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2月5日,一场新雨吹响了雨季的先锋号。
阴云遮日,窑洞内的光线比往常更加黯淡。
点亮吊灯,生起炉灶。
木柴燃烧的声音从厨房传到卧室,不时冒出“啪”的脆响。
关紧了门,屋里没有凉风,灯光明亮而稳定,火墙散发的暖意也愈发高了。
陈舟背着手站在卧室窗前,上了层漆的崭新窗框严丝合缝地镶崁在外墙上,看上去分外规整。
不甚干净的玻璃挂上了斜风带来的雨珠帘。
水痕冲开蒙在玻璃表面的灰尘,模糊了远处的景象。
天与地象是镶崁在这一块块小方玻璃上的油画,看着颇有几分梵高画作的风格。
猫儿依旧喜爱暖和的地方,凑到了火墙前。
昨晚洗过的衣服和毛巾还搭在晾衣架上。
提子慵懒而放松地躺在墙边,咣当和灰球依偎着它,虎头肚皮朝天,不安分地用爪子去勾衣角,不一会儿爪尖儿就挂在了裤腿的布料中,急得喵喵叫。
来福端正地卧在陈舟身旁,耷拉着眼皮,陪主人一起望着窗外的细雨。
雨声是那样宁静,没有电闪亦没有雷鸣。
光是这样静静站着,了望远方,就能使人的心情平和下来,仿佛融入外面的微风,一同拂过山岗,飘向汪洋了。
干燥的平台起初被雨珠打得卷起一股股轻烟,兜住水的小坑宛如大地的酒窝,朵朵绽放。
但转眼间那带着尘土气的轻烟就消失了,继而化作一条条蜿蜒的小溪,填平凹坑,流向他处。
遇到这样的天气,就连陈舟这样闲不住的人,都想要好好休息一天,或是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往炉灶中添了些柴,想着待会在家里洗个热水澡,他回到了卧室。
如今的卧室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进了门,沿窗边摆放有衣架、鞋架、置物箱,还有一排不知名的野花,含苞待放。
踏着木地板向前,靠厨房的隔墙延伸出一堵火墙,火墙前方是晾衣架,内侧是书桌。
桌沿摆着一个,几盒鱼线,一个鱼护包、一个鱼护、一些饵料、鱼漂,以及一些需要陈舟自行研究用处的配件。
虽然大礼包内的东西很多,但其中的东西看起来都不是很上档次,甚至充满廉价感。
无论是塑料坐垫的钓箱,还是钢材轻薄的伞杆、冒着一股人造皮革味的鱼护包、轻飘飘的鱼竿,都在无声诉说着它们的价值。
陈舟估计,这个大礼包满打满算应该也就七八百块,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如有的钓鱼佬一根鱼竿值钱。
夸张一点说,这几根鱼竿的耐用性估计远不如他自制的那根铁木长杆。
但摸着良心说话,这三根鱼竿可都是空心的,比他那根堪称铁棍的长杆轻便多了。
尽管奖励的质量不尽如人意,陈舟却无法挑剔。
毕竟这里面有许多东西都是他做不出来或能做出来,实用性差劲的。
比如收线轮和多种型号的鱼钩、成组的鱼线和反应更敏感迅速的鱼漂,都是他在钓鱼方面急需改善的缺陷。
整理好箱内物品,他很想将自己对奖励质量的不满表现出来,让节目组看到后过意不去下次再给些补偿。
奈何演技不够老辣,收拾着收拾着,想到以后可能钓到更大的鱼,他差点绷不住笑出声。
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要知足,迅速盖上纸箱盖,合上包装袋,把这个大而轻的“钓鱼大礼包”拖到木石墙外,带着难掩的好心情,他开始了这一天的工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