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凡嗓门不小,周围不少守卫将士都听到了。
原本吴文三人还想拿这件事搞点小动作,让邵凡知道他们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可这一嗓子,让他们彻底打消掉心中那点小心思。
邵凡收好银子,不再停留,快步往皇宫内走去。
心中美滋滋。
本来在锦衣卫招人花了不少银子,别看当时发银子发的爽,可每给出去一个银锭,他就心疼的厉害。
可没想到还能有一笔意外之财,不仅把花出去的银子都还了回来,还是翻倍的还!
正高兴着,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群人。
邵凡随意瞄了一眼,便赶忙低下头靠着墙角走。
可该来的躲不过,那群人停下脚步,为首那个翩翩公子朝着他走了过来。
“你就是邵凡?”
邵凡赶忙抬起头露出笑脸:“奴才拜见二殿下。”
李崇文眯了眯眼睛:“你见过我?”
邵凡露出谄媚的笑容:“殿下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奴才一眼就认出了您!”
李崇文笑了笑:“你这张嘴是真会说话,难怪能讨父皇喜欢!”
“这一阵子,父皇时不时就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听说这诗句是你做的,想不到你还挺有才华的。
邵凡根本看不出李崇文找过来到底要干什么,只得先装孙子。
“奴才只是突发灵感,突发灵感。”
李崇文突然冷笑一声:“你这恶奴,我大齐国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太平日子,你就做出如此诗句来刺激父皇,让父皇去和北元打仗!”
“你到底是何居心!”
邵凡心中一惊,没想到李崇文居然轻易的就看出来,李安一心想要北伐的源头在自己身上。
但这种时候自然不可能承认,咬紧牙关还有机会,要是承认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邵凡诚惶诚恐道:“殿下冤枉啊,奴才身为陛下家奴,一心只为了陛下的心意行事!”
“陛下想要什么,奴才才会去做什么。”
“要是陛下不愿意,奴才哪敢在陛下耳边吵吵嚷嚷!”
李崇文眯着眼睛盯着邵凡,上下打量,仿佛想要看透他的内心,是不是真如他所说的这般。
半晌后,李崇文淡淡道:“若真如你所说的这样,那你也给本殿下作一首诗吧。”
察觉到李崇文态度的变化,邵凡松了一口气。
“殿下想要什么样的?”
李崇文道:“作一首,能规劝父皇收起好战之心的诗!”
邵凡心中苦涩,好不容易用一首诗,把李安给撺掇的想要去发动战争,若是再因为自己的一首诗,让李安消停下来,那可就成笑话了。
可李崇文在这盯着呢,不做出来一首,真是没办法应付过去啊!
而且李崇文诗书的名声十分响亮,也没法随便弄一手敷衍他。
要是被他看出来自己在糊弄他,小命真是要保不住!
没办法了,只能先弄一首过了这关,之后再想办法弥补了!
邵凡思索片刻,谄媚道:“殿下,奴才做出来了。”
李崇文挑了挑眉头:“知道你诗做的不错,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做出来,这可不像你刚才口中的略懂啊!”
邵凡赔笑道:“突发灵感,突发灵感!”
李崇文轻哼一声:“念出来我听听,若是不能让本殿下满意,小心你的脑袋!”
邵凡咽了咽唾沫,缓缓开口道。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李崇文听后一愣,显然是沉浸在诗词当中,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我大齐还没到你口中这个地步吧?”
邵凡讪笑道:“殿下,战乱一起,百姓定然民不聊生,奴才这首诗描述的是未来的景象。”
听到邵凡这么解释,李崇文顿时恍然大悟。
“不错不错,你这诗做的真不错,既然这样本殿下就不客气了。”
邵凡赶忙道:“殿下跟奴才客气什么,这首诗本就和奴才没有关系,是殿下自己做出来的,奴才只不过是给殿下带来了点灵感罢了!”
见邵凡如此识趣,李崇文脸上的笑容更甚。
对着身后等待的众人挥了挥手,一人便跑了过来。
李崇文从他身上拿出来了一张银票,随手扔给邵凡。
“赏你了。”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首到李崇文消失在视野中,邵凡才松了一口气。
看着手中五千两的银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娘的!这到底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邵凡不敢再停留了,短短一个时辰在皇宫门口碰到了两拨人,他可不想再来上一场的了。
他赶忙贴着墙角快步走,路过御膳房的时候正好赶上里面吃晚饭。
里面的肉香味顿时让他肚子叫了起来。
御膳房的太监早就和邵凡熟悉了,尤其是听说他又升官了,己经当上东厂的百户,便赶忙好酒好菜的端上桌。
邵凡刚拿起筷子准备夹菜,手上的动作一顿。
一旁的小太监赶忙道:“这菜不合公公的胃口?”
邵凡拿筷子点了点桌子上的那盆猪肉。
“这猪是哪来的?”
小太监回道:“是我们后院养的,今天刚杀,新鲜着呢!”
听到小太监说是后院的猪,邵凡不由想到了当时林斌和母猪的激情场面,顿时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随手拿了两个包子便转身离开。
小太监看着邵凡的背影一脸疑惑,不明白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回去的路上邵凡内心开始琢磨起来,李崇文这家伙人如其名,实在是太聪明了。
而太子李崇武就空有一身武力,脑子一点都不灵光。
邵凡清楚李崇文为何会想要劝阻李安不要发动战争,因为朝堂上如今有很多大臣,都己经投入了他的麾下。
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反观李崇武那边,则几乎是个光杆司令。
若是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太子之位必然会被他弄到手中,等李安百年之后,齐国的皇帝就是他李崇文。
也是因此,他不想让李安过多的折腾,毕竟战争对国力的消耗简首太过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