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阳让孙有波先带着他去了厂子的仓库,看了下这边服装的款式。
林子阳看完了之后,当即便明白了为什么京市第二制衣厂的衣服存在滞销的问题了。
京市毕竟是首都大城市,这种地方比其他的地方更先进,商场里售卖的衣服款式也更加的时髦洋气。
可是京市第二制衣厂的衣服,款式设计上就有些老气了。
前几年,国内的各种物资都非常的奇缺,厂子生产出来东西都不用担心着销售的问题,因为无论好不好,消费群众都是抢着要的。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现在经济发展情况在变好,生产力在提高,人民对于商品的要求也比之前高了点。
尤其是在京市这种地方,生活条件比小地方好,大家想要买到品质更好的东西。
京市第二制衣厂的服装这么老气,自然竞争不过那些生产时髦洋气服装的制衣厂。
但是京市第二制衣厂这边的服装产品也只在京市这边不好销售出去,在一些落后地区还是很有市场的。
现在京市第二制衣厂的衣服,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
服装款式虽然不太时髦,但在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还是能卖出去的。
林子阳对比了一下,若是按照这边的成本价出售,竟然比自己买不了做衣服都要划算。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京市第二制衣厂在生产这些服装时,原料是统一采购的模式。
这种大量统一采购,比他们消费者自己去购买布料价格要便宜很多。
只要是有购买服装需求的人,肯定能接受京市第二制衣厂的这些服装产品。
孙有波只想着在京市本地销售,没有考虑外地市场,所以想要将这些服装产品倾销出去才会有些难度。
林子阳又看了看这些积压的服装产品,发现衣服质量真的很不错,虽说款式简单,没花里胡哨,但是用来做工服却是不错的。
在乡下,若是能穿上这样的服装,都能出去显摆了。
其实对于农村人而言,反而更喜欢那种质量好,耐磨损的衣服。
农村人和城里人不一样,农村人需要下地干活儿,干的很多还是粗活重活,那种不耐磨损的衣服穿着不合适,穿坏了反而还会心疼。
林子阳想着,若是这些衣服弄些给胡家湾生产队,队员们肯定喜欢。
回头他可以打电话和胡长平说一说,让他帮忙统计一下大队有没有需要这些衣服的。
依着林子阳的预估,胡家湾生产队的队员们生活条件好了,肯定有不少队员们能愿意购买这些衣服的,到时候就能帮着解决一部分销路的问题。
剩下的服装,林子阳再对接几个厂子,当作给厂子采购的厂服,也能分销一部分出去。
最后卖不完的也不用担心,可以找梁安国帮忙一下,安排黑省的百货大楼供销社采购,这些服装产品不愁着销路问题。
心里有了主意后,林子阳表情也越发的轻松了点。
了解清楚了情况,林子阳便冲孙有波道,“孙厂长,你等着我的好消息,这些积压的存货,我相信很快就能帮着你全部解决了。”
孙有波看到林子阳这自信满满的模样,也在心里期待了起来。
若是林子阳真的能帮着他将所有的积压存货全部卖出,孙有波自然是求之不得。
“好,林同志,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我这边也准备好,你若是将事情解决了,我们厂子的这几间临街店铺立马转给你。”
谈好了合作,林子阳这才从京市第二制衣厂出来。
从这边出来后,常斌才憋不住问道,“子阳,这可是五万件服装啊,你真的能帮着全部卖出去吗?”
常斌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正换做他的话,常斌估摸着自己做不到。
林子阳挑动了一下眉梢,冲常斌反问了句,“三哥,你觉得我能不能呢?”
常斌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显得对林子阳有些不信任,所以在他反问后,当即回了句,“你本事这么大,应该没问题。
没把握的事情,你也不可能做。
不过我还是想不到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五万件的服装都给卖出去啊?”
常斌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也充满了好奇。
林子阳笑着拍了下常斌的肩膀,“这事儿不难办,不过希望三哥也在这件事上能给我出一份力,帮帮忙。”
常斌听到林子阳让自己帮忙,倒是没推辞,“行啊,不过我能帮上你什么忙?”
林子阳将想让常斌采购厂服的事情说了。
常斌作为厂长,自然是有这个权利的。
在林子阳说明情况后,常斌觉得这件事不难办,当即便应了下来,“这事儿没问题,不过我们收音机厂一共就五百名员工,就算是厂子给员工采购厂服,一个员工两套服装的标准,也顶多支持两套。
现在他们制衣厂滞销的服装一共五万套,我们一个收录机上只能帮着采购一千套,这还是远远不够啊”
常斌嘀咕完,还不等林子阳说什么,当即又继续道,“我这边还有不少的朋友,回头我再多找几个朋友帮着采购一些。不过这样加起来,估计也只能解决一万套的积压量。”
林子阳听了常斌的话,越发的觉得对方仗义了。
为了帮他解决问题,常斌还用上了自己的人脉。
人家能这样尽心尽力的帮着自己办事,林子阳肯定得记住这份情才行。
林子阳便和常斌商量道,“除了购买厂服,三哥你也可以和厂子里的员工提一嘴,说和京市第二制衣厂这边有友谊合作,京市第二制衣厂的服装成本价卖给收音机厂的员工,算是给员工的福利。
愿意购买的员工,再登记记录一下需要的数量。”
京市第二制衣厂的服装价格划算,很多追求性价比的人是愿意消费买单的。
尤其是林子阳让常斌这么说,会让收音机上的员工们觉得捡了一个便宜。
出于捡便宜的心理,这些员工们更愿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