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3比0。
庆祝结束后,法国队的球员们没有立刻返回更衣室,而是排成一列,并肩走向那片蓝色客队看台。
那里,
上千名远道而来的法国球迷,早已将这里变成了狂欢的海洋。
当球员们走近时,看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掌声。
球员们笑着朝看台鼓掌。
球迷们声浪滚滚。
但所有的焦点,所有的激情,最终都汇聚到了那个身披10号的年轻人身上。
“盖奥!盖奥!!”
整齐划一的呐喊声响彻在第比利斯的夜空下。
这呼声比其他任何名字都更加响亮,更加持久,充满了毫无保留的激情与骄傲。
“谢谢你,扬!你是我们的骄傲!”
“盖奥,法兰西之子!”
“扬,带我们去巴西拿下那该死的冠军吧!”
队友们将盖奥推向前去,盖奥笑着单独走向看台下方时,气氛达到了顶点。
他抬头望着那些因他而疯狂的面孔,脸上露出了温暖而真诚的笑容。
“谢谢你们!”
他用力地鼓掌,然后将手掌按在胸口,向球迷们深深鞠躬。
这个动作引来了更猛烈的尖叫。
有球迷将一面的法国国旗抛了下来,盖奥接住,将它披在了自己身上,再次引发了雷鸣般的欢呼。
这一刻,语言是苍白的。
那一声声呐喊,一张张激动的面孔,一次次奋不顾身的伸手,都在诉说着同一种情感——绝对的信任、发自内心的崇拜,以及因他而生的、无比强烈的国家自豪感。
对于这些远征的法国球迷而言,盖奥不仅仅是进球的保证,他更是一个像征,一个让所有人相信法国足球辉煌未来触手可及的像征。
他们用最直接、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年轻领袖的最高敬意。
谢场持续了许久。
当球员们最终挥手告别,走向信道时,看台上的歌声依然嘹亮,那是送给英雄的赞歌。
盖奥走在最后,他回头再次望向那片蓝色的海洋,用力挥了挥手。
就在球场信道口的阴影里。
他看着那些疯狂呐喊的法国球迷,看着他们眼中近乎崇拜的光芒,看着盖奥在万众欢呼中沉稳挥手的身影。
一股滚烫的渴望在他胸中翻涌——总有一天,他也要让佐治亚的球迷为自己这样呐喊!
这个念头如野火般蔓延,让他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他目光一眨不眨地追随着那个蓝色的10号身影——盖奥。
而当盖奥一步步走向信道时。
克瓦拉茨赫利亚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蹦出来。
他脑海中不断想着要怎么才能够跟盖奥再度搭上话,在不断的想着用什么语气、什么话。
而盖奥正和队友们边走边聊,准备返回更衣室。
他似乎感受到了那道炽热的目光,下意识地转过头,恰好看到那个在入场时有过一面之缘,略显瘦小的佐治亚男孩。
男孩眼中那种混合着极度紧张、崇拜和渴望的光芒,让盖奥停下了脚步。
他朝着克瓦拉茨赫利亚笑了笑,主动走了过去。
克瓦拉茨赫利亚感觉呼吸都要停止了。
他看着自己的偶象越走越近,高大的身影笼罩下来,带着一股混合着汗水和草屑的气息。
盖奥弯下腰,用英语温和地问道:“嘿,小子,今天的工作做得怎么样?”
克瓦拉茨赫利亚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用力地点头,脸涨得通红。
脑海中刚刚想过的那些话,全部都忘了。
光是盖奥和他说话,就让他头脑一片空白!
