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空间內,巨大的机械帝国又被一个庞大的空间泡包裹。
在这个空间泡內部,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没有星光,没有引力,没有任何一种人类已知的力量存在。
只有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驱动的心臟正在慢慢转动。
而在这个心臟外围,是將其包裹著的生態区。
在那里,500亿的人类经过前期的安置已经重新回归日常生活,就像先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但科尔並不满足。
之前说过,文明的跃升是越来越困难。
需要解析成百上千万的谜题,需要数以亿万计的尝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迷宫中找出一条通道而且这条通道还不一定是准確。
在低级文明的时候,他还能够通过基因改造、社会氛围影响、颅內晶片加速,最后再配合创世矩阵,这个虚擬世界將研发速度提升到极致。
但科尔还是觉得太慢了,很简单,因为人和人之间是无法共情的,
儘管经过人矿精炼计划的提升,在他掌控之下,500亿的人口几乎都是尖端学者,哪怕连婴儿也不例外。
但问题是,在这庞大的人口数量下所產生的智慧火却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
一个最简单的比喻,一位负责农业生產的科研人员,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进发了一个奇妙的灵感。
他觉得这个灵感没用,只是將其储存到创世矩阵庞大的资料库中。
但问题是,这个灵感或公式可能是解决物理材料学上一个重要理论的关键依据。
虽然科尔的算力庞大,但问题是500亿人类每天所產生的思想理念何止万秭。
在诗云中,为了將汉字所有可能的排列全部罗列出来,都直接耗尽了整个太阳系。
而这仅仅只是8万多个汉字所能带来的震撼效果,如果这量级达到万秭级,甚至就连耗尽宇宙都无法装填的。
就连科尔也无法预测出这些理论究竟如何结合,如何构思才有可能进发出新的技术灵感。
当然,即便是他现在普升为三级文明也做不到,不过並不妨碍他提升效率。
而提升效率的前提就是所有居民的思维,在保证单体独立的情况下將其连通在一起,这就需要一个百分百真实的虚擬宇宙。
事实上,科尔很早就想构建出一个百分百真实的虚擬世界,但一直受限於技术无法突破最高极限也就98。
现在他普升为三级文明,终於有机会。
创造一个百分百真实的虚擬世界,並不是那么简单。
並不仅仅是让人类的感官真实不虚,其中还涉及到宏观层面的改造。
在构建虚擬世界时,对微观层面的精准模擬是实现高度真实感的基础。
例如,通过对电磁力的精准把握,能够精確模擬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物质的逼真渲染和物理特性模擬。
包括物体的质地、光泽、弹性等,让虚擬世界中的物体在微观层面的表现与现实无异, 而宏观层面的宇宙认知与操控,可以使文明模擬宇宙的宏观环境。
包括星系、恆星、行星的形成与运动,以及引力对物体的影响,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虚擬世界在宏观尺度上也具有真实感。
除此之外,还需要庞大的算力,用於模擬现实世界无限复杂的物质和现象,以及解决意识交互瓶颈。
科尔现在当然无法做到模擬现实世界无限复杂的物质和现象,但在小范围空间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构建这个巨大空间泡帝国的原因,
並且算力每提升一级,所需要的能量也会呈指数增加,为了维持虚擬世界的运转,同样需要恐怖的能量。
拆解太阳系只是第1步,从eva中获得提取真空零点能的技术,才是补上了这关键的临门一脚。
还有从黑客帝国,以及阿凡达中解析出来的技术,这才得以支撑科尔如此庞大的计划。。
不过,后续为了维持这个巨大的帝国,还是需要足够的物资补充才行。
但无所谓,反正他已经將整个太阳系搬入隨身空间,现在科尔完全可以利用飞船前往其他恆星系,或者是其他穿越的世界进行掠夺。
用不同星际,不同世界的资源,为文明的普升奠定基石。
现在科尔要做的就是利用从阿凡达中解析出来的生態神经网络编织一张能承载百亿意识,却又能够保证个体独立性的“半意识网络”。
由於这一步操作太过精密,为此科尔决定自己亲自动手。
改造的第一步,是为500亿人口搭建类似伊娃的神经网络的底层传输介质。
科尔没有选择机械线缆,而是借鑑伊娃中植物根系的神经鞭机制,在时空泡內培育出万亿条“意识菌丝”。
这些由基因编辑藻类与神经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组织,能通过生物电脉衝传递量子態信息,像伊娃的藤蔓一样遍布城市、地下与空中,形成一个三维交织的网络。
每个菌丝节点都自带微型量子纠缠模块。
这样既保留某段菌丝受损时,周围节点会灵神级战舰自动重构路径,又融入黑客帝国的“锚点標记”功能。
而且,每个节点都刻有独特的量子编码,对应某个人口群体的意识频段,確保信息传输时不发生串扰。
隨著最后一段菌丝生成完毕,接下来就是该进入第二阶段,个体独立意识的隔绝和保存。
毕竟这方法虽好,但要是同时让500亿人接入这张意识大网,那很有可能个体的边界会逐渐消融,就像黑客帝国里面真机械大帝一样,吞噬的意识过多,导致主体意识被稀释。
那个时候克所想要的以研究性为主,沟通所有意识的网络將会彻底崩溃,变成一个庞大的集体意识生物。
这是科尔所无法接受的。
因此,他將锚点模型和伊娃的生物意识交互接口进行结合,为每个人的意识专门设计了一个量子锚点。
这些锚点没有物理实体,而是通过一段嵌入到脑部,通过修改dna编辑而成的生物电编码。
其原理借鑑了伊娃中纳美人和坐骑“灵魂连接”时的神经同步机制。
通过分析每个人脑波中的独特意识指纹,例如记忆深处的童年碎片或是或是垄断深刻的记忆片段。
將其转化为特定频率的生物电脉衝,存储在菌丝节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