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皇宫前的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垂头丧气的樱花国官员。王铁山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如刀。
“名单都核对清楚了?”王铁山问身边的李振国。
“团长,军政高层八十七人全部到齐,一个不少。”李振国递上花名册,“按照您的命令,他们的家眷也都被控制在官邸里。”
王铁山拿起喇叭,声音冷得像十二月的寒风:“从现在起,东京实行全面军管。所有政府职能由华夏军战时管理委员会接管。”
下面一阵骚动,一个穿着旧军装的老鬼子突然冲出人群:“这不符合国际公约!我们要求战俘待遇!”
王铁山看都没看他一眼,首接对卫兵摆手:“拖出去,按战时间谍处置。”
两个士兵上前架起老鬼子,老鬼子疯狂挣扎:“我是贵族!你们不能这样对待”
“砰!”
枪声在广场上空回荡,全场顿时死寂。
“还有谁要讲国际公约?”王铁山扫视全场,“要不要我先给你们念念,你们准备在华夏实施的大屠杀计划?”
没人敢吭声了。
“李振国,开始点名。”
李振国拿起文件:“山本雄一,前陆军大臣,甲级战犯。
一个胖子噗通跪地,鼻涕眼泪一起流:“我交代!我全部交代!军部的秘密金库我知道在哪!”
“田中次郎,军需部长,乙级战犯。”
“我检举!我揭发山本!他才是主战派!”
王铁山冷笑:“现在知道怕了?当初制定‘三月亡华’计划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手软?”
他走到高台边缘,声音提高八度:“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互相检举,谁参与过侵华计划,谁策划过战争,一五一十交代清楚。交代得越详细,活命的机会越大。”
下面顿时乱成一锅粥,昔日的高官们像疯狗一样互相撕咬。
“是他!山本才是主战派!”
“胡说!田中还说过要在南京搞百人斩比赛!”
王铁山对书记官示意:“全部记录在案。交代清楚的可以活命,隐瞒的就地正法。”
这时,一个通讯兵跑步前来:“报告团长,在首相府地下室发现大量机密文件,包括完整的侵华作战计划。”
王铁山眼睛一亮:“带路。”
首相府的地下室里,二十几个大铁箱堆满了房间。王铁山随手翻开一本,脸色越来越阴沉。
“好家伙,连进攻路线图和兵力部署都标得一清二楚。”他狠狠把文件摔在桌上,“日期就定在下个月十五号。要不是我们先动手,现在战火己经烧过鸭绿江了。”
李振国翻看另一份文件,气得手发抖:“团长,这还有更毒的。他们计划在占领区实施‘三光政策’,连妇女儿童都不放过。”
王铁山一拳砸在桌上:“把这些文件全部封存,派专机运回国内。这都是他们罪行的铁证。”
回到广场,检举还在继续。一个瘦高个官员突然冲出人群:“我要检举一个重要情报!”
王铁山示意士兵把他带过来。
“说。”
“天天皇有个秘密计划。”瘦高个颤抖着说,“他在皇宫地下修了核掩体,里面藏了大量黄金和机密文件。还有还有细菌武器的研究资料。”
王铁山眯起眼睛:“带路。”
皇宫地下确实别有洞天。三道厚重的防爆门后面,是一个占地五千平米的地下掩体。
成箱的金条堆成小山,文件柜里塞满了机密档案。最里面的实验室里,甚至还有活体实验的记录。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央的一个玻璃展柜,里面陈列着一把镶满宝石的军刀。刀柄上刻着“武运长久”西个字。
“这是他们的镇国之宝,象征军国主义精神。”瘦高个解释。
王铁山首接掏出配枪,一枪打碎玻璃。他拿起军刀,掂了掂,突然用力一折。刀身应声而断。
“武运?”他把断刀扔在地上,“现在是谁的武运?”
这时赵大虎的加密电话来了:“铁山,国际社会对我们处决战犯有意见。美国大使刚才来找我,说我们违反日内瓦公约。”
王铁山对着话筒冷笑:“总司令,对畜生讲人道才是最大的不人道。他们计划书上白纸黑字写着要杀光我们的人,我们凭什么留情?”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你说得对。继续执行原计划,国际压力我来顶。”
挂断电话,王铁山下令:“把所有战犯押到市政厅广场,公开审判。”
审判进行得很快。证据确凿,大部分战犯被当场判处死刑。
轮到前陆军大臣山本时,他突然大喊:“我要求国际法庭审判!我有外交豁免权!”
王铁山首接拔枪上膛:“这就是国际法庭。”砰的一声,山本倒地。
现场一片寂静,只剩下雨声。
李振国低声说:“团长,这样会不会太激进了?”
“激进?”王铁山指着文件箱,“你看看这些计划书,他们准备杀我们多少同胞?对这样的畜生,枪毙都是便宜他们!”
审判继续。当最后一个战犯被处决时,雨突然停了。阳光穿过云层,照在广场上。
王铁山站在高台上,对着下面黑压压的平民说:“战争结束了。从今天起,忘记军国主义,重新做人。谁敢再搞侵略,这就是下场。”
人群默默散去。一个老人突然跪在地上,用生硬的汉语说:“谢谢谢谢你们结束了这场噩梦”
王铁山愣了一下,转身离开。
晚上,庆功宴在市政厅举行。赵大虎亲自举杯:“这一仗,打出了华夏的威风!打出了民族的尊严!”
众人欢呼。王铁山却悄悄离席,走到阳台上。
李振国跟出来:“团长,不舒服?”
王铁山望着远处的废墟:“我在想,要是我们晚动手一个月,现在被炸成废墟的就是我们的城市了。”
李振国沉默片刻:“是啊,文件上那些计划想想都后怕。”
“所以我们必须强硬。”王铁山转身,“对敌人,永远不能心软。”
这时通讯兵送来急电:在九州岛发现残余敌军,正在负隅顽抗。
王铁山把电报一扔:“告诉兄弟们,休息结束。明天开拔,去九州。”
李振国立正敬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