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夜雨来得猝不及防,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宛如无数鼓点在急促敲击。夜色如墨,御花园中的荷塘被暴雨搅得碧波翻涌,娇艳的荷花在狂风中瑟瑟发抖,花瓣上的水珠被甩落,融入漆黑的池水之中。宫殿之间的长廊下,宫灯被风吹得剧烈摇晃,昏黄的光晕在湿漉漉的金砖地面上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影子,平添了几分萧瑟与不安。
紫宸殿内,烛火通明,却驱不散空气中的沉闷。萧玦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握着一份奏折,眉头紧蹙,脸色比往日苍白了许多,原本锐利有神的眼眸也添了几分疲惫。他面前的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还未批阅完毕,砚台中的墨汁已经冷却,旁边的茶杯早已没了热气,只剩下杯底残留的几片茶叶。
殿内静得可怕,只有窗外的风雨声和萧玦偶尔咳嗽的声音。侍立在一旁的太监总管李德全大气不敢出,眼神中满是担忧。他跟随萧玦多年,从未见过陛下如此憔悴。这些日子,北境传来急报,敌国蠢蠢欲动,边境摩擦不断;朝中又有几位老臣病逝,急需选拔新的官员填补空缺;加上各地的赈灾、水利等事务,桩桩件件都需要陛下亲自过问,萧玦几乎每日都要熬夜批阅奏折,睡眠时间不足三个时辰。
“咳咳……”萧玦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他抬手捂住嘴,指缝间溢出的气息带着一丝灼热。他放下奏折,想要起身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却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身体晃了晃,险些从龙椅上摔落。
“陛下!”李德全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萧玦,声音带着哭腔,“陛下您没事吧?要不要传太医?”
萧玦摆了摆手,气息有些不稳:“无妨,只是偶感风寒,休息片刻便好。”他强撑着坐直身体,目光再次投向御案上的奏折,眼中闪过一丝坚毅,“北境的急报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宫女急促的通报声:“启禀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话音刚落,沈清辞便顶着风雨走了进来。她身着一袭深蓝色绣暗纹宫装,墨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光洁的额头上,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她一进殿,便察觉到了殿内的异样,目光落在萧玦苍白的脸上,心中猛地一紧,快步走上前:“陛下,您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萧玦看到沈清辞,眼中的疲惫稍稍褪去,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清辞,你怎么来了?外面雨这么大,仔细着凉。”
“臣妾听说陛下又熬夜批阅奏折,心中不安,便过来看看。”沈清辞握住萧玦的手,只觉得他的手掌滚烫,心中愈发担忧,“陛下,您在发烧!快传太医!”
“不必小题大做。”萧玦抽回手,故作轻松地说道,“只是一点小风寒,不碍事。朝中事务繁忙,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惊动太医。”
“陛下!”沈清辞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中满是心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您若是倒下了,大齐的江山社稷怎么办?百姓怎么办?”她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今日这太医,必须传!李德全,即刻去太医院,传院判前来!”
“是!”李德全不敢怠慢,连忙躬身应道,转身快步跑出殿外,消失在风雨之中。
萧玦看着沈清辞焦急的模样,心中满是感动,却又有些无奈:“清辞,朕真的没事。北境的急报还等着朕批阅,不能耽误。”
“国事再重要,也比不上陛下的身体!”沈清辞扶着萧玦,让他在龙椅上坐好,亲自为他倒了一杯温水,递到他手中,“陛下,您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奏折的事情,等太医看过之后再说。”
萧玦接过水杯,看着沈清辞眼中的担忧与坚持,心中一软,不再反驳,小口小口地喝着温水。沈清辞站在他身边,抬手轻轻抚摸着他的额头,感受着他滚烫的体温,心中如同被针扎一般难受。她想起前世,萧玦也是因为操劳过度,身体日渐衰弱,最终在平定宫变后不久便病逝了。那段记忆如同梦魇一般,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一世,她绝不会让悲剧重演,她要守护好萧玦,让他平安健康。
很快,太医院院判张太医便顶着风雨赶了过来。他躬身行礼后,连忙为萧玦诊脉。张太医的手指搭在萧玦的手腕上,神色渐渐变得凝重,眉头也越皱越紧。
沈清辞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张太医,心中忐忑不安:“张太医,陛下的情况怎么样?”
