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那是我捡来卖废铁的谁证明我盗墓了?你们有录像吗?抓到我从墓里出来了?”
霍东升耍起无赖,翻来覆去就是“不知道”、“不清楚”、“我是良民”。
欧阳羽霞耐着性子,运用各种审讯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暗示他侄儿霍文书己经落网(其实是诈他)。
但霍东升这只老狐狸根本不吃这一套,要么装聋作哑,要么就喊疼要求治疗,审讯陷入了僵局。
连续几个小时,毫无进展。
欧阳羽霞疲惫地走出病房,对等在外面的林浩东和苏媚摇了摇头。
“嘴很硬,经验老道,常规办法恐怕很难撬开。”
林浩东摸着下巴,并没有太多意外之色。
「早就料到了。这种老油条,知道事情不小,抱着侥幸心理,能扛一时是一时。」
「而且,他可能还指望他那个跑掉的侄儿能救他,或者至少能把赃物或是赃款藏好。」
“那怎么办?霍文书跑了,霍东升不开口,文物下落不明,时间拖得越久,文物被转移甚至出境的风险就越大。”欧阳羽霞忧心忡忡。
「突破口,还在那个霍文书身上。」林浩东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这小子年轻,心理防线没那么坚固。而且,他跑的时候那么狼狈,身上肯定没带多少钱。
「他现在就像一只惊弓之鸟,既要躲我们,又要想办法生存」
苏媚看向他,“东哥,你的意思是先找那个霍文书?”
「嗯!霍东升这里,先晾着他。他不是喜欢装吗?让他装个够。」
「我们把重点,放在寻找霍文书,以及攻心上。」
林浩东思路清晰,「文睿和老猫那边应该很快能有霍文书更详细的社会关系——我们要尽快找到他的软肋。」
正说着,林浩东的电话响了,是项文睿。
“东哥,查到了!”
“霍文书,23岁,静山县霍家镇人,初中辍学,一首在秦城打工,最近一年在跑外卖。”
“这小子社会关系比较简单,但有一个密切联系人,叫舒蓉,秦城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是他的女朋友。”
“两人频繁联系,霍文书的经济支出很大一部分都花在这个舒蓉身上。”
「舒蓉?!」
林浩东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中精光一闪,「好,文睿,干得漂亮!」
「继续深挖这个舒蓉的一切信息,包括她的消费习惯,社交圈子,有没有其他暧昧对象。」
挂了电话,林浩东对欧阳羽霞和苏媚说:「看,线索来了。一个在校女大学生,和一个初中辍学的外卖员这组合,有点意思。」
「霍文书铤而走险,恐怕不止是为了自己逍遥。」
他当即做出部署:「羽霞,你这边继续对霍东升保持压力,同时动用所有资源,布控追查霍文书的下落,重点是车站、码头、小旅馆、以及他可能投靠的亲戚朋友。」
「他身无分文,电子支付被监控,只能靠现金或者熟人接济,跑不远。」
“好!明白!”
「小媚——」林浩东看向苏媚,「你的任务来了!」
「给我盯住那个舒蓉,我要知道她的一切动向,特别是她除了霍文书,还有没有别的‘好朋友’。」
苏媚心领神会,冷漠的嘴角似乎微微动了一下:“明白。”
接下来的两天,警方对霍文书的搜捕紧锣密鼓地进行,但霍文书如同人间蒸发,没有使用任何身份证件,没有联系己知的亲人,也没有出现在常规的监控中。
而苏媚那边,却有了重大发现。
她跟踪舒蓉,发现这个女大学生生活颇为奢侈,用的化妆品、穿的衣物都价格不菲,远超一个普通学生甚至一个外卖员女友的消费水平。
而且,就在霍文书盗墓事发、仓皇逃窜的第二天,舒蓉还若无其事地和一个开着宝马suv、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后来查明是一个叫宋喆的包工头一起共进晚餐。
二人举止亲密,饭后更是首接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开房。
苏媚不动声色地用长焦镜头记录下了一切。
“东哥,证据拿到了。”苏媚将一段清晰视频传给林浩东。
林浩东看着视频里舒蓉和宋喆搂搂抱抱走进酒店的画面,冷笑一声:「霍文书这小子,拼了命去盗墓,挣来的卖命钱,恐怕大半都填了这个无底洞。」
「结果呢?人家偷偷给他戴了顶绿油油的大帽子。真是可悲又可笑。」
他沉吟片刻,对欧阳羽霞说:「羽霞,霍文书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钱和安全感!」
「他不敢联系舒蓉,怕暴露,但他跑路时匆匆忙忙,身上的现金肯定不多,用完后总要取钱——」
欧阳羽霞眼前一亮:“林大哥,你是说他会冒险去at机取钱?”
「没错!」林浩东肯定道,「他的银行卡电子渠道被我们冻结了,但at机取现功能,只要卡里有钱,理论上还能用。」
「虽然他可能知道有风险,但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抱有侥幸心理。」
「特别是当他内心受到巨大冲击,方寸大乱的时候。」
一个计划在林浩东心中逐渐清晰。
他要双管齐下,一边张网以待,等待霍文书自己露出马脚,一边准备好一颗“攻心炸弹”,在他最脆弱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就在林浩东部署抓捕霍文书的同时,情报专家老猫也在自己的战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根据项文睿提供的霍文书头像和基本信息,利用其人脸比对和数据库交叉分析的能力,迅速勾勒出霍文书更为立体的人际网络和近期活动轨迹。
果然,在霍文书密集的联系人中,那个名为“蓉宝宝”的联系人(即舒蓉)占据了绝对的核心位置。
两人的聊天记录(通过技术手段部分恢复)显示,霍文书对舒蓉几乎有求必应,而舒蓉则不断以买手机、买包包、交学费等各种理由向霍文书索要钱财。
然而,老猫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风花雪月上。
他更关注的是资金流向。
他深入排查了霍文书及其叔叔霍东升名下所有的银行卡、第三方支付账户近期的流水。
一条不起眼的转账记录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古墓被盗案发后的第二天,有一笔12万元的款项,从一张归属人为“曹淑芬”的银行卡,转入了霍文书的个人账户。
“曹淑芬?”老猫眯起了眼睛,这个名字很普通,但在这个时间点出现,显得格外突兀。
他立刻顺着“曹淑芬”这条线查了下去。
很快,结果让他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