盖奥被他的样子逗笑了。
他直起身,没有任何尤豫,双手抓住自己球衣的下摆,利落地向上一脱。
他将那件还带着体温和汗水的蓝色10号法国队球衣,递到了克瓦拉茨赫利亚面前。
“这个,送给你了。”盖奥的声音很平静。
克瓦拉茨赫利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下意识颤斗着伸出双手,像接过一件圣物般,小心翼翼地捧住了那件球衣。
布料上还残留着馀温,这一切都让他幸福得感到眩晕。
他忽然想起同伴说的要签名。
“能能给我签个名吗?”克瓦拉茨赫利亚用带着浓重口音,结结巴巴的英语鼓起勇气问道。
同时慌忙地想找笔。
盖奥笑了笑,向场边的工作人员示意了一下。
很快,一支马克笔递了过来。
盖奥接过笔,在球衣的号码下方,流畅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yann·gueho。
写完,他并没有立刻把笔还回去,而是看着男孩的眼睛,额外在下面加了一句:“好好踢球,也许未来,我们会在球场上再见。”
当看到盖奥写下的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克瓦拉茨赫利亚的心中炸响。
他完全忘了要给同伴们也要签名的事情。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盖奥。
偶象的眼神里没有敷衍,而是带着一种对后辈的鼓励和期许。
“我会的!我一定会的!!”克瓦拉茨赫利亚用尽全身力气喊道,这一刻,泪水终于控制不住地涌出了眼框。
盖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和等待的队友们一起准备走向更衣室。
不过,盖奥忽然停下脚步。
转头又看了眼这个瘦弱的佐治亚小男孩,问道,“嘿,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克瓦拉茨赫利亚一愣。
本能的喊起来,“赫维恰!克瓦拉茨赫利亚!”
“赫维恰克瓦拉茨赫利亚?”
盖奥重复了一遍这个有些绕口的名字,语调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停顿。
他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个瘦小的佐治亚男孩脸上,露出微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再重复了一遍,“我记住你的名字了,好好踢球,也许未来,我们会在球场上再见。”
听着盖奥的话。
克瓦拉茨赫利亚狠狠点头,他站在原地,死死地抱着那件珍贵的球衣,泪水滴落在球衣上。
他望着盖奥消失的方向,心中那座名为“偶象”的高山,变得更加巍峨!
今夜,
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件落场球衣和一个签名,更是一颗被点燃的名为“梦想”的火种。
那个小时候,在家乡察连吉哈的绿茵场边,为了心爱的足球不被铁门上尖锐的装饰刺破,会细心地用早熟的苹果包裹每一个锋利角落的男孩。
此刻紧紧抱着这件蓝色球衣,仿佛抱住了整个未来。
走向更衣室的盖奥,一边简单和队友们聊着天。
一边回忆着刚刚这个球童。
如果不是重名的话,那么缘分就是如此奇妙。
嗯,无边落木萧萧下,克瓦拉茨赫利亚
盖奥是最晚回到更衣室的。
看到他进来。
“扬!你那个点球踢得也太牛了!”吉鲁一把搂住刚进门的盖奥,用他洪亮的嗓门喊道,“不过你的点球不能多看,我心脏不好,次次都是打死角,我差点以为你要打飞了!”
盖奥笑道,“没关系,你可以多在禁区内制造点球,我多罚几次,你就不怕了。”
哈哈哈!
这话引来一片笑声,盖奥还称赞了吉鲁,朝他竖起大拇指,说道,“你上半场那个摆渡很不错,不过嘛”
盖奥带着一股子坏笑看向吉鲁。
吉鲁瞬间知道他要说什么,“嘿!别提我那脚打飞的了!”
