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沉远一筹莫展的时候,南婉来了云江市。
南婉是周末到的。
陆沉远接到电话时正在办公室看材料。听到南婉的声音,他愣了一下。
“你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你。”南婉说,“听说你这边挺忙的。”
陆沉远沉默片刻。
“在哪儿?”
“市政府门口。”
陆沉远下楼。
南婉站在门口,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手里提着一个行李箱。看到陆沉远出来,她笑了笑。
“瘦了。”
陆沉远没说话,接过她的行李箱。两人上了车。
“订酒店了吗?”
“没有。”
陆沉远开车去了市区一家酒店。帮南婉办好入住,已经是傍晚。
“吃饭了吗?”南婉问。
“还没。”
“那一起吃。”
两人在酒店附近找了家小馆子。点了几个家常菜。南婉看着陆沉远,发现他眼睛里有血丝,神色疲惫。
“这一个月怎么样?”
“还行。”陆沉远说,“在熟悉情况。”
“钢铁厂的事听说了。”南婉说,“准备怎么办?”
陆沉远夹菜的动作顿了顿。
“还在想办法。”
南婉没再问。她知道陆沉远不愿意多说工作上的事。两人吃完饭,陆沉远送南婉回酒店。
“明天有空吗?”南婉问。
“上午有个会。”
“那下午呢?”
“下午可以。”
“那下午我去找你。”
第二天下午,南婉来了市政府。陆沉远带她在市区转了转。云江市的老城区保留着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青砖灰瓦,很有味道。
“这里挺好的。”南婉说。
“嗯。”陆沉远说,“就是经济不行。”
两人走到江边。云江穿城而过,江面宽阔。对岸是工业区,能看到钢铁厂的烟囱。
“那就是钢铁厂?”
“对。”
南婉看着那些烟囱,沉默了一会儿。
“其实有个办法。”
陆沉远转头看她。
“什么办法?”
“引入民营资本。”南婉说,“让民营企业参股重组。”
“我想过。”陆沉远说,“但没人愿意接。”
“那是因为没找对人。”南婉说,“钢铁厂虽然亏损,但也不是没有价值。土地、设备、技术工人,这些都是资产。关键是要找到懂行的人,愿意做长期投资的人。”
陆沉远没说话。他明白南婉的意思,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南婉在云江市待了三天。这三天里,陆沉远每天晚上都会抽时间陪她。两人会一起吃饭,或者在江边散步。南婉没有再提钢铁厂的事,只是陪着他放松。
第三天晚上,南婉要回东江市。陆沉远送她去机场。
“什么时候再来?”
“有空就来。”南婉说,“你自己注意身体。”
陆沉远点头。
看着南婉进了安检,陆沉远才转身离开。回到市里已经晚上十点。他没有直接回招待所,而是去了钢铁厂。
夜晚的厂区很安静。只有值班室的灯还亮着。陆沉远在厂区里走了一圈,看着那些停工的车间,心里很堵。
接下来的两周,陆沉远一直在为钢铁厂的事奔波。他找了省里的几个部门,希望能争取到专项资金。但省里的态度很模糊,说要研究研究。
他又找了几家大型国企,想谈合作。对方都表示钢铁行业不景气,不敢轻易进入。
就在陆沉远一筹莫展的时候,财政局传来消息。银行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冻结钢铁厂的账户。
陆沉远立刻召集相关部门开会。
“还有什么办法?”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市长。”赵副市长说,“要不然还是让厂子破产吧。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工人怎么办?”
“市里出一部分安置费,让工人们自谋出路。”
陆沉远看着在座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是无奈。他知道,继续拖下去确实不是办法。但他还是不甘心。
“再给我一个月时间。”陆沉远说,“如果一个月内还找不到解决办法,那就按破产程序走。”
散会后,陆沉远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窗外夜色深沉。他点了支烟,慢慢抽着。
手机响了。是孔胜打来的。
“听说钢铁厂的事还没解决?”