张太医松开手,躬身答道:“回皇后娘娘,陛下是因长期操劳过度,心力交瘁,加上外感风寒,导致风寒入体,引发高烧。若是再不及时诊治,恐怕会引发肺炎,后果不堪设想。”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开药啊!”沈清辞急切地说道。
“娘娘息怒,臣这就为陛下开药方。”张太医连忙拿出纸笔,开始书写药方。他一边写,一边叮嘱道,“陛下需要安心静养,至少三日之内不能处理朝政,否则病情会加重。另外,要多喝温水,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之物。”
萧玦闻言,眉头一蹙:“三日不处理朝政?这怎么行?北境的急报……”
“陛下,张太医的话您听到了!”沈清辞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这三日,朝政之事暂时交给太子和几位重臣处理。您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安心养病。”
“可是……”萧玦还想反驳,却被沈清辞严厉的目光制止了。
“陛下,您若是再不听话,臣妾就只能跪在殿外,直到您答应为止!”沈清辞说着,便要跪下。
“清辞,不可!”萧玦连忙拉住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好,朕听你的,安心养病便是。”
沈清辞心中一喜,扶着萧玦坐下:“这才对。陛下,您放心,朝中的事情,臣妾会帮您盯着,不会出乱子的。”
张太医开好药方后,躬身说道:“陛下,皇后娘娘,臣这就去药房抓药,即刻命人煎制。”
“有劳张太医了。”沈清辞说道,“务必尽快将药煎好,另外,此事不要声张,以免引起朝野震动。”
“臣明白。”张太医躬身应道,转身退出殿外。
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的风雨声。沈清辞扶着萧玦,缓缓走到内殿的软榻旁,让他躺下休息。她拿起一旁的薄毯,轻轻盖在萧玦身上,动作温柔而细致。
萧玦躺在床上,看着沈清辞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温暖。他伸手握住沈清辞的手,柔声道:“清辞,辛苦你了。这些日子,你既要打理后宫,又要为朕操心,真是委屈你了。”
“陛下言重了。”沈清辞坐在软榻边,看着萧玦苍白的脸庞,眼中满是柔情,“能陪伴在陛下身边,为陛下分忧解难,是臣妾此生最大的荣幸。臣妾只希望陛下能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萧玦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朕知道,这些日子忽略了你。等朕病好之后,便陪你去御花园赏花,去行宫避暑,弥补对你的亏欠。”
“臣妾等着陛下。”沈清辞的眼中泛起泪光,她低下头,轻轻靠在萧玦的肩头,“陛下,您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萧玦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柔声道:“放心吧,朕会的。有你在身边,朕什么都不怕。”
沈清辞心中一动,想起了腰间的暖玉。暖玉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不仅能护主、解毒,还能疗伤。或许,暖玉能帮助萧玦尽快恢复健康。她悄悄将手伸到腰间,握住暖玉,心中默念着家族秘传的口诀。
很快,一股温润的暖流从暖玉中传来,顺着沈清辞的手臂,缓缓流入萧玦的体内。萧玦只觉得一股温暖的力量包裹着自己,原本滚烫的身体渐渐变得舒适起来,头晕目眩的感觉也减轻了许多,疲惫感也消散了不少。他惊讶地看着沈清辞:“清辞,这是……”
“陛下,这是暖玉的力量。”沈清辞轻声说道,“暖玉能护主、疗伤,或许能帮助陛下尽快恢复健康。”
萧玦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感激:“清辞,谢谢你。”他知道,暖玉是沈家的传家宝,蕴含着神秘的力量,沈清辞愿意用暖玉为他疗伤,足以说明她对他的深情。
“陛下与臣妾夫妻一体,何谈谢字?”沈清辞微微一笑,继续用暖玉为萧玦输送暖流,“只要陛下能平安健康,臣妾做什么都愿意。”
在暖玉的力量加持下,萧玦的精神渐渐好了许多,不知不觉便睡着了。沈清辞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的睡颜,心中满是安宁。她不敢移动,生怕惊扰了萧玦的睡眠,只是保持着握着暖玉的姿势,让暖流持续不断地流入萧玦的体内。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的风雨渐渐停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沈清辞一夜未眠,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看到萧玦面色渐渐红润,呼吸也变得平稳,心中满是欣慰。
这时,李德全端着煎好的药走了进来,轻声道:“皇后娘娘,药煎好了。”
沈清辞示意他将药放在一旁,轻声道:“等陛下醒了再喝。”她转头看向萧玦,只见他缓缓睁开了眼睛,眼中的疲惫已经褪去了大半,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清辞,朕睡了多久?”萧玦坐起身,声音也恢复了往日的雄浑。
“陛下睡了一夜。”沈清辞拿起药碗,递到他手中,“药已经煎好了,陛下快趁热喝了吧。”
萧玦接过药碗,闻了闻,眉头微蹙。药的味道苦涩难闻,但他还是仰头一饮而尽。沈清辞连忙递上一颗蜜饯,轻声道:“陛下,吃颗蜜饯压一压苦味。”
萧玦接过蜜饯,放入口中,甜美的滋味瞬间驱散了口中的苦涩。他看着沈清辞眼中的血丝,心中满是心疼:“清辞,你一夜未眠,快歇息一下吧。”
“臣妾不困。”沈清辞摇了摇头,“陛下,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一些?”