吉鲁装作懊恼地抱头,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角落里,里贝里一边用冰袋敷着膝盖,一边咧嘴笑着看过来:“小子,今天踢得不错,不过下次我跑位时,你传球可以再早一点点,再慢点我就越位了。”
他伸出食指和拇指比划着名一个微小的距离。
“听见没,扬?刀疤脸开始给你上课了!”瓦尔布埃纳笑着起哄,他正光着膀子,露出精干的肌肉,对着镜子整理发型。
当盖奥看向他时,他抬起手,默默竖了个大拇指。
“扬,你今天可是把佐治亚的后卫们耍得够呛,”马图伊迪一边绑鞋带一边说,“我看他们下场时眼神都直了。”
盖奥点点头,“恩,我有分寸。”
喧嚣阵阵,笑声和打闹声不绝于耳。
坐在角落长凳上的老队长埃弗拉,一边整理着护腿板,一边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他的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眼神中却流露出复杂的感慨。
曾几何时,法国队的更衣室是另一番景象。
大牌云集,却各自为战,派系林立,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那场内讧更是成了全世界足坛的笑柄。
那时的蓝色战袍,仿佛承载了太多的个人野心和更衣室政治,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而如今
埃弗拉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被队友们簇拥着的盖奥。
这个年仅18岁的少年,不知不觉间,竟成了凝聚这支球队的真正内核。
他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吉鲁可以揉他的头发,博格巴可以跟他嬉笑打闹,连里贝里这样的老大哥也愿意耐心指点。
年轻球员们更是像对待兄弟一样自然地围绕在他身边。
埃弗拉心中暗想,“也许,这就是这小子常挂在嘴边的‘兄弟足球’吧……”
没有所谓的权威、地位压制,而是以天赋和人格魅力自然形成的向心力,让每个人都愿意为彼此而战。
这样的球队,才有真正的战斗力,才有未来。
作为经历过至暗时刻的老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团结的珍贵。
他清了清嗓子,带着调侃的语气,朝着盖奥的方向提高了音量:“嘿,扬!下周末回英格兰,在安菲尔德对我们的时候,脚下可得留情啊!我这把老骨头,估计真顶不住你那么冲几下。”
双红会,如果莫耶斯还用他首发,那么埃弗拉将会直接和盖奥对位。
更衣室里顿时爆发出更大的笑声。
吉鲁第一个大笑着接茬,用力拍着大腿:“帕特里斯!那可是双红会!到时候我们阿森纳可等着看热闹呢!你可得顶住啊!”
博格巴也唯恐天下不乱地凑过来:“帕特里斯,需要我教你两招怎么防扬吗?虽然可能也没什么用!哈哈!”
里贝里则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笑着摇头:“扬,到时候可别真把咱们的老队长给过晕了。”
盖奥被大家说得有些不好意思,笑着摆手:“放心吧,帕特里斯,到时候我肯定嗯尽量给你留点面子。”
这当然是玩笑话。
他的话又引来一阵哄笑。
埃弗拉看着眼前这群开着玩笑却明显透着亲密无间的队友,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俱乐部是俱乐部,国家队是国家队。
但在这一刻,在这个更衣室里,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为法国队而战的兄弟。
而拥有盖奥这样的内核,无疑是这支球队最大的幸运。
这时,主教练德尚推门进来,拍了拍手:“好了,小伙子们,别聊你们的俱乐部恩怨了,现在,我们是法国队,收拾好东西,新闻发布会后我们直接去机场,现在可以享受胜利,但别忘记,几天后还有比赛在等着我们。”
更衣室里响起一片“明白,头儿!”的回应声,气氛依旧热烈。
埃弗拉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其乐融融的场面,心中充满期待。
或许他国家队的最后一舞,还能有一些耀眼的光芒?
法国赛后发布会上。
德尚也正面回应了关于记者说的“盖奥依赖症”、“法国队离开盖奥不会进球”之类的问题。
德尚的华丽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反问“依赖症?不,我称之为‘明智的内核战术’。
让我把话说清楚:当我们拥有一位像扬这样,18岁就能在英超两场打入五球,能用个人能力决定比赛走向的球员时,不把他作为战术内核,才是教练最大的失职!
把球交给队内最强、最有效率、最能创造机会的球员,这难道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战术吗?
这本身就是一种清淅的战术思路。
为什么我们要回避这一点?
难道要把球交给不那么有威胁的球员才算‘战术丰富’?这是荒谬的!”
说到这里,德尚的言辞还有些激烈,但他很快调整过来。
继续说道,“是的,我们的进攻会围绕扬来展开,因为他有这个能力,也配得上这份信任。他的突破、传球和射门,就是我们的进攻保障。
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他球员不重要。
所有人都是体系的一部分。
他们共同构成了以扬为箭头的攻击群。
我们的目标不是取悦那些谈论‘依赖症’的人,而是赢得比赛,赢得冠军。
为此,我们将毫不尤豫地发挥我们的最大优势——那就是扬·盖奥。
如果有人称之为‘依赖’,那么我会说:是的,我们依赖他的天才,并且为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就是现代足球赢得胜利的方式。
想想看,1998年,我们为什么能赢得世界杯?
