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吉贝吉奇在一边,时而皱眉、时而舒展,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
正是因为他清楚这是他执教生涯可能最伟大的赛季,所以他才非常谨慎。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都已经到这一步,不想功亏一篑。
后卫出身的教练,总是有这样的特点——更关心防守质量。
至于进攻?
相信盖奥就行了!
在哈吉贝吉奇这样的战术要求下,让巴塞尔有些不好踢。
防守反击,足球战术中最经典的战术。
其本质是“以空间换机会”,破解之道在于控制节奏减少其反击次数,进攻端多手段撕开防线,防守端预判关键威胁点。
以及最关键的是利用定位球机会。
意大利队2006年世界杯的成功,7场比赛仅失2球,正是将防守反击与破解反击融合的典范。
此刻,
雅金在看到巴斯蒂亚进球后的应对后,赶紧朝着球员们示意。
巴塞尔的球员很难做到完全控球,也没有办法避免失误,所以雅金赛前重点部署的就是针对性限制。
重点压迫对方反击发起点,切断长传线路,同时边后卫内收保护肋部空档。
所以,
面对巴斯蒂亚,最重要的就是切断德布劳内和前场球员的联系,以及限制盖奥的边路突破。
其实很多球队都知道这一点,但是能够完全做到的很少,德布劳内稍微好限制一点,最重要是盖奥这个点,很难限制!
事实也是如此。
盖奥右路拿球后,不管是沃泽,还是施托克,都非常狼狈。
但今晚主裁判似乎尺度有些大。
盖奥在边路的强突,被手上有动作拉倒,都没有吹罚犯规,这也让两人防守盖奥有了心得,犯规!
又过了几分钟。
盖奥边路接球,他没有选择向前推进,而是突然的横向带球移动到中路,再向前推进。
不过,
同样选择犯规战术。
盖奥立刻加速想要摆脱,却感觉小腿被踢到,出于保护目的他没有强行加速,而是倒地。
只不过,没有哨子,主裁判并没有吹罚犯规。
盖奥伸手申诉,主裁判不予理会,并且示意他赶紧起来。
这一边。
巴塞尔断球后,立刻发起反击,好在巴斯蒂亚的防线还算稳固,又一次的落入阵地战。
盖奥摇摇头,整理下自己的球袜后起身继续投入到比赛中。
巴斯蒂亚的进攻稍微有些不流畅。
巴塞尔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他们的进攻,同样被限制得很死。
终于,在第24分钟。
巴塞尔获得一次非常好的传中机会,西迪贝又是被萨拉赫军训。
随后萨拉赫传中。
足球传到禁区附近,施特雷勒背身回做球,迎上来的弗莱打算效仿一下德布劳内,来一脚世界波。
不过当他刚拿球,坎特就粘贴来,弗莱立刻由射门改成了扣球。
他这一扣,把坎特晃了下,正好被坎特踩一脚。
啊!
弗莱惨叫一声倒地。
主裁判响哨,只不过他只给了一个任意球,并没有对坎特出示黄牌,这让巴塞尔的球员以及场边的雅金都不满意。
他们觉得坎特的这个犯规怎么就不是黄牌动作呢?
都踩到小腿了!
“黄牌啊!”雅金在场边显得有些激动,他太清楚坎特对于巴斯蒂亚的重要性了。
不能够搞红牌,但是搞出黄牌,也会让坎特束手束脚啊。
但是,
今天主裁判似乎尺度比较大,没有下一步动作。
巴塞尔也只能作罢,毕竟他们前面几次防守盖奥,也吃到了大尺度的好处。
而哈吉贝吉奇看到这一球也稍微心里好受点,至少这裁判是一视同仁的尺度大,而不是双标。
很快。
巴塞尔球员们站在禁区附近,等着开球。
滴!
弗莱一脚!
足球落入禁区。
双方球员挤成一团,全部往前冲,当球迷们还在看着足球在哪儿的时候,施特雷勒高高跃起,一头将球顶向球门,但是人群中不知道是谁挡了一下,足球反弹回来。
施特雷勒情绪很激动,他张开双臂,非常夸张的喊着,“手球!手球!”
滴!
与此同时,主裁判的哨声响起,并且手指向点球点。
给了巴塞尔一个点球!
“啊?!”
现场的巴斯蒂亚球迷有些懵了,怎么就点球了?
包括场上的巴斯蒂亚球员们同样有些不可思议,纷纷找主裁判理论。
盖奥第一个冲上来,“这怎么会是点球呢?!”
他语气不算好,在刚刚被对方包夹踢到小腿没有吹罚,再看到现在突然吹点球,他语气自然好不起来。
主裁判摇摇头,做出手势,同时说道,“手球。”
他手指向了范戴克。
范戴克无奈的指向自己的肩膀,“这是肩膀碰的球,怎么会是手臂呢?”
