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仙灵阁,原本一个个战战兢兢的富商家主们,那叫一个红光满面。
以后谁要说秦宇是煞神,他们第一个不答应,这明明是青天大老爷。
四大家族的产业被他们瓜分一空,虽然花了不少钱。
但是只要经营得当,不需几年就能赚回来。
秦宇也很满意,这些产业变卖之后,除了用于安置灾民的部分,还有大量结馀。
虽然这些钱到时候都要上缴朝廷,但是却也算是他的一份功劳。
紧接着秦宇就开始按照道路建设、水渠水坝修缮、新村建设三个板块开始安排人手。
五万的青壮劳力,足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程了。
至于那些妇孺老弱,许多都是这些青壮的家眷。
秦宇也安排在了工地上,做些煮饭缝补洒扫的活计,虽然工钱不高但他们都很满足。
整个天灵府城在这样的安排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而秦宇也的长生牌位,也立在了许多人家的案头。
“大人,崔府管家又来了。”
正在喝茶的秦宇,听到这个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自从昨日砍掉孙伯符之后,外地所有粮商都妥协了。
如今都好吃好喝的在城中潇洒,只有崔府他那五万石粮食堆在那里。
他想卖都卖不出去,城中的粮价稳定在三十文。
天灵府城对外的道路还没有通,粮食堆在那里只能发霉。
“来者是客,让他进来吧。”
王二这才放任。
“小的参见秦大人。”这一次崔府管家态度那叫一个谦卑。
如今他算是见识了秦宇的手段,那孙伯符的尸体还挂在哪里呢。
一府长史,说砍就砍了,他一个管家又算什么。
“免礼,不知崔管家找我什么事?”
秦宇心知肚明,却依旧装作不知。
“秦大人,之前是小的冲撞了大人,小人知错,还请大人收了我的粮食。”
崔府管家苦苦哀求,虽然秦宇给的价格他们要赔钱,但是再这样下去那就是血本无归了。
“原来是这事,要我收你的粮食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现在只能按照市价30文一斗收。”
听到这个价格,崔府管家还想争辩,但是看到秦宇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当即偃旗息鼓。
“多谢秦大人,只要您愿意收就好,我现在就可以办理交接。”
秦宇点头道:“王二,你和这位去交接一下,记得仔细检查,坏了的粮食可不要。”
“是大人!”王二领命,和崔府管家一同离开。
虽然他对崔成玉和崔府管家不爽,但是粮食是好粮食,不能浪费了。
再说了,五万石粮食不好抢,换成一万五千两的银票还不好抢吗?
处理了这件小事,秦宇就带着人在各个工地和乡村开始巡视。
日子就这样,一晃十四天就过去了。
整个天灵府城也在这十四天,变了个模样。
城中道路修缮通畅,天灵江的码头扩宽了一倍。
各地的新村也已经立起了许多房屋,大部分的灾民都有了居所。
秦宇正在刺史府查验,各个地区送回来的检验报告。
夏清颜和上官婉儿联袂而来,两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出什么事了?”秦宇看到两人这个脸色,他也紧张了。
可是如今天灵府城一切运转良好,没听说哪里出问题啊。
“刚刚送来的消息,天河府城民变了,刺史遇刺身亡。”
“长史刘玉带队坚守刺史府指挥平乱,苏星河不知所踪。”
听到这个消息,秦宇满脸错愕。
“这怎么可能,之前不是说,粮价稳定百姓安居吗?怎么突然民变了?”
对于秦宇的疑问,夏清颜也不知如何回答。
“算了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我们马上出发。”
“王二,集结人马,半个时辰内集合。”
“是,大人!”
王二领命而去,秦宇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
“你打算怎么做?”上官婉儿问道。
“当然是带人前去平乱了。”秦宇不假思索。
“你手里就一个百户所,现在还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你这样贸然过去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上官大人这是在关心我?”秦宇看着上官婉儿,嘴角带着笑。
“谁关心你,我是怕你出事,这边的大好局面也功亏一篑。”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秦宇又怎么听不出来,上官婉儿的关心之意。
“有夏大人这个高手在,就算数万叛军,我只怕也死不了。”
“再说了,乱民不过是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上官婉儿闻言,知道是自己关心则乱了,随即道:“那你带着人过去准备怎么平乱?”
