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没人相应,赵德汉这才收回目光,扫向起身等他回应的座山雕。
食指敲了敲桌面,缓缓开口:
“韩总,我是否认为,你只是站在个人角度来问我这话,对吗?”
他当然不会回答座山雕这没有一点组织纪律的问话。
分不清大小王没关系,也不看看场合。
于是,他轻飘飘的一句反问回去。
“我是为国内整个电影市场考虑的。”座山雕死鸭子嘴硬道。
“你代表不了国内电影市场,他们才是国内电影市场的代表。”赵德汉手指下方一众导演道。
“你问问他们是否认同意你的观点?”赵德汉没等座山雕回应,于是盯着他反问。
老谋子早就不爽座山雕了,以前他在位不敢得罪他,现在退休了还不老实,等领导话落,他便起身回应:
“电影票房靠影片数量堆积,只是饮鸩止渴。”
“韩总你只想着中影,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影视公司的处境?”
“你出手打压的公司,倒闭了多少家,你自己算过吗?”
“你把几家影视公司搞上市,那就是代表国内影视大盘么?”
“看看还有几家影视公司认认真真做内容,被你捧起来的影视公司,要么想着在股市捞钱,要么进军房地产。”
“一千多部电影,票房还不到五百亿,这就是你所谓的大盘么?”
老谋子不说话则已,一开口便直接揭老底,最后还不忘撒把盐。
拿奖无数的老谋子,由于座山雕的针对与打压,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年的导演,竟然交不起计划生育罚款。
这一大半责任都要归功于座山雕的针对,他心里没有火气那是不可能的。
赵德汉只是看戏,座山雕也被老谋子怼的哑口无言,下边议论声不时响起。
今天这会开的不说其他,就这瓜可是都没少吃。
等老谋子发泄完,赵德汉这才适时开口:
“电影市场以后只会精益求精,数量不是我应该考虑的,质量才是我应该关注的。”
“至于票房,我相信,好的电影不会缺票房。”
赵德汉自始至终都没回应座山雕的质问。
他几句话道出这次研讨会的目的,以及电影局对以后对电影市场的态度。
话落,老谋子带头鼓起了掌,虽然也有很多人不认可赵德汉这话,但不防碍大家拍巴掌就是了。
等掌声停止,赵德汉随即便让大家先表态,他要把中影外片引进权及合拍电影项目给废了。
“赞同收回中影外片引进权的请举手……。”
这一点,除了中影自己,都没意见,即便其他院线代表也没意见。
有电影局一家管着就够头疼的了,再有一个中影压着,都不是其他影视公司想要的。
统计结果出来,全场176票赞成,6票反对,9票弃票。顺利通过第三项第一条与第二条决议。
等章威宣读完毕现场票据,针对第三条的小作文又开始上演了。
明年准备引进多少部外片计划,赵德汉其实心里早有打算,他只是习惯不粘锅走个形式而已。
“王总,你写几部?”台下,大鹏低声询问王富田。
两人又没院线,当然越少越好了,所以,王富田不假思索便语重心长的说:
“恢复到wto协议时的数量刚刚好,老百姓有外国电影可看,也对国产电影冲击不会太大。”
在座的,有王富田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
“王总,填多少合适?”刘镇芸作为编剧,这事儿对他影响不大,所以便开口询问金主。
“20部,多一部就对不起喜欢我电影的观众。”作为导演的冯裤子,恬不知耻的抢先回应。
“30吧,别光想着你自己,公司院线还活不活了?”
