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渠首先点开的自然是那篇偏微分方程领域的论文。
其标题为《关于bsi方程解的渐进行为常量的严格界定》。
之前林叶告诉他们的两个课题,其中关于偏微分方程领域的论文就是这篇。
至于另外一篇流体力学方面的,梁渠就不打算看了,那篇论文还是交给乔安建吧。
随着梁渠开始看起了这篇论文,一开始倒是也如他预料的那样,基本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论文的引言部分,林叶清淅地阐述了边界层理论的物理背景,从普朗特的开创性工作讲到布拉修斯的相似性解,文献引用准确,逻辑清淅。
“恩,不错,综述部分做得相当扎实。”梁渠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这说明林叶是真的吃透了背景知识,而不是囫囵吞枣。
而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仅仅是第一次写论文,就能够做到这种程度,足以让任何一位老师都为之感到惊叹和赞赏。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到bsi方程的推导,这一部分是十分经典的数学物理过程,梁渠自己也推导过。
他逐行审视着林叶的公式,发现其过程严谨,没有任何疏漏,甚至在某些步骤的表述上,比他见过的教科书还要简洁明了。
“基本功非常过硬。”梁渠心中再次暗赞,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给林叶买的那些大学数学的教材,这充分说明,林叶是非常认真地将那些书都给看了。
也难怪,人家敢于写这样一篇论文出来。
不过,虽然心中赞叹不已,但此时的梁渠,依然是以一种审视学生的心态在阅读,他觉得,这篇论文大概就是一次非常高质量的经典理论复现,至于在优秀论文所必要的创新性上,可能会差上一些。
直到他翻到了论文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内核创新点所在。
这一章的标题是:【关于bsi方程渐进行为常量β的一个严格解析界定】。。
而林叶的标题,用的词是“严格解析界定”,这意味着……他不是去“算”这个值,而是要去“证明”它的范围?
梁渠忽然想起了这篇论文的标题,似乎,就是这一部分的成果?
“有点意思,野心不小。”
梁渠的心中有点讶然,随后身体微微前倾,开始仔细阅读这一章的内容。
然后,他的表情就开始了变化。
前面的部分,他还能够跟上林叶的思路,林叶引入了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中的“比较定理”,这个知识点梁渠还有印象。
但很快,他的阅读速度就慢了下来,甚至还下意识地拿起桌上的笔,在草稿纸上跟着演算。
林叶为了证明β的上下界,巧妙地构造了一对极其复杂的辅助函数,这对函数由多项式和指数衰减项组合而成,形式极为刁钻。
“这个辅助函数……他是怎么想出来的?”梁渠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微的汗珠。
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轻松地预判林叶的下一步推导了。
而接下来,林叶开始运用一系列不等式放缩技巧,去证明他构造的这对函数确实满足“上下解”的条件。
当梁渠看到林叶在证明过程中,引用了一个名为chaplyg的定理时,他彻底卡住了。
这个定理的名字,他完全没有印象,而具体内容和应用条件,他就更不清楚了!
以至于他只能当场打开了某度搜索,而甚至连某度搜索中,关于这个定理的内容都相对较少,足以说明其少见,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面,是绝对想不到的。
他忍不住看向了旁边的林叶,问道:“这个定理,你也是从我给你买的那些书上看到的?”
林叶看了一眼,然后回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的其他资料上知道的。”
实际上就是修炼空间中给他准备的那些学习资料上包括的知识点。
说起来,他当初在修炼空间仔细学习过的那些学习资料,也都被打包进了他的记忆中,让他现在就算是想要忘掉这些知识都很难。
这大概也算是修炼空间的另外一种作用?
而听了林叶的回答,虽然还是不知道他到底都是从什么资料上了解到这么偏门的知识点,但梁渠也算是越发认识到,林叶在学习这些新知识的事情上,是相当认真的。
随后,梁渠也没有再多说,继续往下面看去,但是到这种程度,他也不能说自己能够给这篇论文提供什么客观的评价了。
因为,他必须承认,自己看不懂。
随着鼠标滚轮的滚动,论文被翻到了最后一页,梁渠有些颓然地靠在了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一种混杂着震撼、挫败和哭笑不得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而这时候,旁边的林叶倒是试探性地问道:“老师,我这篇论文,怎么样?”