正是因为雅凯教练坚定不移地以齐达内为内核构建球队!
2006年的意大利,难道不是将皮尔洛的才华发挥到极致?
当你拥有马拉多纳、贝利、c罗、梅西这样的球员时,任何一位理智的教练都会毫不尤豫地将战术天平向他们倾斜!这是足球的常识,也是胜利的法则!
对我而言,扬就是这样的球员,他拥有那种与生俱来,能够瞬间提升球队一个档次的决定性天赋。”
德尚这番话,说得很硬气。
颇有些“我就是依赖盖奥了,怎么样?!”的豪情。
而他这番话,在法国国内,也引起了诸多评论。
基本上分为三派。
支持、反对、中立的。
《队报》写道,“德尚终于说出了我们期待已久的话!
面对迂腐的‘依赖症’质疑,他的回应铿锵有力,展现了一位冠军教头应有的魄力和远见。
足球的本质就是将球交给最能解决问题的人。
拥有盖奥这样的天才却不去最大化利用,才是对国家队的不负责任。
历史告诉我们,围绕超级巨星建队是赢得荣誉的捷径。
这支年轻的法国队需要一面旗帜,而盖奥就是答案。
德尚的明确表态,为球队指明了方向,这是法国足球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
《巴黎人报》表达质疑:“德尚的自信令人钦佩,但他是否过于乐观了?
将整个球队的进攻命脉系于一个18岁少年的身上,无疑是一场豪赌。
没错,盖奥现在是现象级的,但足球世界充满变量:伤病、状态起伏、对手的针对性绞杀
一旦盖奥被限制,我们是否有可靠的b计划?
德尚提到了1998年的齐达内,但别忘了,当年法国队拥有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
如今这支球队的防守远未达到当年的高度。
过度强调单一内核,可能会抑制其他攻击手的成长,并让球队在逆境中缺乏应变能力。
我们希望德尚是对的,但这无疑是一次高风险的选择。”
当然也有中间派。
《法国足球》写道,“德尚的发言内核其实就一个词:赢球。
他的哲学很务实——既然我有最好的武器,为什么不用?
媒体和球迷争论的‘依赖症’或‘内核论’,在教练看来,只是实现胜利的不同手段。
德尚的职责是赢下比赛,而不是取悦美学评论家。
他的表态稳定了军心,明确了战术内核,这有利于减少更衣室的模糊地带。
真正的考验在于,他能否在坚持以盖奥为内核的同时,成功构建一个平衡的体系,让其他球员也能发挥所长,并在盖奥无法出场时,确保球队依然能运转。
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成绩将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全世界的媒体似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众人独醉我独醒。
非要报道一些所谓的思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一样。
而球迷们就纯粹得多。
在法国的社交媒体上,对于这些媒体们此前质疑德尚,以及现在德尚的回应,很多人评论道。
“什么依赖不依赖的?记者就是爱瞎操心!能赢球不就行了?3-0!干净利落!
我就问你们,看盖奥踢球,爽不爽?
战术?
把球给盖奥就是最好的战术!
以前看球提心吊胆,现在看球心里踏实!我就支持德尚,谁能让球队赢球,谁就是好教练!”
“那些分析什么‘b计划’的人,是不是赢球了浑身难受?我们现在有盖奥,就象玩游戏开了挂!有挂不用,那不是傻子吗?支持到底!我看了几十年球,道理很简单:赢球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没有1,再漂亮的战术也是白搭。盖奥就是那个‘1’,必须支持!”
“别整那些虚的!我们就需要一个能带我们赢球的英雄,盖奥就是!记者再bb,也改变不了我们三分到手的事实!”
