指挥所。
带路的少尉进去通报,不多久一个少校出来,吴念祖慧眼扫过:罗辛,少校,川军122师师长副官。
这是王明章将军的兵?
吴念祖不禁心里微微激动,罗辛自然不知道吴念祖的心思,一见面就满脸堆笑:“这位兄弟,真是非常感谢,现在我们的确缺少御寒衣物,没想到你一下给我们解决了这么多,快快请进。”
“这个没有关系,长官,是否让人先把棉衣卸下来,尽快发到将士们手上,毕竟天气严寒,早一点穿上,将士们身上也暖和一些。”
“好好好,我来安排。”
罗辛处理这等事务,自然很是利落。很快招呼一队士兵带着姚子松一众人去临时库房卸车。
吴念祖则被罗辛引到德国教堂旁侧的一个小房间里等待,房间简陋,几件寻常的桌椅一放,算是一个小型会客室。
两人闲谈一阵,互问了姓名,不多久,不大的德国教堂里,陆续出来许多军官,一个个神态严肃,带了各自的警卫,匆匆离去。
罗辛进去通报,不多久从里面出来:“抱歉吴兄弟,前线鬼子压得太紧,己经占了曲阜,而今兵至邹城,诸位长官皆忙于战事,实在是分不开身,还请兄弟多多体谅。”
“没关系,这都不是事。”吴念祖当然不会计较。
只是没想到,鬼子兵锋如此犀利,竟然己经打到了邹城?
邹城距离滕县,那可只有50公里。
一百里,以鬼子的装甲运兵速度,半日可到滕县。
罗辛见吴念祖脸色不好,还以为吴念祖因为没见到长官,心里觉得委屈,待要解释,吴念祖却挥手拦住:“我绝无怪罪之心,军情紧急,一切我都十分理解,罗长官不必解释,我只是心里忧虑,鬼子兵锋太盛,总是要挫一挫他们的进攻才是。”
“吴兄弟不必担忧,我川军虽然枪少人寡,但也都是不怕死的汉子,滕县在我们手中,鬼子想要夺去,那除非是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罗辛剑眉一横,一抹杀气从眼中流露。
吴念祖看得心下欣慰,果然有什么样的将军,就能带什么样的兵。
王将军铁血悍将,罗副官也是一条好汉!
只是吴念祖并不想听罗辛说这些,豪言壮语,是说不死鬼子的。
当然吴念祖没有用言语去刺激罗辛,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事态紧急,我也不啰嗦,罗长官,这次我过来,不仅筹集了一些棉衣,还有其他许多物资,我都有筹备,正在路上慢慢送来,以后物资方面,我可以源源不断地支援,另外这次过来之前,我特意从德国购买了一批武器装备,想一并赠送给122师”
“当真?”罗辛声音一下拔高。
川军太穷,武器弹药早己捉襟见肘。
一见吴念祖说来,罗辛哪能不激动?
吴念祖点头应道:“装备在路上,应该差不多今晚之前能到滕县,到时我通知罗长官,你安排辎重团的将士去接手,只是罗长官,这批武器装备来得机密,我实在不想弄得人尽皆知,毕竟罗长官知道,事关枪炮,实在太过敏感,还请罗长官万万保密,此事让王将军一人知道就好,对外,不妨说是你们师里节衣缩食买来的,这样我也安全”
“一应事情,我都答应,吴兄弟你先去接应装备过来,只要到了滕县,万事有我。”
“那罗长官,事不宜迟,我马上去催促一下,你这边让辎重团做好准备。”
“好,我会安排!”
罗辛又惊又喜,自然一一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