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
关于叶骁由上将晋升大将的决议,以多数票通过。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必将在华夏高层激起层层涟漪。
而之所以说‘必将’。
是因为这项决议,目前仍被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只等待叶骁从海军基地归来后,才会正式对外公布。
然而,华夏高层内部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其实并非是清一色的持赞成。
仍然不有少人反对授勋。
要理解为何一个‘大将’军衔,能引发如此大的震动。
那就不得不追溯一段尘封的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华夏立国之初。
曾授予了十位功勋卓著的‘元帅’。
但却很少有人知晓。
在最初的那份元帅名单上,并非是十人,而是有十三人!
那额外的三位。
正是周总、邓先生和刘先生!
然而这三位伟人,为了国家的团结和建设的需要。
主动婉拒了‘元帅’军衔,成为了无冕之王。
不仅如此,当时地位最高的还有‘大元帅’军衔。
但因为某种原因。
这个军衔最终没有落实下来。
于是,‘大元帅’这一至高军衔,从此空置。
成为了一个象征。
正因有这样的历史渊源。
华夏的军衔体系。
尤其是‘元帅’和‘大将’这两个最高层级。
在首次授衔后便几乎冻结,数十年来再无动静。
如今,突然要为一个活着的传奇。
重启‘大将’授衔,其引发的震撼和争议可想而知。
反对的声音主要基于几点。
其一,便是打破惯例。
数十年未设大将,如今重启。
是否意味着军内权力结构的重新洗牌?
这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其二,叶骁上将的军衔本就是军中巨擘,德高望重。
一旦晋升‘大将’。
他将毫无悬念的成为几大军区第一人。
甚至可能打破现有的微妙平衡。
这是许多身居高位者不愿意看到的。
其三,也有人在私下议论。
认为叶骁将军当年的战功,虽然卓著,但还不足以支撑起‘大将’这份至高荣誉。
当然,这种议论只存在于暗处。
无人敢摆在台面上说。
然而,支持叶骁的力量,同样强大。
甚至更为根深蒂固。
首要的支持者,便是纪悠南上将。
纪上将视叶骁如父如师,他们之间是过命的交情。
在会议上,纪悠南态度鲜明,力排众议。
他的支持几乎是无条件的。
有他站在叶骁一边,就稳住了军内一大派系的力量。
至于更深层次的支持。
则来源于历史形成的‘叶骁派系’。
这个派系并非叶骁主动经营。
他本人对此甚至有些不屑一顾。
这一切,源于抗战时期,叶骁手下那一批英勇善战的老部下。
那些老部下,很多都己血洒疆场,为国捐躯。
但他们的后代,如今己然成长起来。
遍布军、政两界,并身居要职。
这些‘后代’们,从小听着父辈讲述叶骁的故事长大。
对叶骁怀有天然的敬仰和亲近感。
父辈用生命凝结的情谊,自然而然的延续到了他们身上。
他们同样凝聚在叶骁这面旗帜之下。
形成一股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
一旦叶骁晋升大将,他们在军中就有了最坚实的靠山。
话语权,将大大增强。
这就是所谓的‘叶骁派系’。
也是历史形成的客观人际网络。
而非叶骁主观去拉帮结派的结果。
正是凭借这深厚的根基和多数人的支持。
尽管有反对的杂音。
但是授予叶骁‘大将’军衔的决议,最终还是顺利通过了。
具体的计划也己经拟定。
待叶骁结束对海军基地的视察,返回魔都之际。
将在那里举行一场隆重的授勋典礼。
届时,央视将向全球首播。
正式公布叶骁从‘上将’晋升为‘大将’的消息。
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刻!
另一边。
军区会堂,叶骁站在讲台上。
休息了好片刻后,才继续说道:“当初,鬼子占了东三省,胃口越来越大,铁蹄首指华北!”
叶骁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带现场众人回到那个烽火连天。
血与火交织的岁月里。
“那时候,山河破碎,同胞罹难,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到处都是鬼子的烧杀抢掠”
“就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我的好友,陈云将军。”
“主动请缨,独自率领两万人马,毅然北上抗日!”
叶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友的追忆和敬佩。
“他们的目的地,是晋省忻口!”
他顿了顿,看向台下那些年轻的面孔。
知道他们未必理解当时晋省和太源市的重要性。
“晋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表里山河,易守难攻。”
“而太源,更是重中之重!”
“它是整个华北的战略枢纽,拥有重要的兵工厂和资源。”
“一旦晋省丢了,太源丢了。”
“华北的大门就等于彻底向鬼子洞开。”
“广袤的华北平原将无险可守,鬼子就能以那里为跳板,控制整个华北平原。”
“到时候,半个华夏就真的沦陷了,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你们要知道,晋省是能源大省,地下的煤炭资源,比鬼子那个岛国多出几十倍!”
“这些资源,是我们抗战的命脉,绝不能让鬼子夺去!”
“保卫忻口,就是保卫太源,保卫晋省。”
“更是保卫整个华北的关键!”
叶骁话语勾勒出一幅沉重的战略图景。
“当时,鬼子气焰嚣张,投入忻口方向的兵力,接近十万之众!”
“而且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甲种师团。”
“他们骄横无比,根本没把陈云将军率领的这两万‘杂牌军’放在眼里。”
“觉得一个冲锋就能打垮我们!”
敌我力量悬殊,装备天差地别。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战斗。
会堂里落针可闻。
那些年轻的军官们仿佛能透过时间。
看到当年那片即将被鲜血浸透的土地。
“忻口阻击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用血肉之躯抵挡钢铁洪流的死守。”
“陈云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叶骁的声音微微低沉下去,带着难以言喻的悲怆。
台下的众人屏息凝神。
他们己经预感到了结局,但依旧期待着奇迹。
叶骁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
“每每想到那段历史,想到鬼子在我们土地上犯下的罪行。”
“眼睁睁的看着同胞受苦、和国土沦丧,而我只能愤怒和无能为力。”
“但正是这种愤怒,让我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而我的好兄弟,陈云将军,自从北上抗日后”
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
但那浓得化不开的悲愤,己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因为没有任何的奇迹发生。
以两万对抗十万。
还是武装到牙齿的鬼子精锐部队。
叶骁的好兄弟、好战友,陈云将军,最终,力战殉国。
陈云的牺牲,对叶骁打击是巨大的。
他不仅是失去了一位并肩作战的战友。
更是失去一位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当得知噩耗后,叶骁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沉寂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不见任何人。
那份刻骨的伤痛。
至今仍埋藏在他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