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敲锣声从村子的方向传来,伴随着一个中年男人焦急的呼喊声,由远及近:
“各位老少爷们!注意了!谢老六家的苗苗不见了!”
“大家快去西山帮忙找找!能动弹的都去啊!”
“铛!铛——”
锣声和喊话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打破了谢家坳村的宁静。
林浩东几人闻言,脸色都是一肃,立刻放下了碗筷。
“谢老六家的苗苗?是那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眼睛大大的小丫头吗?”
谢勇“噌”地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担忧,“她怎么会不见了?”
这时,敲锣的村长谢开元正好跑到了谢勇家附近,见到林浩东他们的越野车,愣了一下,但此刻也顾不得多问,只是急促地对谢勇喊道:
“勇娃!你也赶紧去西山帮忙!苗苗下午在她家西山地里睡觉,一转眼人就不见了!老六都快急疯了!”
“好!村长,我马上就去!”谢勇毫不犹豫地应道。
林浩东站起身,眼神锐利地看向西山方向,果断道:「我们也去帮忙找人!」
欧阳羽霞作为一名刑警,职业本能瞬间被激发,她立刻点头,神色凝重:“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而且孩子失踪,时间就是生命!”
欧阳弘毅也站起身:“对,赶紧去!这孩子可千万别出什么事!”
当下,几人也顾不上收拾碗筷,谢勇嘱咐奶奶在家锁好门,随即带着林浩东三人,快步朝着村西头的山地跑去。
西山案发现场,己经聚集了不少闻讯赶来的村民,人人脸上都带着焦急和担忧。
手电筒的光柱在渐浓的暮色中胡乱晃动着,夹杂着人们嘈杂的议论声和呼喊“苗苗”的声音。
在一片靠近案发现场的坡地旁,围的人最多。
一个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汉正捶胸顿足,正是谢苗苗的爷爷谢老六。
而他旁边,一个老妇人己经哭得瘫软在地,被两个村妇搀扶着,声音嘶哑,正是苗苗的奶奶。
“我就转个身刨了几下地的功夫苗苗就不见了啊我的苗苗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奶奶可怎么活啊”老人家的哭声凄厉无助,听得人心头发酸。
林浩东几人挤进人群,谢勇赶紧向谢老六询问情况。
谢老六语无伦次地讲述着:下午大概4点钟左右,他和老伴在地里干活,把5岁的孙女苗苗放在地头一辆带车斗的三轮车里睡觉。
孩子玩累了,睡得挺沉。他们干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活,回头一看,车斗里的孙女竟然不见了!
他们当时以为孩子自己醒了跑去玩了,赶紧在附近呼喊寻找,可把周围的山坡、沟坎都找遍了,也没见到孩子的踪影,这才慌了神,赶紧回村叫人并报了警。
就在林浩东他们了解情况的同时,鹤林镇派出所的民警和镇上的蓝天救援队也赶到了现场。
一共来了八名民辅警,以及五名经验丰富的蓝天救援队员,他们还带来了一条专业的搜救犬。
现场指挥权暂时移交给了警方。
带队民警一边安抚情绪几乎崩溃的谢老六夫妇,一边组织村民和救援队员以孩子失踪的三轮车为中心,向西周辐射展开拉网式搜索。
欧阳羽霞亮明了自己的刑警身份,迅速参与到搜救指挥中,提出了许多专业的建议。
林浩东则站在稍外围的地方,目光如炬,冷静地观察着现场的一切——地形、人群、每个人的反应。
搜救犬在训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三轮车旁,仔细嗅闻着苗苗遗留的气息。
很快,搜救犬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低吠一声,拉着训导员朝着山脚下的方向跑去。
众人心中一紧,立刻跟了上去。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搜救犬沿着山坡向下,一路跑到山脚连接村公路的水泥路边,在原地转了几个圈后,便停了下来。
它鼻子在地上反复嗅着,显得有些困惑,不再向前指示方向。
“气味在这里中断了。”训导员皱着眉头说道,“有两种可能,一是孩子在这里被抱上了车,二是气味被路上的车辆废气等其他因素干扰破坏了。”
这个消息让现场的气氛更加凝重。
“肯定是被人抱上车带走了!”一个村民激动地喊道,“这分明就是人贩子干的!趁孩子睡着,抱起来就跑,到路边上车就溜了!”
“对!现在的人贩子太猖狂了!”
“也不一定吧?”另一个村民提出不同看法,“这前后才多大功夫?人贩子能那么巧摸到咱们这山旮旯里来?我看啊,没准是咱们村哪个缺德带冒烟的干的!把苗苗藏起来了!”
“是啊,老六,你们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有人开始询问谢老六。
谢老六和他老伴都是一脸茫然和悲愤:“我们老实巴交种地的,能得罪谁啊?邻里邻居的,平时都好好的啊!”
带队民警觉得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一方面安排人详细询问谢老六近期的人际关系,排查矛盾点。
另一方面,他立刻将情况向上级汇报,请求更大范围的协查和支持,特别是对周边路口的监控进行排查。
不久后,镇政府和派出所协调来了几架无人机,开始对西山及周边区域进行空中红外热成像搜索。
无人机的嗡鸣声在夜空中回荡,屏幕上的热源信号一个个被排查,却始终没有发现符合五岁小孩特征的目标。
天色彻底黑透,山里的温度降了下来,夜风吹得人身上发冷。
搜救工作己经持续了数小时,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但谢苗苗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线索。
村民们的情绪从最初的焦急,逐渐变得有些沮丧和恐慌。
孩子到底在哪?是死是活?
如果真是被拐,现在可能己经远离了本地;如果是被藏匿,那这个藏在暗处的人,心思该有多歹毒?
欧阳羽霞忙碌了一阵后,回到林浩东身边,脸上带着疲惫和困惑:“林大哥,你怎么看?我觉得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在增大。”
“如果是流窜的人贩子,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精准下手并迅速脱离,而且山路口的几个监控探头,初步查看后都没有发现可疑车辆在案发时间段频繁出入。”
林浩东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些忙碌或围观的人群,眼神深邃如同这夜色。
他低声道:「羽霞,你注意到没有?有些类似的案子,罪犯在得手后,为了掩饰自己,或者为了探听消息,甚至会混在搜救的人群里,假装关心,帮忙寻找。」
欧阳羽霞心中一凛,作为一名刑警,她当然知道这种可能性。
她顺着林浩东的目光扫视着人群,低声道:“你是说,嫌疑人可能就在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