主裁判还是摇摇头。
示意巴斯蒂亚的球员们全部退后,这个点球没有任何问题,不会改判。
巴斯蒂亚球员们无奈摇头。
他罚点球算是巴塞尔最稳的那一个,所以让他站上罚球点。
舍尔去年七月份从瑞士的韦尔俱乐部来到巴塞尔,迅速的展现出在中卫方面的个人实力,坐稳主力。
他在放球的时候,亲了一口足球。
滴!
在哨声响起后,舍尔一蹴而就!
骗过了达米安的重心,成功将球打进。
1-1。
巴塞尔扳平比分。
舍尔冲出球场激情庆祝,队友们也都跟着冲上去,而看台上的巴斯蒂亚球迷们疯狂的发出嘘声,将角落客队的远征军声音完全掩盖。
盖奥皱着眉头。
他在走向中圈的时候,朝着队友们拍手,“打起精神,这个球只是一个意外。”
盖奥说这话的时候,还看了眼范戴克。
范戴克倒是没有太多的情绪,心性不错。
随后盖奥和德布劳内走近,“有球尽量给点提前量,我有速度优势,他们拦不住我,尺度有些大,尽量不要陷入阵地战,直接打反击。”
德布劳内抹了下额头的汗水,点点头。
他也清楚今晚尺度大的情况下,干脆的利用速度反击才是最合适的踢法。
只是,对方会给他们这么大空间吗?
巴塞尔在扳平后,相对又稳健了不少,雅金也开始学习哈吉贝吉奇开始准备低位防守。
在客场踢平对于雅金来说是一个能够接受的结果。
但是,
巴斯蒂亚不接受!
盖奥不接受!
盖奥在丢球后,增加了游弋的范围,给对方的边路防守造成了很大的防守压力。
与此同时,坎特再度发挥出中场扫荡机的本色。
他在中场防守复盖面积极大,并且在丢球后,配合着队友开始朝着巴塞尔压迫。
巴塞尔难免出现失误。
德布劳内想要给盖奥传球,但是发现他身边弗莱始终贴着他,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另一条线路。
马内!
嘭!
德布劳内一脚长传,直接找到马内。
马内此前的速度优势已经让巴塞尔同样忌惮,右边后卫施泰因赫费尔压根不敢套上,死死盯着马内。
幸亏马内的一对一能力没有盖奥那么强,不然巴塞尔两条边路都要失守。
但是马内清楚自己的作用。
就是突进!
就是冲对方的防线!
当他接球后,没有花里胡哨的过人动作,就是直上直下的冲刺!
施泰因赫费尔完全拉开空间跟马内冲,基本上没有任何胜算,他只能够埋头紧追,争取不落后太多身位,阻止马内内切。
然而。
当马内带球快到禁区的时候,他一脚横传,将球传到卢卡库的脚下。
卢卡库没有接球,而是顺势一脚触球,向他的右侧一捅。
在那一侧,盖奥一直在极速向前穿插。
这就是盖奥的无球跑动能力,总是能够出现在威胁局域。
卢卡库做球,盖奥前插接应。
这也是巴斯蒂亚常用的进攻战术,但是此刻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因为盖奥前插的这一下,完全出乎巴塞尔所有人的意料,不是不知道他要前插,而是不知道他前插的速度这么快!
完全将整个防线都甩开!
单刀!
盖奥在禁区内接球,射门空间越来越小,索默迅速出击。
在电光火石之间。
盖奥顺势一脚,踢向足球,却在最后关头脚腕一抖,一个扣球,将球送到另一侧。
索默完全被欺骗,在看到盖奥抡腿的时候,就已经飞身扑救。
当他扑出来后正好盖奥扣过球,索默动作已经收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盖奥将他摆脱。
哗啦!
这一幕,
让塞萨里现场所有球迷兴奋不已,大吼大叫起来,这是盖奥经典的过掉门将,每一次都让他们热血沸腾!
在欢呼声中,足球被轻推进空门!
2-1!
在巴塞尔好不容易通过追回一球之后,巴斯蒂亚迅速完成反超。
盖奥顺势小跑出球场,看着看台上的球迷们,朝他们不断扬起双臂,示意他们的声浪更大一些,再大一些!
此刻,
塞萨里球场的时间仿佛都凝固了一帧。
随之而来的,一股积蓄到极致的、足以掀翻穹顶的原始能量,如同沉睡亿万年的火山轰然爆发!
轰——
这不是单一的呐喊,这是两万多巴斯蒂亚球迷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情绪,喷薄而出的瞬间,汇聚起来的如同海啸般的声浪!
“盖奥!”
“盖奥!!”
球迷们奋力呐喊着,他们能够感觉到血液在血管里奔涌咆哮,无比的滚烫,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在喷薄着炽热的狂喜!
他们用力挥舞着手臂,蓝色的球衣、围巾,汇聚在一起,如同大海汹涌。
盖奥在这样的浪涛之中,张开双臂,尽情的迎接着球迷们的情绪冲刷。
此刻,
西班牙马德里。
齐达内看着电视中意气风发的盖奥,为他开心的同时,也为盖奥陷入到越来越复杂的夏窗而担忧。
就在前两天,一个来自英国的电话,通过好友当中间人,联系到他。
对方自称是英国首富鲁本兄弟的传声筒。
他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齐达内劝一下盖奥加盟他们的球队,报酬就是让齐达内亲手执教这支英超球队!
