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许久,白泽族老看李牧歌似乎已经没有问题了,便笑着站起身。
“好了,说了这么多,想必李小友也对藏书阁更感兴趣了。走吧,老朽现在就带你去。”
李牧歌精神一振,连忙起身。
他跟着白泽族老,穿过竹林,来到了一座高达九层的古朴塔楼前。
塔楼不知由何种木料建成,通体呈暗金色,上面烙印着无数玄奥的符文,散发着一股浩瀚而古老的气息。
塔楼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三个大字——藏书阁。
“这便是我族的藏-书-阁。”白泽族老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
站在藏书阁前,李牧歌能感觉到一股由无尽知识汇聚而成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
这气息无形无质,却比任何法宝的威压都更能震撼人心。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白泽族老看着他的样子,呵呵一笑,说道:
“李小友,我族藏书阁,共分九层。下面六层,收录的是地仙界万年以来,我族收集的各类典籍,包括历史、地理、功法、丹方、阵图等等,包罗万象。你可以随意观看。”
“至于上面三层,存放的是我白泽一族的内核传承和一些禁忌秘闻,恕不对外人开放。还望小友见谅。”
李牧歌连忙拱手:“族老客气了。能得见下面六层典籍,已是在下天大的福分,岂敢再有奢求。”
他心里清楚得很,能开放六层,已经是白泽一族看在救命之恩和自己得了截教传承的面子上,给出的最大诚意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这下面六层的内容,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片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了。
“好,那老朽便不打扰小友了。你有一月时间,尽情观看吧。”白泽族老说完,便转身离去。
藏书阁的大门,在李牧歌面前,缓缓打开。
李牧歌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入塔内,他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里面的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要大得多,显然是运用了须弥芥子之术。
一排排高达数十丈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典籍。
有的是用玉简记录,有的是用兽皮卷,有的是用金属片,甚至还有直接用神念封印在水晶里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古老的书卷气息和淡淡的墨香。
李牧歌没有丝毫尤豫,直接走到了第一排书架前,随手拿起一卷兽皮卷。
上面记录的是北俱芦洲的详细地理志,哪里有灵脉,哪里有险地,哪里盛产什么天材地宝,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牧歌神识一扫,不过短短几息之间,便将整卷地理志的内容,全部记下,并且在脑海中自动生成了一副立体的动态地图。
这就是他化神期后金手指的恐怖学习能力。
他放下兽皮卷,又拿起一枚玉简。
里面记录的是一种上古炼丹手法,名为“三元归一炼丹术”,手法精妙,思路清奇,让他这个炼丹宗师看了,都大受启发。
放下玉简,他又拿起一块金属片……
时间,在李牧歌的眼中,已经失去了意义。
他彻底沉浸在了这片知识的海洋之中。
第一天,他看完了整个一层关于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的典籍。
第三天,他看完了二层关于各种天材地宝、奇珍异兽的图鉴。
第七天,他看完了三层和四层,关于炼丹、炼器、制符、阵法等修仙百艺的全部书籍。
第十五天,他看完了五层和六层,关于各种功法、神通、秘术的典籍。
在这一个月里,他几乎是足不出户,废寝忘食。
孙破天来找过他两次,看他那副痴迷的样子,都识趣地没有打扰,只是摇摇头,自己找另外的书籍看去了。
张守拙也来过一次,看到李牧歌的状态,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小老爷如此勤奋好学,截教复兴,大有希望!
他便安心地观看古籍。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当李牧歌将第六层最后一枚玉简的内容吸收完毕后,他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闭上眼睛,整个地仙界的宏观画卷,在他脑海中缓缓展开,清淅无比。
无数的知识点,在他心中流淌,融会贯通。
就在这时,藏书阁的大门外,传来了白泽族老的声音。
“李小友,一月之期已到。”
李牧歌缓缓睁开双眼,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门外,躬敬地行了一礼。
然后,他迈步走出了这座呆了一月的藏书阁。
当李牧歌走出藏书阁时,阳光洒在他身上,让他微微眯了眯眼。
一个月不见天日,再次看到阳光,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白泽族老就站在门外,看到李牧歌出来,他那双明亮的眼睛,不由得微微一怔
一个月前,眼前的年轻人只是气度不凡。
而现在,李牧歌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整个人却象是一本厚重无比的古籍,渊深似海,让人完全看不透。
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和从容,是任何外物都无法伪装的。
“看来,李小友此番收获不小啊。”白泽族老抚须笑道。
“多谢族老成全。”李牧歌真心实意地躬身一拜,“此番恩情,牧歌铭记于心。”
“呵呵,你我之间,本就是一场交易,不必言谢。”白泽族老摆了摆手,“去吧,孙道友和张道长,已经等你许久了。”
李牧歌回到客院,孙破天和张守拙果然都在。
孙破天一看到李牧歌,就嚷嚷了起来:“李道友,你可算出关了!再不出来,俺老孙都要以为你死在书堆里了!”
这一个月,他可没闲着。
除了翻阅书籍之外,天天找白泽一族的战士打架,又吃了不少灵果仙酿,身上的气息愈发凝实,战意也更加高昂。
显然,那份来自上古巨猿的传承,他已经消化了不少。
张守拙也是迎了上来,正要开口说话。
李牧歌对他点了点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三人重新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