“嗯。”
“不要太执着。”孔胜说,“有些事情,不是你一个人努力就能改变的。”
“我知道。”陆沉远说,“但至少要试试。”
“那你自己注意分寸。”孔胜说,“张涛那边盯着你呢。你动作太大,他会有意见。”
陆沉远明白孔胜的意思。这一个月里,他能感觉到张涛对他有些不满。市委常委会上,张涛几次否决了他的提议。
“我会注意。”
挂了电话,陆沉远继续看材料。一直看到凌晨两点,才回招待所休息。
第二天上午,陆沉远去了工信局。工信局长姓程,五十多岁,是老云江市人。
“程局,我想问一下,钢铁厂这些年有没有技术改造的规划?”
程局长愣了一下。
“有是有,但一直没落实。”
“为什么?”
“没钱。”程局长说,“技术改造要投几十亿,厂里拿不出来,市里也拿不出来。”
“如果有钱,能改造成什么样?”
程局长想了想。
“如果能淘汰落后产能,上马新的生产线,产品质量能提高一个档次。那样的话,还是有竞争力的。”
陆沉远若有所思。
离开工信局,他又去了国资委。仔细查了钢铁厂的资产清单。发现厂里除了生产设备,还有三千亩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闲置,有些甚至长满了荒草。
陆沉远心里有了主意。
下午,他召集财政局、国资委、工信局、规划局的负责人开会。
“我有个想法。”陆沉远说,“钢铁厂的三千亩土地,能不能拿出一部分来开发?”
几个局长面面相觑。
“市长,这是工业用地,不能搞房地产。”规划局长说。
“我不是要搞房地产。”陆沉远说,“我是想搞产业园区。把闲置的土地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引进科技企业。土地收益用来给钢铁厂还债,剩下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这个想法可以试试。”赵副市长说,“但关键是能不能引进企业。”
“这个我来想办法。”陆沉远说,“你们先把方案做出来。”
接下来的一周,几个局连夜赶方案。陆沉远也开始联系企业。他给东江市的几个企业家打了电话,又托南婉帮忙联系了一些科技公司。
半个月后,方案出来了。规划局划出了一千亩土地,准备建设云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初步预算,土地出让可以回笼资金二十亿。
陆沉远拿着方案去找张涛。
张涛看完方案,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方案风险很大。”
“但是可行的。”陆沉远说,“钢铁厂不能破产,只能想办法救。”
“就算土地卖出去了,谁来做技术改造?”张涛说,“厂里的管理层有这个能力吗?”
“可以引入职业经理人。”
张涛沉默了一会儿。
“这事要上常委会讨论。”
“我知道。”
一周后,市委常委会召开。陆沉远列席会议,汇报了这个方案。
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个常委。陆沉远讲完后,开始讨论。
“我觉得这个方案可以试试。”组织部长说,“总比让厂子破产强。”
“关键是能不能落地。”宣传部长说,“现在搞产业园区的城市很多,凭什么企业要来云江市?”
“我们可以给优惠政策。”陆沉远说,“税收减免,土地价格优惠,还可以提供配套服务。”
几个常委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张涛一直没说话,只是听着。
最后,他开口了。
“这个方案可以试,但要稳妥推进。”张涛说,“陆市长,你要做好风险评估。如果出了问题,你要负责。”
陆沉远点头。
“我明白。”
会议结束后,陆沉远回到办公室。秘书送来一杯茶。
“市长,张书记这是在给你挖坑。”秘书小声说,“他让你负全责,就是想甩包袱。”
陆沉远喝了口茶。
“我知道。”
“那您还”
“不做的话,钢铁厂就真的完了。”陆沉远说,“做了,至少还有机会。”
秘书不说话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陆沉远全力推进产业园区项目。他跑了十几个城市,拜访了几十家企业。亲自给企业老板讲云江市的优势,讲产业园区的规划。
功夫不负有心人。陆沉远谈下来五家科技企业,愿意入驻产业园区。总投资额超过三十亿。
消息传回云江市,引起了轰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了云江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
张涛在常委会上表扬了陆沉远。
“陆市长这两个月确实辛苦了。”张涛说,“为云江市引进了这么多优质企业。”
陆沉远只是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项目能不能落地,产业园能不能建起来,钢铁厂能不能起死回生,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