系统都已经说没问题了,老师这里的话,应该也没有问题吧?
只不过,梁渠却给出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回答:“不好意思啊林叶,你这篇论文,老师可能……不能给你评价了。”
“啊?为什么?”林叶顿时便是一愣。
而虽然有些羞于启齿,但最终梁渠还是给出了他的回答:“因为……老师有点看不太懂你这篇论文的内核部分。”
“呃……”林叶一呆。
这就有点尴尬了。
毕竟梁渠以前在他们七班所有同学的眼中,和无所不能差不了多少了,平时不管他们拿着多么难的题目去问梁渠,这位老师都能够轻松地给出答案,甚至大多数时候还能够给出不止一个方法出来。
再加之之前梁渠让林叶将论文搞定后就交给他的语气……很是自信,所以林叶也觉得梁老师肯定能够看得懂。
于是乎,这对老师和学生之间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梁渠先开口了,他个人感觉还是赶快略过这个让自己有些尴尬的话题为好:“现在老师有两个建议给你,第一个就是,老师帮你找一些能够看懂这篇论文的人,帮你来看看;第二个就是,直接投稿给期刊,期刊会帮你审核。”
林叶想了想,便说道:“那就直接投稿给期刊吧。”
反正自己的推导和结论肯定是没有问题,直接投稿给期刊还快一些。
梁渠点点头:“行。”
随后他便问道:“你想要投稿给什么期刊?”
不过说完之后他又摇了摇头:“算了,还是我来帮你找吧,你估计也不知道有哪些期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林叶却问道:“老师,如果是内核期刊的话,能投什么?”
梁渠一愣:“内核……期刊?”
国内期刊分为内核期刊和普刊两种级别,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内核期刊,属于国内相关行业的权威,认可度更高。
不过,在自然科学方面,这些内核期刊普遍都是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倒是不高。
只有那些被sci收录的期刊,才算是拥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当然,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能够发表论文都已经属于值得称赞的了,就更不用说是投稿内核期刊了!
面对这个问题,梁渠有些纠结。
他没有看懂林叶那篇论文,自然也不清楚其价值,心中下意识地就觉得内核期刊应该不会接受这篇论文吧?
毕竟只是一个高中生而已。
于是他想了想说道:“内核期刊可没有那么好投,你最好还是选择普刊,被接收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他还有一句话没说的就是,他没看懂的那部分里,万一林叶的推导是错误的呢?
然而林叶还是说道:“我就是想试一试。”
“试一试……”梁渠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行,那就试一试吧。”
还是一个道理……万一是正确的呢?
如果本身能够投内核期刊的论文,最后给投到了普刊上面,梁渠自己都感觉对不起林叶。
反正林叶现在还只是一个高中生,也不急于论文能否被尽快接收这件事。
“那现在我们就先来找一找有哪些内核期刊可以投吧。”
随后梁渠便说道。
于是,接下来他们就开始查找起了适合投稿的内核期刊。
最终,他们选定了一个期刊。
“那就这个吧,《数学物理学报》。”
“你的这篇论文虽然数学方法占大头,不过从内容上来说,应该属于严格的数学物理范畴,这个期刊算得上是咱们国内最好的数学物理方向的内核期刊了,虽然……过稿难度可能会高一些,不过就算到时候被拒稿了,我们也就换个相对简单点的内核期刊再试试就行了。”
而对于老师的分析,林叶自然是表示了同意。
最后,梁渠也说道:“至于你这篇物理论文的话,你就去找乔老师问问吧。”
“好的,辛苦梁老师了。”林叶点点头,真诚地表示了感谢。
梁渠摆摆手,没有说啥,只是笑着说道:“你能够做到这些,已经让我很欣慰了。”
“当然,你现在还是要把时间放在竞赛上面,竞赛为主啊,虽然也不知道你这两篇论文都是什么时候搞出来的……”
对此,林叶只能在心中表示,被关了整整两个月才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