“好多了。”萧玦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头晕的感觉没有了,身体也不烫了。多亏了你和暖玉的力量。”
“那就好。”沈清辞心中一喜,“陛下,您再躺一会儿,臣妾去吩咐人准备早膳。”
“嗯。”萧玦点了点头,看着沈清辞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感动与爱恋。他知道,自己能有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真心待他的皇后,是他此生最大的幸运。
沈清辞吩咐宫人准备了清淡的早膳,有小米粥、水煮蛋、凉拌青菜等。她亲自将早膳端到内殿,服侍萧玦用餐。萧玦的胃口好了许多,吃了不少东西。
吃过早膳后,张太医再次前来为萧玦诊脉。他搭在萧玦的手腕上,神色渐渐变得舒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陛下,您的脉象已经平稳了许多,高烧也退了。看来,皇后娘娘的暖玉果然神奇,加上臣的药方,陛下的病情已经好转了大半。”
“有劳张太医了。”沈清辞说道,“还请张太医继续为陛下诊治,确保陛下彻底痊愈。”
“娘娘放心,臣定会尽心竭力。”张太医躬身应道,“陛下只需再安心静养两日,按时服药,便能彻底痊愈。不过,日后陛下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再过度操劳。”
“朕知道了。”萧玦点了点头,“多谢张太医。”
张太医再次叮嘱了几句后,便躬身退下了。
接下来的两日,沈清辞一直陪伴在萧玦身边,悉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她每日亲自为萧玦熬药、喂药,为他擦拭身体,陪他说话解闷。萧玦也听从沈清辞的劝告,安心静养,不再过问朝政之事。
东宫的萧承佑和沈清瑶也每日前来探望。萧承佑看到父皇的身体日渐好转,心中满是欣慰,他向萧玦禀报了朝中的一些重要事务,并表示会尽力协助几位重臣处理朝政,让父皇放心养病。沈清瑶则带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点心和补品,希望能为萧玦补充营养。
后宫的各位嫔妃也纷纷派人送来慰问的礼物和书信,表达自己的关心与祝福。贵妃娘娘送来的是自己亲手抄写的佛经,希望能为萧玦祈福;贤妃娘娘送来的是自己精心绘制的山水画,希望能让萧玦心情愉悦;淑妃娘娘送来的是自己培育的安神花,希望能帮助萧玦更好地休息。
沈清辞将各位嫔妃的礼物和书信一一呈给萧玦看,萧玦看着这些充满心意的礼物和书信,心中满是欣慰:“清辞,多亏了你打理后宫,让各位嫔妃和睦相处,朕才能安心养病。”
“陛下,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沈清辞微微一笑,“后宫和睦,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各位嫔妃也都真心希望陛下能平安健康。”
萧玦点了点头,心中暗暗思忖:有沈清辞这样贤良的皇后,有和睦的后宫,有孝顺的太子,有忠心的大臣,大齐的江山社稷定会永远繁荣昌盛。
第三日,萧玦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他坐在内殿的软榻上,精神矍铄,脸色红润,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威严与气度。沈清辞坐在他身边,为他剥着橘子,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清辞,这三日,辛苦你了。”萧玦握住她的手,柔声道,“若不是你悉心照料,朕也不会好得这么快。”
“陛下言重了。”沈清辞将一瓣橘子递到萧玦口中,“能为陛下分忧解难,是臣妾的本分。陛下痊愈了,臣妾就放心了。”
萧玦吃下橘子,微微一笑:“朕休息了三日,朝中的事务想必堆积了不少。今日,朕便要恢复处理朝政了。”
“陛下,您的身体刚痊愈,不宜太过劳累。”沈清辞担忧地说道,“朝中的事务可以慢慢处理,不必急于一时。”
“朕知道。”萧玦点了点头,“朕会注意休息,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熬夜了。不过,北境的急报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沈清辞知道萧玦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便不会轻易改变。她点了点头,柔声道:“陛下,那您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若是感到疲惫,便立刻休息。臣妾会在殿外为您守着,有什么事情,您随时传唤臣妾。”
“好。”萧玦微微一笑,将沈清辞拥入怀中,“有你在身边,朕便什么都不怕了。”