这些纷纷扰扰,并没有影响到盖奥。
他和队友们在第比利斯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上午法国队的专机降落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国际机场。
德尚为球队选择了一条最务实的路线。
不再返回法国,而是直接飞往下一个客场所在地白俄罗斯,在明斯克进行休整和备战。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球员的长途奔波,让全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这场比赛。
盖奥倒是挺喜欢这样的安排。
当球队大巴驶入明斯克市区时,一种与第比利斯截然不同的城市氛围扑面而来。
九月的明斯克,天空是一种清澈高远的蓝,阳光通过已经开始泛黄的梧桐树叶,在宽阔整洁的街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座城市坐落在斯维斯洛奇河畔,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随处可见宏伟的斯大林式建筑,大片大片的公园绿地和宁静的湖泊。
整个城市有一种宁静、有序甚至略带疏离感的气质,与高加索地区的热烈奔放形成鲜明对比。
至于足球,在白俄罗斯,它更象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而非狂热的全民信仰。
白俄罗斯国内联赛的水平和关注度有限,最着名的球队是鲍里索夫,是白俄罗斯足球的旗帜。
但总体来说,足球在这里的受关注程度,远不如冰球等冬季项目。
国家队的成绩也一直徘徊在欧洲二三流之间,这使得明斯克的足球氛围相对平淡,不会给法国队带来类似第比利斯那样的客场压力。
法国队下榻的酒店位于明斯克市中心,毗邻风景优美的胜利公园。
德尚特意为球队在郊外租用了一处设施完善的封闭训练基地,确保备战不受干扰。
在这里,没有山呼海啸的敌意,也没有蜂拥而至的媒体。
训练结束后,球员们甚至可以戴着帽子,在宁静的河畔散步,或者在众多的公园里慢跑恢复。
这种略显与世隔绝的环境,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客场比赛的法国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休息机会。
包括对于球员们也是如此。
漫长的联赛,密集的国家队赛事,不断的旅行、训练、比赛和曝光,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着球员的身心,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
那种无处不在的关注和压力,如同始终绷紧的弦。
而在明斯克,这根弦可以稍稍放松了。
训练安排在上午,强度适中,以战术演练和身体恢复为主。
下午,
德尚给了球员们有限的自由活动时间。
没有成群结队的媒体在酒店外蹲守,也没有狂热的球迷追逐签名。
这座城市以其特有的平静,接纳了这群短暂的过客。
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时间过得很快。
9月10号。
晚上七点钟。
明斯克迪纳摩体育场,这座于二战中被毁再重建的球场,今晚约三万多球迷入场。
虽然白俄罗斯自从独立以来,从未进入过欧洲杯、世界杯正赛,甚至是附加赛资格赛都没有进入过。
是妥妥的陪跑队。
但是,
球迷们依旧激情满满,不断合唱着助威歌曲,声浪滚滚!
场上。
双方球员站在中圈,当7点钟一到,主裁判迅速吹响了比赛开始的哨声。
滴!!!
比赛正式开始!
或许是由于明斯克的生活太过于舒适,或许是对手实力带来的潜在松懈,法国队并未像预期那样,从第一分钟就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
相反,比赛在一种略显沉闷的节奏中开始,而主场作战的白俄罗斯队,则踢得更为积极主动。
白俄罗斯队率先开球,他们并不怯场,试图通过简洁的传递稳住阵脚。
第4分钟,法国队才完成了第一次有威胁的进攻。
盖奥在边路送出一记精准的直塞球,瞬间撕开了白俄罗斯队的防线。
瓦尔布埃纳心领神会,高速插上形成单刀!
然而边裁的旗帜却高高举起——越位在先!
第8分钟,法国队卷土重来。
瓦尔布埃纳在右路与队友配合后,将球回敲给大禁区弧顶的吉鲁。
吉鲁停球调整一步,起右脚劲射!
足球呼啸着贴着右侧立柱偏出,惊出主场球迷一身冷汗。
然而,白俄罗斯队立刻还以颜色,展现了他们的反击能力。
就在吉鲁射门偏出后,白俄罗斯门将快速开出球门球,球队通过几脚简洁快速的传递,赫莱布迅速将球推进到前场。
反击中,球分给了右路插上的巴拉诺维奇,他在小禁区右侧角上获得机会,小角度直接劲射!