“现在还不好说,一切要等过去了才知道怎么做,这天灵府城还要麻烦你帮我看着。”
秦宇总觉得这次的民变有些奇怪,不过他也不知具体情况,只能去了再说。
上官婉儿皱眉,虽然他也很想去,但是他知道,天灵府城也需要人坐镇。
“这枚金牌能调动,天灵府城的守军,还有十名凤枭卫你也带去。”
秦宇刚想拒绝,上官婉儿却是先一步开口道:“我的实力,如今的天灵府城无人能伤我。”
“再说了,我就待在刺史府,只要不是三品出手,我都有扛几天的把握。”
秦宇闻言不再拒绝,只是嘱咐道:“那你注意安全,明日时间就到了,消息也差不多可以发回京城了。”
“知道,你放心我会奏明你的丰功伟绩的。”上官婉儿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秦宇嘿嘿一笑道:“都是托陛下的福,不过朝中只怕有些人要不高兴了。”
见秦宇还能如此玩笑,上官婉儿也放松了些。
此时张令已经带着一众锦衣卫,肃立在了广场上。
秦宇上前一步,面色一正道:“天河府城发生民变,我等身为天子亲军,自然要为天子分忧。”
“我欲带你们前去平叛,若有顾虑者,现在可以留下,我不会追究。”
全场肃静,无人作声,秦宇满意点头道:“好,既如此,我等即刻出发。”
一众锦衣卫翻身上马蓄势待发。
秦宇将金牌交给王二道:“你拿着金牌,去守备营,调五千精骑跟上。”
“是,大人。”王二领命而去。
“张令。”
“卑职在!”张令勒马而出。
“你带上一万兄弟会的人马,押送20万石粮草跟上!”
“卑职,领命!”
张令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赵长河急匆匆而来,见到这个阵仗有些疑惑。
“秦大人,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秦宇也不隐瞒,将情况说明。
赵长河满脸错愕,不过随即开口道:“秦大人放心,一应粮草补给,我会马上安排。”
“有劳赵大人了!”秦宇拱手拜谢。
“祝,秦大人早日平叛归来。”赵长河也是深施一礼。
秦宇不再耽搁,翻身上马,带着人浩浩荡荡向着天河府城而去。
至于那原本被巨石封堵的路口,其实是夏清颜沟通地元之力设置的障眼法而已。
为的不过是封锁消息,对他们自然是没有任何阻碍的。
锦衣卫的如此动向,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很快他们就得到了天河府城民变的消息。
崔府管家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整个人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可是很清楚,自家大人对于苏星河的吹捧。
如今天河府城发生这样的事,他们家大人只怕会受牵连。
……
半日前,早朝之上。
百官如同往日一般,正在上奏国事。
“报,天河府城急报。”
崔成玉脸上一喜,上前一步道:“恭贺陛下,当时苏状元送喜报来了。”
百官闻言,脸上也是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这些天,每隔两日,天河府城就会送来奏报全都是好消息。
如今整个天河府城,粮价已经稳定在了五十文一斗。
灾民也已经安置的差不多,要不了多久苏星河就能回京复命了。
这时候送来急报,想必人应该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当看着插着三面红色旗帜,一路飞奔而来的传令兵。
众人纷纷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要知道这是军报才能动用的八百里加急。
这种情报,一路换马不换人,就连皇宫大门都不得阻拦。
如果只是送喜报,动用这样的规格,显然就有些不合适了。
几位尚书,见状都皱起了眉头,觉得这苏星河有些小题大做了。
“报,天河府城告急,城中发生民变,已经汇聚近十万人。”
“刺史杜建遇刺身亡,长史刘玉正在坚守刺史府,指挥平乱。”
“民变时,御史苏星河正在外巡视,如今不知所踪。”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死寂。
原本笑呵呵的崔成玉,脸色瞬间煞白。
“不可能,之前不都好好地,不是说都安居乐业吗?怎么就民变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崔成玉问出了许多官员的心声,要知道这些时日天河府城送来的可都是好消息。
冷不丁,直接就民变了,任谁都想不通。
传令兵闻言看了崔成玉一眼没有说话,只是躬身。
“崔侍郎,这就是你说的好消息。”
女帝淡漠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崔成玉浑身一颤,这才反应过来他还在金殿之上。
而且一个传令兵,又能知道什么。
“微臣妄言僭越,还请陛下恕罪。”
崔成玉连连磕头,浑身颤斗。
武媚看都懒得看崔成玉一眼,而是看向传令兵道:“下去休息吧。”
“谢陛下!”传令兵行礼后退。
“陛下,天河府城民变,现在最重要的是立即调集人马前往平叛。”
“是啊,陛下北方本就受灾,若不尽快控制,恐会危及社稷。”
武媚皱着眉头道:“诸位爱卿以为,现在当如何?”
兵部尚书岳鹏举上前一步道:“陛下,既然已经生乱,应即刻调集人马前往平叛。”
“臣附议!”
一众官员纷纷附议。
武媚也清楚,这事情拖不得,更何况两国使节再有半个月就要到了。
若是不尽快平叛,到时候只怕会生出许多事端。
“此事就交由你兵部全权处理,务必尽快出兵。”
“是陛下。”
“退朝!”
武媚皱着眉头,快步离开。
殿中百官议论纷纷,然而有两个人显得很不合群。
一个是还跪在那里的崔成玉,一个是面色苍白的吏部尚书宋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