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国看着家人震惊的表情,耐心地解释道:“妈,我没开玩笑。”
“我感觉自己学得还不错,想去试一试。”
“万一考上了,以后咱们家,也算是有个正儿八经的文化人了不是?”
林铁咽下嘴里的馒头,皱着眉头问道:“儿子,这考试……难不难?”
“难。”林卫国实话实说,“我打听过了,去年北京的中级翻译证,通过率不到百分之五。”
“啥?百分之五?”
王茹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不就是一百个人去考,能考上的还不到五个?”
“卫国,这……这也太难了!咱不去考了行不行?万一考不上,多丢人啊!”
王茹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儿子失败了会受打击。
林卫国摇了摇头,眼神坚定。
“妈,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再说了,考不上也不丢人,就当是去见见世面了。”
“爸,您说呢?”他把目光投向了林铁。
林铁沉默了。
他狠狠地抽了两口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他的表情。
良久,他把烟头在桌角摁灭,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大儿子。
“去!”
他只说了一个字,但却掷地有声。
“我儿子想干的事,就让他去干!”
“考得上,那是你有本事!给咱老林家争光!”
“考不上,也没啥!大不了从头再来!我儿子还年轻,输得起!”
这个憨厚朴实的男人,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一个父亲最坚定的支持。
王茹还想说什么,被林铁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儿子有上进心,是好事!咱们当爹妈的,不能拖后腿!”
林卫国心中一暖。
他知道,有父亲这句话,就够了。
“谢谢爸。”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林卫国要去考翻译证的消息,就象长了翅膀一样,又一次传遍了整个四合院。
这次,消息的源头,是三大爷阎埠贵。
他昨天晚上,耳朵尖,把林家饭桌上的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他当时就震惊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林卫国,要去考俄语中级翻译证?!
开什么玩笑!
他自己就是个教书的,深知这其中的难度。
别说中级了,就是初级,那也得是正儿八经在外语学校学过好几年的水平!
林卫国这才自学了多久?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个月吧?
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阎埠贵的第一反应,就是林卫国在吹牛逼,在家里人面前说大话呢。
于是,他一大早就开始在院里四处“求证”。
“哎,听说了吗?林卫国要去考翻译证呢!”
“可不是嘛,还是中级的!啧啧,这牛皮吹得可有点大了!”
“依我看啊,这小子是上次说电影说上了瘾,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院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信。
大部分人,都觉得林卫国是年轻气盛,不知道天高地厚。
刘海中在院里碰见林铁,阴阳怪气地说道:“哟,老林,听说你家卫国要当大翻译家了?”
“可喜可贺啊!以后见了苏联专家,咱们院里可就靠他了!”
那语气里的嘲讽,傻子都听得出来。
林铁闷着头,也不搭理他,径直走了。
但他心里,也憋着一股气。
许大茂听说了这事,更是差点笑岔了气。
“哈哈哈哈!林卫国要去考翻译证?他咋不说他要上天呢?”
“等着吧,我等着看他怎么丢人现眼!”
上次丢的面子,他感觉这次能连本带利地找回来了!
一时间,整个四合院,都充满了对林卫国的质疑和嘲笑。
大家都把他要去考翻译证这件事,当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们都在等着。
等着看林卫国报名失败。
等着看他考得一塌糊涂。
等着看这个最近风头正劲的年轻人,摔一个大跟头!
面对满院的流言蜚语和质疑嘲笑,林卫国置若罔闻。
他依旧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
他人的看法,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他深知,想要让别人闭嘴,最好的方式,不是争辩,而是用事实,狠狠地扇他们的脸。
周末,林卫国独自一人,坐着公交车,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外事局报名点。
报名点设在一栋庄严的苏式建筑里,门口有解放军战士站岗,气氛肃穆。
来报名的人不少,大多是三十岁上下的知识分子,一个个穿着得体,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林卫国这一身半旧的工装,和那张过分年轻的脸,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同志,你也是来报名的?”
排在林卫国前面的一个中年男人,好奇地打量着他。
“恩。”林卫国点了点头。
“报考哪个级别啊?初级?”
“中级。”
“中级?!”
那中年男人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自己是某大学的俄语助教,这次来,也只是敢报个中级试试水,还没多大把握。
眼前这个看起来最多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竟然也敢报中级?
“小同志,可不兴开玩笑啊。”他好心地提醒道,“这中级考试,难度可不小,考的都是很专业的科技、经贸类的翻译,你……行吗?”
林卫国只是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
很快,就轮到了他。
负责报名的,是一个戴着老花镜,看起来很严肃的老干部。
他头也不抬地问道:“姓名,单位,报考级别。”
“林卫国,红星轧钢厂,报考中级。”
那老干部听到“中级”两个字,猛地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象两把刷子,在林卫国身上来回扫视。
当他看清林卫国的年纪时,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胡闹!”
他把手里的笔,重重地往桌上一拍。
“你多大年纪?哪个学校毕业的?”
“这里是国家级的资格考试,不是你们年轻人过家家的地方!”
“我们轧钢厂的。”林卫国不卑不亢地回答,“没有上过大学,自学的。”
“自学的?”
老干部气得都笑了。
“自学的就敢来考中级?小同志,我劝你还是回去再多读几年书吧!”
“把机会,留给那些真正有准备的同志!”
他这话,说得毫不客气。
周围排队的人,也都向林卫国投来了看好戏的目光。
林卫国知道,今天要是拿不出点真东西,恐怕连名都报不上。
他没有慌乱,而是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份推荐信。
他将推荐信,恭躬敬敬地递了过去。
“同志,这是我们轧钢厂杨厂长,亲自为我写的推荐信。”
“另外,这是我之前翻译的部分技术资料,是我们厂总工程师李工签字确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