可惜足球也划门而过,偏出了远角。
这次快速反击打得有声有色。
法国队逃过一劫。
然而,比赛的平衡依旧在第22分钟被打破。
白俄罗斯队获得一次右侧角球机会。
卡拉切夫将球开出,足球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点球点附近。
法国队的防守在这一次定位球中出现了盯人失误,中卫费利平科在无人紧逼的情况下,从容起跳,在距离球门仅7米处一记有力的头槌攻门!
球速极快,角度刁钻,直窜球网!
洛里鞭长莫及!
1-0!
迪纳摩体育场瞬间沸腾了,球迷们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白俄罗斯队令人意外地取得了领先!
德尚在场边气得挥臂怒吼,对这次低级的定位球防守失误极为不满。
他更不满的是整个球队表现出来的状态!
过于的松弛!
远道而来的法国球迷们看了这二十分钟的比赛,紧紧皱眉。
太难看了。
此刻,通过转播,tf1解说也是说道,“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低级的、完全可以避免的失球!
看看这次角球防守,我们的禁区里出现了明显的盯人失误!费利平科在起跳时身边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干扰!
在这样关键的世预赛客场,出现如此松懈的防守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但这个失球,或许只是过去这二十多分钟比赛的一个缩影。
坦白说,除了开场后盖奥那脚精彩的直塞让瓦尔布埃纳形成越位单刀之外,我们在进攻端踢得太过随意,缺乏强度和目的性!
我们的传球成功率低得可怜,中场完全失控,瓦尔布埃纳和马图伊迪很难把球顺畅地输送到前场。
最明显的问题是,我们完全切断了和盖奥之间的联系,他大部分时间只能回撤到中圈附近甚至更深的位置来勉强接球,而且一旦拿球,立刻会陷入两到三名防守球员的包围。
我们根本没有有效地利用他这个最强的攻击点!
德尚必须立刻做出调整了,他需要向中场球员下达明确的指令:‘想尽一切办法,把球交给盖奥!’我们需要增加无球的跑动和接应,需要更快速、更精准地通过中场。
让盖奥在对方三十米局域、在危险的位置拿到球,而不是让他一次次陷入中场绞杀战。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看到,在盖奥有限的、甚至有些困难的持球机会里,他依然展现出了绝对的威胁和改变比赛的能力”
场上。
盖奥朝着队友们不断拍手,喊着“都跑起来,压迫,压迫!!”
吉鲁等人点点头,前面这段时间确实是有些松了。
中圈开球,法国队全队眼神都变了。
刚才的散漫几乎是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发狠的逼抢和玩命的跑动。
进攻节奏立马加快!
压力立刻给到白俄罗斯禁区。
盖奥在有了队友们的穿插跑动之后,踢得也瞬间舒服不少,他在右路依旧是最大的威胁。
他又是一脚送到禁区内。
吉鲁头球砸门。
被门将扑出,随后二点法国队控制下来,继续组织。
法国队的进攻一波接一波,根本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而白俄罗斯队偶尔断球,刚想组织进攻,就发现眼前全是蓝色的身影。
传球线路被死死掐断,法国三中场,瓦尔布埃纳、坎特、马图伊迪完全掌控了中场。
这个配置,传球或许没有那么有创造力,但是拦截很强。
在这片蓝色风暴中,白俄罗斯队唯一的明星亚历山大·赫莱布,显得格外挣扎。
他这场踢单箭头。
镜头一次次对准他,汗水浸透了他的金发,但这位曾经的技术大师,现在连转身都困难。
一次典型的画面是赫莱布刚接到球,坎特扑上来,用身体死死卡住他。
赫莱布想变向,但腿脚根本跟不上想法,球被坎特轻松断下。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法国队再次发动进攻。
这位三十三岁的老将,脚步沉重,眼神里全是无力感。
他偶尔还能传出一脚好球,但更多时候,他只能在年轻力壮的法国中场包围下丢失球权。
曾经在阿森纳翩翩起舞的“白俄罗斯魔术师”,如今在马图伊迪和坎特的轮番冲击下,连球都护不住。
很快。
盖奥在右路接到传球。
白俄罗斯队的维科斯托夫立刻上前贴身防守。
盖奥没有选择强行突破,而是先用一个节奏变化骗过维科斯托夫的重心,随后将球轻轻向前一趟,加速激活!
