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1型”坦克的陆续下线和新生的装甲排展现出强劲战斗力,让瓦窑堡上下欢欣鼓舞。然而,林烽的思维早已超越了坦克本身,投向了更深远的问题——战场保障。他深知,这钢铁巨兽虽然威武,但结构复杂,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出现故障在所难免。如果不能及时修复,这些宝贵的战争资产就可能沦为无法移动的钢铁棺材,甚至被敌人俘获或摧毁。
“我们必须让咱们的‘铁王八’有自己的‘随身大夫’!”林烽在后勤保障专题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要组建一支专门的坦克移动修械队,配备最得力的技工和最必要的工具零件,像影子一样跟着装甲排行动,确保它们在战场上受了‘伤’能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这个任务落在了经验丰富、处事沉稳的杨勇肩上。他深知责任重大,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
这些零件被精心包装,贴上标签,整齐地码放在特制的木箱里,固定在马车上。
“魔鬼式”培训:从学员到“战地医生”
选拔出来的十名学员,立即投入了杨勇团队设计的“魔鬼式”强化培训。
初露锋芒:“铁王八”与它的“影子”
一个月后,移动修械队迎来了第一次伴随装甲排野外拉练的检验任务。
拉练途中,“太行-102”号坦克在通过一片崎岖石滩时,左侧一条履带因履带销断裂而脱落,庞大的车体瞬间瘫卧在地。
坦克车长立刻通过步话机呼叫:“修械队!修械队!102号左履带脱落,请求支援!”
早已跟随在后的移动修械队闻讯而动。队长(一名叫石头的优秀学员)迅速判断地形,指挥两辆骡马车在安全距离隐蔽。他带着三名队员,携带着液压千斤顶、长柄撬棍、备用履带板和销轴,迅速接近故障坦克。
“检查情况!”石头一边下令,一边观察。他们发现不仅是销轴断裂,相邻的两块履带板也因受力变形。
“一组,顶起车体!二组,拆卸损坏部件!三组,准备新件!”石头冷静分工。
队员们配合默契,沉重的千斤顶稳稳顶起车体一侧,变形履带板被迅速撬下,新的履带板和强化过的锻钢履带销被快速安装到位。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工具与金属的碰撞声和队员们粗重的呼吸声。
不到半小时,随着最后一声锤击将履带销敲紧,“太行-102”的履带恢复如初!
坦克驾驶员启动发动机,缓缓倒车,履带再次有力地卷动起来!
“故障排除!车辆恢复行动能力!”石头通过步话机向排长报告。
坦克车长老周探出头,对着满手油污的石头和队员们竖起大拇指:“好样的!兄弟们!有你们在后面,咱们在前面冲得更放心了!”
看着恢复雄风的坦克和虽然疲惫却满脸自豪的修械队员,在远处观摩的林烽和杨勇相视一笑。这支年轻的“移动修械队”,就像给钢铁猛虎套上了一个无形的“金钟罩”。他们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装甲部队的战场生存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林烽知道,随着更多坦克下线,这支修械队也需要不断壮大和成熟。但今天,他们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为八路军装甲兵的保障体系,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未来,这支伴随着钢铁洪流行进的“影子”队伍,必将成为敌人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噩梦。