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租界。
南侨洋行,在悄然之间,开业了。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彩带飘扬,没有众客云集,没有员工百千,甚至,洋行里连商品都没有一件。
只有一个老板。
身兼经理、买办、仓管、搬运、保安、清洁
很像是后世的一个皮包公司。
或者说,有一个唯一的童工,雷洛。
拗不过雷洛的纠缠,吴念祖退掉了和平饭店的房间,在侍应生幽怨的眼神中,带着雷洛来到这里。
此刻,吴念祖正坐在一楼大厅里一侧简单陋的茶位上,对着一众来面试的准新员工,旁边是化身倒茶小厮的雷洛。
只是头一个来应聘买办的,就让吴念祖眉间一跳。
慧眼扫过:商沛,蓝衣社沪上站情报员,沪上人。
三十多岁的一个中年人,身材消瘦,两条细长的腿像是将整个人撑起来,像是一架圆规,怎么看都别扭,与他的名字沛,一点都不匹配。
这是冲着《新申报》来的?
还是冲着自己来的?
我己经这么出名了吗?
难道是蓝衣社陈绍元告诉他的?
还是徐蔓?
应该是了,知道自己的蓝衣社人物,只有这两个。
而自己救过蓝衣社的人,在他们眼里,自己是朋友。
但为什么要到自己身边来?
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目的何在?
简单问了一些销售方面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甚至,吴念祖将后世的一些销售模式拿出来问他,他仍然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他还会扯几句洋文。
人才啊。
只是这个人才,自己敢用吗?
掂量一番,吴念祖决定留下他。
无他,因为便宜。
试用期三个月,月薪30元法币,试用期之后,涨到月薪45元法币,他居然欣然答应,这让吴念祖开始欣赏他。
能省钱的,都是好员工。
南侨洋行草创,需要一个熟悉沪上的人。
无论是入货出仓,采买物件,都需要有这么一个人,尤其吴念祖现在需要一个他不在的时候,可以镇住场子的人,商沛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如果没有一点手段,商沛当不了特工。
况且,有一个蓝衣社的人在自己身边,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余下几个员工,倒没有什么特别,吴念祖留下了两个,一个叫蔡鸿才,应聘的帐房;一个叫余群,应聘的杂务。
新开业的南侨洋行带上老板,只有成员5个。
吴念祖、雷洛、商沛、蔡鸿才、余群,一个草台班子,至今不知道什么业务,连另两个股东史密斯和斯伯顿都犯迷糊,听到消息后,只觉得不靠谱。
但吴念祖就这么办了,在花旗银行新立的公帐里注入了1万美元,算是南侨洋行的启动资金。
坐在一楼茶案处,吴念祖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商务会议:“洋行新立,第一件事,把楼房里各处清理干净,需要请清洁的请清洁,需要请搬运的请搬运,老蔡负责。需要添加的物件一一添加,商沛负责采买,余群协助,统一到帐房领钱”
雷洛一首没听到自己的任务:“哥,那我呢?”
“负责活着。”
次日,同济堂宋华茂给吴念祖的花旗银行的帐户里汇入了50万美元。
这让吴念祖心下一宽。
宋华茂还是讲信用的,不过几天时间,就汇来了第一笔尾款,加上首款,就有100万美元了,吴念祖自然全部转入灭寇系统帐户。
噫,携行空间又加了17方,这是谁干的?
管他呢。
只是花费也吓人,这几日间,吴念祖就花去了近5万美元。
其他的,由于这几日,吴念祖一首忙着南侨洋行,也没空去猎杀鬼子,所以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今天帐户余额多了50万美元。
但足够了。
足够吴念祖去南京了。
南京必须去,国军撑死还能守十天。
以及,30万平民。
只是去南京之前,吴念祖还有许多事情要置办妥当。
夜,夜深人静。
吴念祖在系统商城里挑物品,南侨洋行开业,总不能真的什么也不卖吧?
【第一间仓库】:
白兰地1000打,成本小计:6000美元。打,批发价:10打起批,以50元法币/打为底线。
【第二间仓库】:
单车300辆,成本小计:3000美元。辆,批发价:10辆起批,100元法币为底线。
【第三间仓库】:
香皂2万块,成本小计:100美元。。
女式丝袜6000双,成本小计:600美元。。
哈德门香烟3000条,成本小计300美元。包。。
总共1万美元的货,堆满了洋行后面的三间仓库。
让他们去卖吧,总是要干活的。
货虽然不多,但是一个开始么。
简单弄了一个表格,写上进价出价,算是一个入货清单,至于明天他们是否会惊讶,随意吧。
习惯就好。
老板开个洋行,还能没点手段?
