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市内核局域,当年轻男子——楚永明的身影消失在内,陆昭现在下面的众修之中,又默默观察了半个时辰。
这半个时辰里,飞舟再无动静,周家修士的警戒看似森严,却少了之前那股蓄势待发的紧绷感。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等待,仿佛风暴来临前那片刻的压抑寂静。
终于,一道清淅而威严的命令通过传讯符和各级管事的口,迅速传遍了整个临时营地和坊市外围:“全军听令!解除战备状态,各营各部就地休整,等待后续安排!”
命令下达的瞬间,整个内核局域象是被抽去了主心骨,那股凝聚了数月、几乎化为实质的肃杀之气骤然一松。紧绷的弓弦,终于被允许松弛下来。不少低阶修士甚至发出如释重负的叹息。
陆昭混杂在人群中,感受着这股变化,心头紧绷的那根弦也随之缓缓松开。
‘结束了?或者至少……暂停了?’
他暗自思忖,目光扫过周遭那些疲惫却明显放松下来的周家修士面孔,以及远处坊市大阵上依旧残留的、触目惊心的裂痕。
“看来是打不下去了。”陆昭心中几乎可以肯定。
原因不难推测。其一,便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周家看似伤亡不算惨重,但物资的损耗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这赵家坊市大阵,耗费了周家多少资源才最终攻破?
单是他亲眼所见,那些如暴雨般砸下的裂山弩弩箭、维持聚灵阵运转消耗的海量灵石、还有在破阵过程中损毁的法器、符录……简直如流水般倾泻,更别提他所不知道的后勤辎重、丹药消耗了。
周家再是长风郡霸主,底蕴深厚,持续一年多的剧烈消耗,恐怕也已逼近极限。连带着百艺营的任务,最近都肉眼可见地减少了许多,符司那边更是传来不少抱怨,抱怨这种既能锻炼技艺又能稳定赚灵石的机会不多了。
其二,便是今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那位名叫楚永明的楚家子弟现身,紧接着就是飞舟接人,再然后便是这解除战备的命令。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顺理成章。陆昭虽然不清楚飞舟内具体发生了什么,但顺着这明显的时间线一想就透:楚家来人,周家高层立刻改变策略,放弃了对赵家的最后围剿。
其中蕴含的信息,不言而喻——楚家的分量,或者说楚家带来的某种信息或压力,足以让周家在这场消耗战中按下暂停键。
‘楚家……好大的威风,好大的面子。’陆昭心底泛起一丝冷嘲。修士间的生死搏杀,家族间的倾轧血战,原来在更高层面的意志面前,也不过是可以随时叫停的戏法。
这让他再次深刻体会到修真界的残酷法则: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周家对赵家是拳头,楚家对周家,亦是拳头。
三天后,临时营地内,气氛比前几日更加松懈。虽然还保持着基本的秩序,但修士们脸上的神色明显轻松了不少,营地里甚至多了些低声谈笑和交换物资的小摊。
陆昭正与一名身着符司制式法袍的中年修士交谈。此人姓吴,名启符,是一位一阶中品符师,和陆昭一样是周家中等客卿。两人因同属“百艺”范畴,又在营中相邻局域驻扎,几个月前便认识,偶尔会交流些修炼的心得,或是打探些消息。
“唉,陆道友,这日子怕是真要闲下来了。”吴启符叹了口气,手里无意识地捻着一张未完成的符纸边缘,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愁绪,“你看这符司里的任务,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陆昭理解他的焦虑。符师、阵法师、炼器师这些百艺修士,在战时是香饽饽,任务多、报酬高。可一旦战事平息,尤其是这种非正常结束的“暂停”,他们的价值就会大幅缩水。
“吴道友稍安。”陆昭随口应和,语气平淡,“看这架势,周家大概是真的要和谈了。战事一停,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符录。不过,家族日常运转,总还需要符师支撑的。”这话既是安慰对方,也是给自己听。他的傀儡同样面临战时须求减少的问题。
“和谈?”吴启符撇撇嘴,压低了声音,“我看未必是真要和,恐怕是打不动了,或者……上面有压力了?只可怜我们这些人,白忙活一场,油水没捞多少,倒耽搁了修行。”
他显然也看到了楚永明的到来,并和陆昭一样,将其与周家停战联系起来。
两人正低声交谈间,陆昭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天空,忽然定住。
只见一架通体由某种温润灵木打造,流云飞纹缭绕,四角悬挂着清心玉铃的华丽飞撵,正以一种并不迅疾,却异常张扬的姿态,从远天缓缓飞来。
飞撵周围灵光隐隐,显然有高手护卫。它径直飞向那艘依旧停泊在内核局域的楚家飞舟旁。
“嚯!好大的排场!”吴启符也注意到了,忍不住咂舌,“这是楚家又来人了?这架势,怕不是一般人物。”
陆昭没说话,只是默默注视着那架飞撵。如此华贵、如此刻意地彰显身份与地位,与他平日里接触的实用风格迥异,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来者的不凡。这印证了他的猜测,楚家,或者说这位新来者,是能左右周家决策的关键人物。
就在陆昭在外猜测之时,飞舟内部,一间布置得清雅宁静的舱室内。
一位身着墨绿色云纹锦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气息渊深似海的老者迈步而入。他步伐沉稳,周身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势,正是楚家九长老——楚泽羽。
此刻,楚永明已在此等侯,见到楚泽羽到来,赶忙起身行礼,躬敬道:“九长老,您来了。”楚泽羽微微点头,目光在舱室内一扫,神色威严传音道:“永明,情况如何?周家那边可有明确态度?”楚永明不敢怠慢,将这几天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
听完后楚泽羽道:“那就去见见周家两位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