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卯时初刻。
登霞大典的举办地—一碧霞坊市一片由白玉铺就的巨大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喧嚣鼎沸。
陆昭身着素净的青袍,早早便抵达此处,寻了广场边缘一处相对僻静的石阶坐下调息。他自光扫过四周,心中亦是微惊。
广场之上,黑压压一片,粗略估计,人数竟不下两千!其中左侧人数较少,约莫百馀人,多是些面容稚嫩、眼神或好奇或紧张的孩童少年,由家人长辈陪同,显然是来参加外门弟子选拔的。
而右侧,则清一色是气息沉凝、年龄不一的练气后期修士,数量竟有近千之众!这些人或闭目养神,或低声交谈,或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竞争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与肃杀之气。
如此多的练气后期散修齐聚一堂,只为争夺那有限的入门名额,足见碧霞宗筑基丹诱惑之大,也可见散修道途之艰难。
半个时辰后,天际尽头传来低沉的嗡鸣,由远及近,迅速放大。广场上所有修士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
只见两艘庞然大物破开云层,缓缓驶来,投下的阴影几乎笼罩了小半个广场!其形制与周家那艘流云舟有几分相似,但体积却大了何止数倍?
通体由某种泛着青玉光泽的灵木打造,船身线条流畅而厚重,表面镌刻着繁复的云霞灵纹,此刻正流转着淡淡的灵光,将周遭的云雾都排开。
船首并非兽首,而是雕刻着巨大的碧霞宗徽记——一轮初升朝阳映照霞光。
仅仅是悬停在那里,便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磅礴灵压与威严。
“好大的手笔————”陆昭心中暗叹,眼中闪过一丝震撼。这两艘飞舟,任何一艘都远胜周家那艘,这才是真正大宗门的底蕴。
飞舟悬停,舱门开启。两队人影鱼贯而下。一队身着靛蓝色道袍,气息大多在练气中期,行动间井然有序,神色肃穆,正是碧霞宗的外门弟子。
另一队则身着黑色衣袍,腰悬令牌,气息更为沉凝,皆为练气后期,眼神锐利如鹰,正是负责维持秩序和执行具体事务的外门执事。
最后,三道身影自飞舟主舱飘然而下,凌空虚踏数步,稳稳落在广场前方的高台之上。三人皆身着代表内门执事身份的玄色道袍,气息渊深,赫然都是筑基修士!
无需他人介绍,陆昭目光扫过,脑海中的信息瞬间与眼前之人映射起来:居中那位面容方正、眼神沉稳的,应是赵曲舟;左侧那位身形微胖、脸上带着习惯性笑容却目光精明的,是田不凡;右侧那位面容冷峻、薄唇紧抿、眼神如寒潭般不起波澜的,必是云蓝翼无疑。
三位筑基执事落地后,赵曲舟对身旁一位三十馀岁、气质干练的外门弟子微微颔首。那弟子立刻上前一步,运足灵力,声音清淅传遍整个广场:“奉宗门令谕,登霞大典即刻开始!所有参加外门弟子选拔者,列队于广场左侧!所有参加外门执事选拔者,列队于广场右侧!不得喧哗,不得拥挤,违者取消资格!”
人群立刻如潮水般分开,泾渭分明。陆昭随着人流,导入右侧那支由近千名练气后期修士组成的庞大队伍。
左侧的孩童少年们,在几位外门弟子的引导下,开始逐一检测灵根资质与骨龄。而陆昭他们这近千人的队伍,则被引领至广场后方一片由高大院墙围起的建筑群前。院门开启,众人被带入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一侧排开十间静室。
一名黑衣执事立于院中,声音冷硬:“一次进入十人,入内后依指示行事。
前十人尽数出来,后十人方可进入。开始!”
很快,第一组十人步入其中一间静室。陆昭凝神观察。仅仅半盏茶功夫不到,静室门开,竟有六人脸色难看地走了出来,眼神中难掩失落与不甘。又过了半盏茶,剩馀四人才陆续走出,神色稍定,被一旁等侯的执事示意站到庭院另一侧等侯。
紧接着,第二组、第三组————规律很快显现:但凡提前出来的,要么是气息是练气七层,要么就是那些虽在练气八层、九层,但面容已显老态之人。
陆昭心中了然,这第一关,考校的便是年龄与修为!碧霞宗显然更倾向于招收年富力强、潜力更大的修士,那些虽修为高但年龄大的,筑基希望缈茫者,首轮便被无情淘汰。
队伍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移动。庭院另一侧,通过第一关的人数在缓慢增加,而被淘汰者则黯然离场。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紧张感。
半个时辰后,终于轮到了陆昭所在的一组。他随另外九人步入静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十块磨盘大小、温润洁白的玉石一字排开。
“将手掌置于玉石之上,不得运功抵抗。”一名黑衣执事面无表情地吩咐。
陆昭依言将手按在冰冷的玉石表面。玉石内部立刻亮起微光,表面浮现出八道清淅的淡蓝色光痕。陆昭心知,这代表他练气八层的修为。紧接着,光痕下方又浮现出两个古朴的篆字——“四十”。这正是他的骨龄。
执事目光扫过十块玉石,迅速报出结果:“甲一、甲三、甲四、甲六、甲八、甲十,落选,退出去!”
被点到编号的六人,脸色瞬间灰败,有人嘴唇翕动似想说什么,但在执事冰冷的目光下,终究颓然低头,默默退出静室。
待六人离开,室内只剩下陆昭等四人。执事开始逐一询问:“姓名,籍贯,简要经历,可擅长何种修仙百艺?”
轮到陆昭,他平静回答:“陆昭。北原郡人士。曾在长风郡周家担任客卿十馀载。七年前迁至碧霞坊市定居。略通傀儡之术,为一阶中品傀儡师。”
“傀儡师?一阶中品?”那负责记录的执事闻言,笔尖微顿,略带惊讶地抬眼看了陆昭一眼,但并未多言,只是迅速在玉册上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