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团三个满编步兵师,由于人数过多,所以是三路齐头并进的态势朝着里加城方向前进。
大军前行都必须沿着河流或者计算好各个水源之间的距离,方便大军拥有充足的水源,所以能供应大军挺进的大道其实就那么几条,只要肯撒出去斥候网络,并不难侦察到敌军的动向。
兵力越多,越难以隐藏兵力行进的走向。
后勤压力摆在那里,重兵集团不可能玩轻兵突进那一套,否则深入敌境无法获得补给的话,不用敌人动手自己就得崩溃。
第二师团是整个第二军团先头部队的左翼,小卡佩尔收到消息后,立刻派人将这条消息送往后方的鲁道夫上将所在部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整个先头部队仍然按照原本的计划继续前进,没有丝毫停留的打算。
按照小卡佩尔的话讲:“咱们十几万人,七万多战兵攻打顶多万人规模的赛里斯叛军,他们脑子有坑才会主动出击主力部队,遇到敌方斥候不算什么大事。
知道就好。”
很显然,李察这边突然爆兵的事情,鲁道夫上将这边并没有收到消息,他们对李察所部的兵力印象,还停留在攻破里加城之前。
万人规模,这数据还是将投诚的卡尔本部人马算进去!
当然,李察也可能在里加城内募兵,但短短几个月时间,鲁道夫上将和其他将领一致认为,李察不可能在三个月时间内整训出能打野战的部队,顶多训练出来一群能打守城战的民兵。
利沃尼亚新编第二军团能在三个月内成军,那是因为他们的骨架都是利沃尼亚本土贵族的护卫队伍,以及本土贵族用高价招募的赏金猎人、自由佣兵之类的能战之兵。
其中真正的新兵比例只占据不到一半!
虽说农夫跟佣兵在刚入伍的时候,都会被视作新兵,但傻子都明白这两者的战斗力差距有多大。
利沃尼亚地区的佣兵行会赏金猎人行会之类的暴力组织,基本上都在本土贵族的掌控之下,所以本土贵族建军后,这些暴力组织一夜之间就能换上军装!
若非如此,日耳曼帝国怎么会容忍利沃尼亚地区的煤铁矿产和大片优质良田,全都被利沃尼亚本地贵族所拢断?
这就是利沃尼亚本土贵族的‘根基’。
反观李察,至少在他明面上的身份看来,他是毫无根基的,鲁道夫上将为首的敌方高层理所当然的不认为李察能在三个月内实力暴涨。
而鲁道夫上将急着码人来进攻,就是不想给李察太多时间来整训新兵。
三个月只能训练出民兵的话,一两年就能训练出能打野战的正规军了。
三五年功夫,基本上就能整训出来真正的精锐之兵,这就是火药时代的武器优势!
不仅仅是小卡佩尔没有将己方主力被发现的事情当回事,就连当事人第二军团第二步兵师的高级军官们也没往心里去。
结果不出意外的,他们遭到了阻击……
“什么?
你确定你没看错?
前方出现了一支万人规模的敌军?”
第二步兵师师长不可置信的再一次质问眼前的斥候队队长,试图从他口中得到心中所期待的那个答案。
“大人,这种事我怎么可能看错啊。
而且敌军兵力过万只是保守估计,因为我们遭到了敌军大股骑兵的驱逐,后面还有多少敌人我们根本看不到。”
第二师师长深吸一口凉气,为异世界全球变暖做出一分贡献后,立刻大声吼道:“全军停止前进,准备作战。
来人,给我派三股传令骑兵,一定要将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军团长!”
很显然,新编第二师师长丝毫没有主动出击的胆量,得到消息后匆匆忙忙的开始布置阵地,甚至要求士兵拿起铁锹挖掘战壕和胸墙!
敌军都出现在眼皮子底下了,典型的遭遇战,第二师师长竟然要求士兵浪费体力去挖土木工程,只能说人在紧张的时候,真的很容易犯错……
不过,在恐惧的心理作崇下,第二师师长唯有看到完整的胸墙和战壕,才能消除敌军的天降神兵。
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明明情报上显示赛里斯叛军最多有一万人野战兵力,其中还有过半是投诚过去的利沃尼亚降兵,为什么一下子就出现在自己面前上万敌军战兵!
里加城那么大一座城池,不用驻兵防守么?
总不能全都用民兵驻防吧……
好在,第二步兵师并不是师长的一言堂,他的错误命令下达后,立刻有校级军官前来建议,委婉的指出错误。
第二军团毕竟是新编部队,各级长官的个人威望严重不足,所以第二师师长经过众多属下的研讨后,总算放弃了这个凭空消耗士兵体力的错误命令。
然而,两道前后相悖的命令一进一出,却让士兵产生了严重的混乱。
有多严重呢?
李察带着大部队已经摆好火炮,朝着第二步兵师开始第一轮炮击的时候,他们还乱糟糟的,火炮阵地都没有展开布置!
然后就是轻松加愉快的单方面炮击……
李察举着单筒望远镜,看着对面在被己方火炮炸的人仰马翻,却一枚炮弹都没能打出来,不禁纳闷敌军将火炮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怎么看不见也听不到响声呢?
总不能堂堂上万人规模的满编步兵师,一门火炮都不携带吧。
哪有这么打仗的,这岂不是成为送上门来的外卖?
李察想不通敌军的神操作底层逻辑是什么,但并不眈误他抓住这份空降的大礼包,一声令下,卡尔本部的利沃尼亚新附第一步兵师发起总攻。
全军压上的那种!
由于卡尔所带领的投诚部队表现很好,给死士军团当教官时态度十分认真,将自己所知道的战术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死士军团,所以李察允许卡尔从战俘劳动兵团那里吸纳利沃尼亚士兵扩军。
刚好,劳动兵团的工作量不大,只要那些利沃尼亚战俘自愿,立马就能摆脱苦力的身份,成为一名光荣的填线炮灰。
炮灰嘛,肯定要光荣,不够光荣的话,谁会去当炮灰?
原本卡尔和他的一众军官部下是忐忑的,身后负责督战的死士兵团如同催命符一般,但当他们看到敌军被己方火炮炸的连反击都‘忘记’的时候,士气值立马爆满!
就这样,利沃尼亚新附师嗷嗷叫着冲向同样是利沃尼亚人组成的新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