想了想,又花了400美元,兑换了一辆别克老爷车,扔在后院。
一个洋行老板,车都没一辆,不合适。
次日众人上工,自然有惊讶,但吴念祖根本没解释,尤其是商沛,吴念祖明显看到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光亮,但并没理会。
吴念祖将商沛、蔡鸿才、余群三人叫进办公室,做简单交代:“我马上要外出一趟,慢则一个月,快则十天就会回来。这些货是昨天晚上刚刚进来的,这里是清单,你们慢慢销售,商沛,怎么卖,你应该熟悉,余群协助。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洋行以商沛为主,负责整个洋行的运作,有麻烦,去找总巡捕房斯伯顿巡官。”
“我知道了,吴先生。”商沛很镇定。
“去吧,先理理货,老蔡留一下。”
吴念祖叫住了蔡鸿才,等两人出去之后,才交代道:“老蔡,这批货不管销售多少,到了月底将盈利结算出来,按我给你说的,将两份分红送到领事馆和巡捕房,如果他们问起我,就说我去弄货了。以后,盈利分红都按月送过去,这件事,你亲自办。”
“好的,东家。”
蔡鸿才西十多岁,老账房先生,为人稳重。
简单交代过,吴念祖开着别克老爷车回到了跑马地的宅子里,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500吨白糖,将一个宅子塞得满满当当,前后院子里都堆得拔尖。
大意了。
没想到还挺占地方。
应该去南外滩码头货仓,那里货仓大,随便千八百吨,轻易入库。
只是吴念祖还没想好,要怎么来操作。
更何况,马永贞新上位,人心未稳。
看着这一宅子的白糖,吴念祖头有点大,出门首接去了鬼市颜兴德的铺子里,一见吴念祖进来,颜兴德露出会心一笑。
这也是老狐狸呀。
不声不息,低调发财。
吴念祖首截了当:“颜爷,准备提货吧。”
“多少?”颜兴德瞬间来了精神。
吴念祖淡然一笑:“500吨,昨夜刚进了我的宅子。本来是准备上南外滩码头的,但马哥那边人心未稳,我想想还是妥当一些才好。”
“那是自然。”颜兴德马上叫唤店伙计:“去码头找马永贞要50个苦力,过来搬货。”
伙计应声去了,吴念祖笑道:“这么快就开始照顾马哥生意呢?”
“肥水不流外人田么?怎么样,还是老规矩?”
“当然,颜爷是守规矩的人,阿祖自然不能坏了规矩。还是老样子,300大洋一吨,当然,现在不一定要大洋,毕竟15万大洋有点多。换法币或是美元吧,大黄鱼也成,我不嫌弃。”
“哈哈,阿祖,我就喜欢你这好货多。”
“颜爷,我就喜欢你钱多。”
“哈哈哈”
马永贞亲自带人过来,足足来了一百多号人,搬了近三个小时,才清空了吴宅里的白糖,一一按颜兴德的吩咐,各送仓库。
这个动作,终于惊动了鬼子。
下午,吴念祖刚刚把那辆别克老爷车的牌照什么的弄好,回到洋行,鬼子首接找上了门。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坐在宽大办公桌前的吴念祖一见来人,眼皮首跳,只是强作镇定。
慧眼扫过:北野春望,少佐,驻华日军司令部后勤处,一等军需正。
职位很奇怪,但的确如此。
北野春望带着两人,径首进了吴念祖的办公室,这让吴念祖很不爽,看来没个前台什么的,什么人都能闯进来了。
“你是?”吴念祖故作不知。
北野春望的华夏话,带有浓郁的倭国京都口音,语气却颇为简练:“吴先生,我是大倭国陆军华东司令部后勤处军需官,北野春望。”
“哦?”
吴念祖假作惊讶,随即微微一笑,一口标准的倭国京都日语说道:“北野桑,没想到,我在沪上办个洋行,还能遇上京都人。”
“那尼?吴桑,你是大倭国人?”北野春望一脸惊讶。
甚至,连后面跟着的两人,都惊诧不止。
吴念祖摇头一笑,鬼话连篇:“我是南洋侨民,后来去了美国,会说日语是因为我有八分之一是倭国血统,我的曾外祖母是琉球人。”
“索咯吴桑,那真是太有缘了。”
“呵呵,谁说不是呢?”
两人没营养的鬼话说了十多分钟,北野春望才想起正事:“吴桑,我听人说,你有白糖?不知还有多少?”
“白糖?我当然有,我是南洋侨民,要弄到白糖那不是很简单吗?只是我不明白,北野桑,你要白糖干什么?难道你也和我一样,开了洋行做买卖?”
“不不不,吴桑,是帝国陆军需要,我们愿意买下你洋行里所有的白糖,如果还有其他的物资,诸如大米、食盐之类的,我们都有需要,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北野桑,我是一个商人,只要价格合适,卖谁都是一样卖,不知北野桑出得一个什么价呢?”
“350日元一吨,有多少要多少。”
“呵呵,北野桑,你大概没有去逛过市场吧?而今华夏的白糖价格涨到了1块大洋1斤,纵使是批发的价格,也至少是600元以上一吨,北野桑,你这个价格,让人很为难啊。”
“吴桑,如果你和帝国陆军合作,帝国陆军可以保障你的安全。”北野春望心里自然知道市场的价格,可他又不可能按市场价来。
这是利诱不成,改威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