“王总,这些都是小事儿,领导既然要走精品路线,国产电影数量肯定会大幅削减。”
“投资江城影视城的项目,要不要且暂缓一下,这才是公司当前要考虑的重点。”
几百亿的投资项目与几部电影票房分成相比,孰轻孰重,军师刘镇芸率先想到了这个。
他也是看清方向后,及时提醒王大军。
不到半个小时,一沓小作文被工作人员收了上来。
赵德汉让办公室的几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快速统计。
等结果传到他这儿,他发现,有院线的代表写的多点儿,没院线的写的少点儿。
但因为他刚刚说了电影要精益求精的话,院线还是收着没有写的太离谱。大致也就在每年五十部上下。
没院线的公司及导演,编剧,演员,一流水的都是最低标准20部。
当然,还有不知道内情的,也不知道是谁,建议每年引进一两部外片,上映意思一下就行。
等他挨个看完数据,写下自己意见,看向台上的两位副局一个办公室主任。
写下自己意见,然后递给班子成员传阅签字。
台下众人也没想到,一把手现场办公,直接给定了下来。
赵德汉现在写的意见,经过上午侯亮平来的那一出,谁还敢有什么意见?
几人传阅后,纷纷签上自己大名,并写下赞成两字。
程序虽然简陋,但却很合理。
走完这一道流程,赵德汉也没让众人等太久。
“在宣布结果之前,我先说一下局委的另一个决议:”
赵德汉这次没给大家反应时间。直接上福利。
“经局委研究决定,把进口片的盈利拿出来扶持国内年轻导演。”
“前提条件,剧本足够优秀,每月一个名额,根据剧本评估,每个片子最低一千万,最高一个亿。”
“票房回款后,局里只收回本金,不要投资回报。”
赵德汉话音刚落,会议室内,轰的一声爆出雷鸣掌声。
尤其是大鹏,吴晶,陈思远,柠郝,几个符合自身条件的家伙,更是起身鼓掌。
其他影视公司老板也是非常激动,拍电影最重要的一环,那不就是拉投资么?
现在,有个不要投资回报的冤大头,上限一部电影能投一个亿的大冤种,这比什么消息都让人开心。
哪家影视公司没有签约的年轻导演?
以前年轻导演用来打下手,现在机会不是来了么,还可以用来拉投资。
赵德汉要的,就是让每家影视公司重视培养年轻导演。
变相鼓励有想法的年轻导演们,有本事的自己出来单干。
培养人才最重要,其它的,对于他们单位那都是细枝末节。
电影局作为行政单位,说实话,要钱也没一点用处,除了滋生腐败,半点好处都没有。
嘈杂的议论声,开始蔓延整个会场,除了老一辈的导演心里有点吃味儿,不美气之外,大家得到领导的这个承诺,说实话都很开心。
赵德汉的这个决定,不仅仅是支持资金的问题,更是代表着电影局位对电影市场的态度。
赵德汉先送福利与好处,再宣布刚刚定下的结果。
一紧一松,有好有坏的,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用官话说,那就是恩威并施。
赵德汉伸手虚压,掌声跟排练好似的,立马停了下来。
他也没在罗嗦,立马宣布结果,
“综合大家意见,局委决议。”
赵德汉笑了笑,停顿一下,卖了一个关子这才宣布:
“进口片,从一七年1月份开始,每月根据引进时间排序,在院线公映两部影片。”
国产电影,从一七年一月份开始,每月根据审核时间排序,在院线公映10部影片。
电影局自一七年一月份开始,拒绝三观不正,逻辑不通,粗制乱造的影片在院线公映。
赵德汉这一招不谓不狠,从一个月上映几十部,直接给压缩到十部。
从每年公映五六百部的国产电影,直接压缩到每年120部。
进口片同样从每年的八十多部,他直接给降到12部。
国产片与进口片以十比一的比例在院线同时上映。
至于刻意调档期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主打一个公平公正的放映环境,一个按照审核日期,一个按照引进日期来定。
大幅度削减影片,赵德汉的目的只有一个,垃圾剧本立项的必要都不应该不存在。
逼迫制作公司拍精品电影项目,靠流量,靠明星想圈钱,在他这里,想都不用再想。
宣布完明天接着开会,赵德汉便不再关注议论纷纷的众人。
领着几人走下主席台,向外走去。
几人刚到会议室大门口,赵德汉便被吴晶给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