说实话,
当听到这个“报酬”的时候,齐达内非常意动,一个执教的机会。
此前德尚和他说的话,还历历在目——“你还是早点找个地方开始执教练级吧,当教练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是随随便便就夺冠了。”
齐达内也希望能够早点开始执教生涯,开始练级。
这是一个机会。
并且还是作为盖奥的教练。
但是,当齐达内询问对方是哪支球队的时候,对方并没有告知,只是说,“这是一个极具诚意的邀请,而前提是我们双方均有意,所以具体事项,我们需要在创建初步的共识后,再继续深聊。
我只能保证,如果你真的能够执教这支球队,绝对不会因为引援预算等问题而犯愁。
鲁本兄弟对于这次的投资,极其看重!
我们的资金投入无上限,看看巴黎、看看曼城,他们能够一个夏窗豪掷一亿多欧元,我们也可以,我们有巨大的野心!
同时,
我们欣赏盖奥,也清楚他现在是法国足球的标杆,而我们愿意用我们在英格兰以及其他有人脉的地方,为盖奥成为下一个金球奖得主而努力。
甚至,
我们希望他是最年轻的那一个,他下赛季19岁,他还有两个赛季的机会去打破纪录。
并且,我们愿意更多引进法国球员,我们希望法国能够在盖奥的带领下,冲击世界杯成功。”
对方的话,是想要让齐达内做出决定。
但是齐达内自己却退缩了。
他尤豫了。
他确实想要这样一个机会,但是他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就去劝说盖奥。
所以他不会给盖奥说这件事情,他不会干扰盖奥的任何选择。
最多是建议。
而且这个建议还要和自己没有利益关联。
这才是前辈该做的。
而不是借用前辈这个身份,去利用后辈为自己谋利益。
更何况,齐达内也清楚目前自己的执教能力,他还需要沉淀,如果真的是他执教盖奥,他甚至会担心自己拖累盖奥。
所以,
他拒绝了。
虽然拒绝了,但是对方并没有放弃,还是留了一个联系方式,说如果有意可以继续联系。
齐达内不会反悔这个决定。
倒是他清楚盖奥所带来的影响力,担忧他陷入到这些各种各样的乱流当中,做出不恰当的选择。
不过一想到和盖奥的几次接触,齐达内又释然了。
盖奥会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齐达内想着想着,电视里比赛继续,双方的节奏一如既往的慢。
齐达内有意的看着双方球员的阵型,脑海中不断仿真着,如果是自己执教会怎么要求球员站位呢?
如果是自己用盖奥,会怎么使用呢?
防守反击?
这似乎是很适合巴斯蒂亚的战术,但绝不是最适合盖奥的战术。
对于足球,齐达内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他一直在穆尼里奥的手下学习的更多是防守反击,但不意味着他只会防守反击。
最后。
齐达内想到了对方说的世界杯。
他目光凝滞在电视屏幕上。
思绪却回到了2006年的那个夜晚,他仿佛听到了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满场的嘘声。
这一切,是那么的清淅。
他清楚,这些嘘声不是给他的,是给193身高的马特拉齐那么轻易就倒地,是给高举着红牌的主裁判埃利松多。
电视回放是齐达内撞倒了马特拉齐。
摄象机镜头捕捉到了一切,唯独录不到马特拉齐的声音,但有些时候,言语比行为更具攻击性。
于是,他的最后一场告别战,以红牌结束。
他怏怏走向场边,念念有词,低头从大力神杯旁边经过,他没法第二次举起这座奖杯了,他快步走下了球员信道的楼梯,回到更衣室,就象是一个普通球迷一样,通过电视看完了全部比赛。
赛前那些美好想象,以胜利作为告别、用t恤讲出感谢、绕场一周、最后向球迷致意,率队凯旋都永远无法实现了。
他是法国球迷心中的“齐祖”,但他却不是那个完美的巨星,是球迷们将他变成了法国偶象,想象成了一个完美的人。
事实上。
他的职业生涯,有过13次红牌,屡次有过激的行为,甚至被人说“那是个疯子”。
马特拉齐很熟悉齐达内,他清楚怎么激怒他。
他成功了。
齐达内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画面一直变化,神情没有丝毫的变动。
他坐在这里,静静的回忆。
30年前,当他不是“齐祖”,还是“小耶齐”的时候,在罗纳河口省的一场比赛中,他第一次被激怒,和对方发生冲突,他象是一个受伤的野兽,寸步不让。
当20年后,他还是那个他,面对挑衅选择露出獠牙。
当30年后,褪去一身繁华的他。
总能够梦见那个夜晚。
那个充满嘘声、充满喧嚣的夜晚。
也总是能够看到那个与大力神杯错过的身影。
渐渐地。
那道10号背影,和电视里的10号背影相融合。
齐达内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