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的小满,35 万亩新老梯田里的抗旱新种进入分蘖盛期,拔节期紧随而至 —— 老梯田的幼苗分蘖数已达 5-6 个,茎秆开始快速拔节,叶片浓绿茂密;新梯田的弱苗虽已转壮,但部分地块因土壤肥力不足,分蘖数仅 4 个左右,茎秆偏细;更严峻的是,麦秆蝇虫害悄然爆发,成虫在拔节期的茎秆上产卵,幼虫蛀食茎心,导致植株枯心死亡,部分地块已出现零星枯苗,急得农户们团团转。“分蘖拔节期是定株型、保成穗的关键,学大寨就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晚秋站在梯田田埂上,手里捏着一株被蛀空的茎秆,语气凝重。身旁的刘红梅拿着虫害观测记录,坚定地说:“我们分兵作战,新梯田抓‘促分蘖、补短板’,老梯田抓‘壮茎秆、防倒伏’,全域抓‘防虫害、保成穗’,绝不让病虫害和倒伏毁了长势!”
两人当即升级 “梯田管护联合指挥部”,将 20 支技术队重组为 “新梯田分蘖提质组”“老梯田抗倒攻坚组”“全域防虫组”,同步开展三大攻坚行动,梯田上红旗招展,农户们背着喷雾器、扛着竹竿、提着诱虫灯,一场 “促壮拔节、防倒防虫” 的群众会战全面铺开。陆承泽带着技术组扎根梯田实测,结合抗寒新种生长特性与梯田地形特点,创新推出 “分蘖拔节期三轨攻坚方案”解三大难题:
针对新梯田 “分蘖不足、茎秆偏细” 的痛点,实施 “两促一补” 策略 —— 一是 “促分蘖”斤腐熟饼肥 + 10 净草木灰,叶面喷施 03 磷酸二氢钾 + 01 硼肥混合液,每周一次,连续两周,刺激有效分蘖萌发,提升分蘖整齐度;二是 “促茎秆”,开展 “中耕培土二次强化”,深耕 5 寸,将基部 1-2 节茎秆埋入土中,增强支撑力,同时抑制无效分蘖;三是 “补密度”,对分蘖数不足的地块,保留健壮分蘖苗,每亩确保有效分蘖达 28 万个,弥补前期长势短板。
针对老梯田 “茎秆细弱、易倒伏” 的痛点,实施 “两壮一防” 策略 —— 一是 “壮茎秆”经过磷酸钙(混合细土埋施),叶面喷施 02 氯化钾溶液,增强茎秆韧性;二是 “防倒伏”,借鉴大寨 “支架护苗” 经验,改良为 “梯田等高支架”,每级梯田沿等高线立竹竿,横向拉细麻绳,形成一尺见方的网格,支撑拔节期的茎秆,既防倒伏又不影响通风透光;三是 “控旺长”,疏除田间杂草和无效分蘖,确保植株通风透光,避免贪青晚熟。
针对全域麦秆蝇虫害,实施 “生物防治 + 物理诱杀” 组合拳 —— 一是 “糖醋液诱杀成虫”,每亩放置 4 个糖醋液盆(糖:醋: 酒:水 = 3:4:1:10,加入少量敌百虫),每天清理虫尸并补充溶液;二是 “诱虫灯捕杀”,在梯田高处安装简易煤油诱虫灯,每晚点亮,捕杀夜间活动的成虫;三是 “生物药剂防治幼虫”,每亩加入 2 斤生石灰增强药效,安全高效杀灭茎秆内的幼虫。
“新梯田要‘促分蘖、早拔节’,老梯田要‘壮茎秆、防倒伏’,虫害防治要‘成虫诱杀 + 幼虫灭杀’双管齐下!” 刘红梅带着新梯田分蘖提质组,在西山乡新地块设立 “分蘖促壮示范田”,用标杆标注分蘖数和茎秆粗度标准:“有效分蘖要达到 6 个以上,茎秆粗度不低于 38 毫米,拔节高度控制在 12 尺,才算达标!” 她手把手教农户中耕培土:“培土要沿茎基部堆高 3 寸,别压到分蘖苗,这样能让茎秆更稳,根系更发达!” 晚秋则带领老梯田抗倒攻坚组,在五村旧梯田示范 “等高支架搭建”:“竹竿要插牢,入土深度不低于 1 尺,麻绳松紧度要能让茎秆轻微晃动,既防倒又不影响拔节生长!”
