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201章 灌浆提质满仓归,梯田新种庆丰产

第201章 灌浆提质满仓归,梯田新种庆丰产(1 / 1)

七月十二的小暑,35 万亩新老梯田里的抗旱新种进入灌浆盛期 —— 青绿色的穗子已沉甸甸坠弯茎秆,麦粒从蜡熟向完熟过渡,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微风拂过,梯田里涌动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气息弥漫群山。但最后的考验仍未结束:持续高温导致部分新梯田出现灌浆不均,麦粒半实半瘪;少数地块残留吸浆虫幼虫,可能蛀食穗粒;梯田坡度大、地块分散,收割适配难度大,若操作不当易造成粮食损耗。“灌浆收尾是定产的最后一关,收割是丰收的最终保障!学大寨就要善始善终,颗粒归仓!” 晚秋站在梯田最高处,望着连绵的麦浪高声动员,身旁的刘红梅手持灌浆观测记录,眼神坚定:“我们分两步走,先抓灌浆提质,再掀收割会战,确保每亩都能收满粮!”

“新梯田要‘少水勤补、精准提质’,老梯田要‘稳墒保粒、防蛀防损’,收割要‘农机为主、人工为辅’,损耗率必须控制在 15 以内!” 刘红梅带着技术队在新梯田设立 “灌浆提质示范田”,用标杆标注麦粒饱满度标准:“麦粒坚硬、色泽金黄、千粒重不低于 40 克,才算达标!” 她手把手教农户识别灌浆进度:“用手捏麦穗,感觉颗粒坚硬无弹性,就是完熟期,可立即收割;若还有轻微弹性,需再提质 2-3 天!” 晚秋则牵头收割筹备,组织农户检修农机、准备镰刀、搭建临时晒场:“每级梯田旁设一个小型脱粒点,收割后立即脱粒晾晒,避免阴雨霉变;晒场要铺防雨布,配备简易烘干设备,确保粮食安全入仓!”

为激发农户干劲,全县启动 “丰产收割比武大赛”,以 “收割效率、损耗率、丰产产量” 为评分标准,每周评选 “收割能手”“丰产模范户”,颁发农资奖励和荣誉证书。老王带领雁归村突击队,率先开展收割试点:“农机沿等高线缓慢行驶,人工跟在后面捡拾漏穗,脱粒机 24 小时不停转,争取一天收割 10 亩!” 李婶带着妇女技术队,负责晒场晾晒和粮食筛选:“粮食要摊薄晾晒,每两小时翻一次,含水量降至 12 才能入仓,瘪粒、虫粒要单独筛选,确保粮食质量!” 跨区域协作再添助力 —— 周边县市派来 30 台改装农机和 10 支收割支援队,平原乡镇的农户自发组成 “运输队”,赶着马车帮助山区运送粮食,梯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场 “抢收丰产粮” 的大会战全面铺开。

七月下旬,突发一场短时雷阵雨,全县迅速启动 “雨后抢收” 应急响应:“农机队优先收割低洼地块,人工队抢收高处梯田,晒场启用烘干设备,确保粮食不霉变、不发芽!” 陆承泽带着技术组,在梯田里指导农户清理积水、晾晒湿粮:“湿粮要摊薄至 3 寸,用烘干设备辅助,温度控制在 40c以下,避免烤焦麦粒!” 经全县上下共同努力,阵雨未造成任何粮食损失,所有收割的粮食均及时烘干入仓。

八月初五的大暑,全县 35 万亩梯田收割圆满收官 —— 县农业局组织专家组,采用 “三方见证实测” 模式,随机选取新老梯田各 10 个样本点,实收实测产量。结果显示:抗寒新种在新梯田平均亩产 468 斤,老梯田平均亩产 492 斤,全域平均亩产 480 斤,较去年杂交三代亩产增产 12,较传统品种亩产增产 140;千粒重平均达 42 克,损耗率仅 12,吸浆虫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 05 以内。“雁归村老梯田亩产 516 斤,创全县最高纪录!” 实测结果一公布,梯田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老王捧着金灿灿的麦粒,激动得热泪盈眶:“学大寨改梯田,种抗旱新种,俺们村每亩多收 100 多斤,再也不用愁饿肚子了!” 西山乡困难户张大爷的 2 亩新梯田,实收粮食 936 斤,亩产达 468 斤,比去年增产 210 斤,他拉着晚秋的手说:“感谢党、感谢学大寨,感谢你们带来的好种子、好技术,俺这辈子第一次收这么多粮!”

全县 “梯田丰产表彰大会” 在五村打谷场隆重举行,主席台上摆满金灿灿的奖牌、粮食样本和农资奖励,台下挤满了丰收的农户。晚秋、刘红梅、陆承泽等被授予 “学大寨先进个人”,雁归村等 10 个村获评 “丰产模范村”。县委农工部部长宣布重磅消息:“明年全县再改造低产坡地 2 万亩,扩建良种繁育基地 200 亩,繁育抗旱新种 20 万斤,不仅要实现全县梯田全覆盖,还要向全省推广‘五县模式’,让更多农户受益于学大寨运动和科技兴农!”

专区农业局组织全专区 20 各县市的代表,召开 “梯田丰产现场会”,观摩团看着满仓的粮食和整齐的梯田,纷纷称赞:“五县用实际成果证明,‘梯田建设 + 抗寒新种推广’是山区增产增收的必由之路,学大寨就要学这种‘敢闯敢试、科技赋能’的精神!” 现场签订 40 份《抗旱新种采购与梯田建设技术协议》,计划 1973 年在全专区推广抗寒新种 50 万斤,改造低产坡地 15 万亩。

傍晚的夕阳洒在梯田上,收割后的田埂整齐排列,晒场里的粮食堆成小山,农户们围着粮堆,唱着革命歌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晚秋、刘红梅、陆承泽并肩站在田埂上,望着远方的群山和近处的粮仓,脸上满是欣慰。晚风里,“农业学大寨” 的口号声与农户的欢笑声交织,梯田的沃土孕育着来年的希望,抗旱新种的丰产成果已成为晋北山区学大寨的生动样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晚清之再造华夏 人在明末,唯我独法 低武世界的高武武者,我为武祖! 卧底归来,我成辣手神探 岚岚讲鬼故事 仙峰 修仙,我给万物加个词条 凡根修神传 灯火寒杉处,细腰诱红唇 凶手:你不要过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