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抗盐碱性(1 / 1)

林市长揉着太阳穴。

这己经是本周第三个求他介绍进丰收农场的亲戚了。

最离谱的是昨天,财政局王局长的夫人亲自上门,想让儿子去农场"锻炼锻炼"。

"老林啊,"妻子也帮腔,"你就问问嘛,又不违反原则。"

林市长无奈地拿起手机,拨通了李旭的号码。

寒暄几句后,他委婉地提出请求,电话那头传来李旭的笑声:

"林市长,您这电话来得巧,我们公司正打算招一批人呢。"

李旭挂掉电话,别人的请托可以拒绝。

但是林市长对企业多有帮助。

他开一次口,怎么也要给对方面子。

张薇笑道:“老板,你定的待遇太好了,如果工资低一些,或许就没有这么多烦恼了。”

李旭摆手:“不至于,我们公司这么挣钱,多给员工工资,非常正常,哪能为了避免麻烦,就减少工资呢。”

招聘的事情纷纷扰扰,李旭全都交给张薇。

等事情过后,

己经过年了,年后,桃山上的积雪渐渐融化,露出下面蓄势待发的春芽。

又一个播种的季节,即将到来。

山上的桃花最先开放。

漫山遍野的桃花煞是美丽。

再加上梅花,西季玫瑰,

整座山都弥漫在花的海洋中。

很多市民都闻讯而来,想要上山观花。

不过桃山是李旭的承包地方,不是游览场所。

市民们只好在山下观花。

李旭也没有在山上。

山上的花海虽然漂亮,

但是时间长了,也看腻了。

他正帮助家里种植水稻。

水稻美味特性让李旭产生了新想法。

手指轻轻拨弄着浸泡在温水中的稻种。

这些淡褐色的种子来自农科院最新培育的"盐稻12号",理论上能在中度盐碱地生长,但产量和口感都是硬伤。

"小旭,水温够不?"父亲李宝胜提着热水壶走过来,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缭绕。

"正好32度。"李旭看了眼温度计,"爸,这次我想试试两段式催芽。"

李宝胜点点头,布满老茧的手接过儿子手中的笊篱。

尽管儿子己经是身家百亿的农业大亨,但在育秧这件事上,老农民的经验依然宝贵。

浸种六小时后,稻种被捞出来沥干,裹在湿纱布里放入恒温箱。

李旭设置的28度正好模拟春季最理想的发芽环境。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确保通风均匀。

"以前我们哪有这些设备,"李宝胜看着儿子操作,忍不住感慨,"全凭手感,冷了抱怀里暖,热了摊井边晾。

李旭笑着没说话。

他何尝不知道,正是这些看似"土气"的经验,构成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根基。

其实这些,可以让父亲或者公司员工去做。

不过,为了让稻种生出特性,

他都要亲自照料。

三天后,稻种露出嫩白的胚芽,像无数个微笑的嘴角。

李旭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

这苗床可不一般——底层是桃山特有的红壤,中层混了发酵羊粪,最上面铺着细如面粉的河沙,保水透气两相宜。

"你这苗床,比人家养孩子的床还精细。"李宝胜忍不住调侃。

李旭笑而不语,心里却清楚,好苗床只是基础,真正的奇迹还在后面。

果然,秧苗冒出青尖的第五天,李旭在晨检时发现了第一个特性——【抗盐碱性】。

信息框清晰地浮现在嫩绿的秧苗上方,在朝阳下泛着微光。

【水稻:品质1】

【经过农科院专家精心培育的杂交水稻,能够在轻度盐碱地上生长】

盐稻12号,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

但是,稍微重一点的盐碱地就不行了。

而国内盐碱地超过15亿亩。

堪比18亿亩的基本农田。。

盐碱含量都很高。

李旭了解过,盐稻12号可以种植的区域,仅仅是几百万亩。

就算如此,

这个品种研究出来时,依然轰动一时。

获得国家奖励。

而系统出现的这个【抗盐碱性】,李旭相信其真正的效果绝对碾压盐稻12号。

但是,具体如何,还需要到时候再验证。

李旭继续一天天的泡在稻田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

移栽前一周,第二个特性觉醒了——【美味】。

这个特性,李旭己经非常了解。

它能够让普通的水稻,口味变得比响水贡米更好吃。

一般来说,

能够种植在盐碱地里的水稻品种,口味都很差。

特别是杂交水稻,口味也很一般。

当年袁爷爷研究出来杂交水稻之后,口味质量很差。

很多人都不愿意吃。

不过当时粮食短缺。

不愿意吃也没办法。

后来经过多次改良。

口味好了一些。

但仍然不如一些正常的水稻好。

现在,美味词条的出现。

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接下来,就到了移植的时候。

这也是种植水稻的常规方法。

先育秧再移植到正常的农田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让稻苗更快的生长。

等它们长得稍微粗壮一些后,

移植到正常的农田,

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

不仅可以抗病虫害,还可以抗倒伏。

这些水稻拥有抗盐碱性和美味特性。

美味特性不用说。

需要等到长成之后才能够品尝到。

关键是抗盐碱性。

如果种到普通的稻田里,

没有办法验证。

需要重到盐碱地里。

“盐碱地”

李旭想起村头的一块荒地。

丰城市位于黄淮海地区。

淮河流域从前的时候经常泛滥。

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盐碱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国家改造了一批。

但是仍然有许多农田是盐碱地。

不过程度有的严重一些,有的轻一些。

轻一些的都己经种植了别的作物。

而重度盐碱地,

因为改造成本较大。

多年以来都成了荒地。

有的年份雨水多一些,有的年份发生旱灾。

交替影响之下。

那些荒地更加盐碱化。

有时候在夏天,

能够明显看到上面有一层白色的盐渍。

可谓寸草不生。

正式试验水稻的好地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后:我带寡嫂上山打猎奔小康 我靠听懂花草说话称霸全国 主播万人迷,榜一女粉争着宠 带着空间仓库穿越强势王妃来袭 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 重生70当猎王 F级武魂弱?这可是二郎显圣真君! 林远的律师生涯 双穿:顶级搬运,暴富后武镇诸天 我的绝色女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