沈清辞靠在萧玦的肩头,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满是幸福与安宁。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萧玦或许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但她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并肩同行,共同守护好这大齐的江山社稷,守护好他们来之不易的幸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李德全的通报声:“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丞相李斯、大将军赵威等重臣在殿外求见,有要事禀报。”
萧玦与沈清辞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们知道,定是北境的情况有了新的变化。萧玦松开沈清辞,沉声道:“传他们进来。”
很快,萧承佑、李斯、赵威等重臣便走进了殿内。他们躬身行礼后,神色凝重地站在殿中央,等待着萧玦的指示。
萧玦看着他们,沉声道:“诸位卿家,有什么要事,尽管禀报。”
丞相李斯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北境传来急报,敌国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线上,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边境守军请求陛下尽快派遣援军,调拨粮草。”
萧玦的眉头紧紧蹙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敌国竟敢如此放肆!看来,朕之前对他们太过宽容了。”
大将军赵威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愿率领大军,前往北境,抵御敌国的进攻!”
萧玦点了点头,沉声道:“赵将军忠心可嘉。朕任命你为北境主帅,率领五万大军,即刻前往北境增援。粮草方面,由户部负责调拨,务必在三日内筹备完毕,运往边境。”
“臣遵旨!”赵威躬身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萧玦又看向太子萧承佑,沉声道:“承佑,朕病愈期间,朝中的事务多亏了你和各位卿家打理。接下来,朕要专注于北境的战事,朝中的日常事务,便继续由你负责,遇到重大事情,及时向朕禀报。”
“儿臣遵旨!”萧承佑躬身应道,“儿臣定会尽心竭力,协助各位卿家处理好朝中事务,不让父皇操心。”
萧玦点了点头,又对其他重臣一一做出了部署。各位重臣躬身领旨后,便纷纷退出殿外,各司其职,忙碌了起来。
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只剩下萧玦与沈清辞两人。萧玦看着窗外,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知道,这场北境之战,关乎大齐的安危,绝不能掉以轻心。
沈清辞握住萧玦的手,柔声道:“陛下,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北境的战事虽然重要,但您的身体也同样重要。臣妾相信,有赵将军这样勇猛的将领,有大齐的精锐之师,我们一定能打败敌国,守护好北境的安宁。”
萧玦转头看着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清辞,多谢你的鼓励。朕定会保重身体,亲自指挥这场战事,让敌国付出应有的代价。”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敌国此次突然集结大军,恐怕背后另有阴谋。沈清柔虽然已经被打入深渊,但她的残余势力可能还在活动,或许与敌国有所勾结。我们必须小心谨慎,防止他们在暗中搞破坏。”
沈清辞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陛下说得有道理。臣妾会密切关注后宫和京城的动向,一旦发现任何异常,便立刻向陛下禀报。另外,臣妾会动用暖玉的力量,时刻守护着陛下和太子的安全。”
萧玦点了点头,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有沈清辞这样聪慧、勇敢、真心待他的皇后,有太子承佑这样孝顺、能干的储君,有各位忠心耿耿的重臣,有大齐的精锐之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能克服。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殿内,为整个宫殿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沈清辞与萧玦并肩站在窗前,手牵着手,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他们知道,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但他们有信心,有决心,共同面对这场挑战,守护好这大齐的江山社稷,守护好他们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安宁。而这场北境之战,也将成为检验他们夫妻同心、君臣协力的一场重要战役,为大齐的盛世华章增添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