维科斯托夫急忙转身回追,但第一步就被甩开。
此时,
补防的博尔达切夫和德拉贡已经迅速合围过来,三人形成夹击之势。
眼看陷入重围,盖奥在极小空间内,用右脚外脚背巧妙地将球从人缝中一捅,足球精准地传给了从后方高速套边插上的萨尼亚。
萨尼亚心领神会,不停球直接向前方空当送出一记直塞。
而就在萨尼亚传球的瞬间,盖奥已经象一道蓝色闪电,瞬间激活,从三名防守球员的包围圈中脱颖而出,直插禁区!
他的爆发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白俄罗斯队的整条防线都被他甩在了身后。
此时,禁区内一片混乱。
中路的吉鲁和远点的里贝里都在全速前插,举手要球。
白俄罗斯门将的注意力也被中路的包抄点所吸引,身体重心微微向球门中央移动。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盖奥会横传中路,助攻队友的那一刻——
盖奥却出人意料地摆动左腿,一脚爆射!
直抽近角!
白俄罗斯门将完全被这脚射门欺骗了!他再想向近角移动扑救,为时已晚!
足球紧贴着近门柱内侧,钻入球网!
1-1!
盖奥打回扳平的一球!
盖奥没有立刻狂奔庆祝,而是第一时间伸手指向为他送出关键直塞的萨尼亚,脸上绽放出璨烂的笑容,大声喊道:“传得漂亮,巴卡里!”
萨尼亚也大笑着向他挥手致意。
随后,盖奥才转身,冲向客队看台前的角旗区。
他再次面向那片蓝色的海洋,张开双臂,用力地挥动手掌,回应着球迷们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队友们从四面八方激动地涌来,吉鲁冲上来,大笑着从身后跳起来搂住他的脖子在一片欢腾中,盖奥却迅速收敛了笑容。
他一边回应着队友的拥抱,一边提高音量,声音清淅而坚定地盖过这些喧嚣:“好了兄弟们!专注!专注起来!比赛才刚开始!我们再加把劲,早点拿下这场!”
“好!”
“必须拿下,专注!”
与此同时,tf1解说在一连串的buuuuut之后,再度感叹道,“又是他!又是盖奥!在球队最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永远是他!
这个家没了他真得散啊!
我们必须承认,德尚说得一点都没错,当你拥有这样一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比赛的球员时,不把他当作绝对内核,那才是最大的愚蠢!
看看这球,在球队陷入僵局、甚至先丢一球的逆境下,是谁站了出来?
永远是盖奥!
什么‘依赖症’?
这根本不是问题!
拥有超级球星本身就是一种战术优势!
看看那些伟大的球队,哪一支不是围绕着自己的内核球员建队?
现在的法国队,进攻端可以打出各种尝试,但真正能一锤定音、能把机会转化为进球的,最可靠的人选就是盖奥!
这就是现实!
德尚的坚持完全正确——把球给盖奥,就是最好的战术!他就是这支法国队的灯塔和答案!”
而这一球打进。
也让场边的德尚,心里稍微安定了不少。
这时候他也想起了那些媒体的话。
媒体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真要是没有盖奥的进球,他们又得出来逼逼叨叨说成绩不行,场面不好看。
反正嘴巴就是上下两张皮,一张一合话就说出口了,又不用负责。
当球员们结束庆祝走向中圈的时候。
德尚大声朝着球员们喊着,“保持!继续保持压迫!!”
而他旁边的孔德拉蒂耶夫。
显得有些无奈。
这就是超级巨星的作用,媒体质疑德尚,但是身为主教练的他,反而是无比羡慕德尚。
谁不想自己手下有一个盖奥这样能够决定比赛的球员呢?
这要是白俄罗斯有一个盖奥,他们需要打得这么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