为激发农户干劲,全县启动 “分蘖拔节期比武大赛”,以 “有效分蘖数、茎秆粗度、虫害防治率” 为评分标准,每周评选 “分蘖模范户”“抗倒能手”“防虫先锋”,颁发农资奖励和荣誉证书。李婶带着妇女技术队,每天穿梭在新老梯田之间,帮农户配药、施肥、搭建支架,她的示范田因分蘖匀、茎秆壮、无虫害,连续三周获评 “红旗田”:“管护要‘盯紧长势、对症下药’,新梯田缺啥补啥,老梯田重点防倒,虫害露头就打,不能有半点马虎!”
跨区域协作再显威力 —— 周边 8 各县市的技术骨干带着硼肥、过磷酸钙、诱虫灯等物资赶来支援,沙河县的技术队还带来了 “麦秆蝇幼虫防治专用配方”,与五县技术组联合优化,让幼虫防治效果提升 40;平原乡镇的农户自发组成 “支架搭建突击队”,赶着马车拉着竹竿、麻绳,帮助山区农户搭建登高支架;区域联合调度中心开通 “攻坚应急热线”,陆文斌、小张等技术专家轮流值守,实时解答农户疑问。“俺们县的梯田也遇到了麦秆蝇虫害,来五县学经验,顺便出份力!” 青河县的技术骨干带着自家培育的抗虫剂,与五县技术组联合开展 “全域防虫大会战”,三天内完成所有梯田的虫害防治。
老周的后勤保障队在梯田旁搭建 “攻坚物资供应点”,按比例调配叶面肥、防虫液,分发给农户:“新梯田领促分蘖肥,老梯田领壮茎肥,防虫液都是按标准配好的,直接用就行!” 苏老实的监督小组带着分蘖计数器、茎秆粗度测量尺、放大镜,逐块验收攻坚效果:“这地块有效分蘖达 62 个,茎秆粗度 40 毫米,虫害死亡率 96,符合标准;那地块支架搭建不牢,竹竿入土太浅,必须重新加固!” 他在每块梯田张贴 “攻坚验收单”,合格的盖红章,不合格的标注问题,限期整改,确保攻坚措施落地见效。
困难户的帮扶兜底始终扎实 —— 老王结对帮扶的张大爷,因年老体弱无法搭建支架,帮扶队上门帮他完成 2 亩新梯田的中耕培土和支架搭建:“大爷,你家的梯田分蘖够了、茎秆壮了,支架也搭好了,再也不怕倒伏和虫害了!” 苏老实的监督小组在物资调配时,为困难户优先供应肥料、竹竿、防虫液等物资,每户额外发放 “攻坚工具包”(含小型喷雾器、量杯、手套、麻绳)。西山乡的困难户李奶奶,看着自家梯田里整齐的支架和壮实的麦苗,拉着晚秋的手说:“学大寨有人帮,种良种有技术,俺这老婆子也能盼到丰收了!”
六月初十的芒种,分蘖拔节期攻坚阶段性收官 —— 经技术组检测,新梯田抗旱新种的有效分蘖数平均达 58 个,茎秆粗度 39 毫米,拔节整齐度达 92;老梯田的茎秆粗度大 42 毫米,抗倒能力显着增强,等高支架防护覆盖率 100;麦秆蝇虫害发生率控制在 1 以内,未出现大面积枯苗。抗寒新种在新老梯田的长势均优于预期,拔节期的株型整齐、茎秆粗壮,为后续花期保穗、灌浆提质奠定了坚实的生长基础。
专区农业局组织全专区 20 各县市的代表,召开 “分蘖拔节期攻坚现场会”,观摩团看着新老梯田里壮实的麦苗和整齐的等高支架,纷纷称赞:“五县的技术方案精准管用,新梯田分蘖促壮、老梯田防倒防虫的经验太值得推广了,这才是学大寨与科技兴农的完美结合!” 现场签订 30 份技术引进协议,计划下半年在全专区新改造梯田中普及分蘖拔节期攻坚模式。
傍晚的夕阳洒在新老梯田上,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等高支架沿等高线整齐排列,与梯田的轮廓相映成景;技术组的成员们正整理攻坚数据,编写《抗旱新种梯田分蘖拔节期管护手册》;农户们围着自家的梯田,讨论着下一步的花期管护计划,脸上满是期盼。
晚风里,“农业学大寨” 的口号声与麦苗的沙沙声交织,梯田的防虫灯在暮色中亮起,抗寒新种的麦苗在精心管护下,向着花期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